分享

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助力汉人赢得汉家天下永恒荣耀!

 鲜说故事 2024-04-25 发布于四川
【按语:个人关于华夏文明思考的文字涂鸦,其实十多年前随手笔录,除了部分个人脑洞之外,主要受天涯神贴《五色蕴五行:大国的国旗与国运》的五色楼主及众多大神楼友,冷如,突击群,太白将夜等名家启发做了一些整理。如今天涯社区已散,《五色蕴五行》神贴也不可寻,楼主另开了微信公众号“新千年叙事”和“天人地理观”作为新的根据地,欢迎朋友们前往关注。个人钦佩五色楼主神贴内容和楼友大神观点,不想看见诸多连珠妙语平白消失,故稍加整理后分享,广而告之,也希望朋友们都能关注公众号《新千年叙事》和《天人地理观》,谢谢。】
公羊学派体面的胜利,是秦汉时代一系列文化急行军的结果,正是高歌猛进的汉朝,原生文明终于展现出了对次生文明压倒性胜利。

秦汉一体,掀翻了贵族社会,我们进入平民社会,拥有的是由无数个最普通男耕女织家庭汇聚起来平淡无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但从此时起,中国的农耕文明与世界上众多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不同,成为一个兼具了宏大与精细特征并把这两种特征发挥到极至的农业文明。这种理性还催生了秦汉时理性主义政治思想体系,即儒法互补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

在天人合一理性直觉和大一统帝国治理模式共同整合下,中国农耕文明可以按照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则,组织实施全社会参与的大型水利工程,从都江堰、郑国渠到大运河,从实边屯田到治理黄河,是历朝历代中国民力最主要最繁重的劳役事项。

历朝历代的劝课农桑,把先进的农业、纺织技术,通过宣传、示范和展览等方式,传递给广大农民,使农业生产不断增长。以粮食和丝绸为主的实物税赋收入,为大一统帝国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而男耕女织普遍同质劳动中,与农业技术相伴成长的是家庭和城市作坊手工业技术,为前工业时代工艺技术进步提供了最主要的实践平台。

所以上千年时间里,中国人因为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丝绸陶瓷纸张等日用手工业制成品而成为世界各地的梦中繁华之所,成为世界文化昌明和技术发展的主角。以至于西方传教士初到中国时,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到了《理想国》中描述的以哲学家治国的梦想之地乌托邦,中国皇帝就是“哲人王”

如果没有公羊学派这次体面的胜利,恐怕以郡县制、币同制、书同文和车同轨而形成的中央集权文官管理体系,就没有机会,可以通过四百多年时间在中国生根、发芽和成长。全国各地人民就没有机会,发展和融合,慢慢形成了今天所说的中华文明,也没有今天自称的“汉族”

正是因为这次体面的胜利,中国在春秋时代开放出来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花,才可以在这时候融合成一个辉煌文明。人们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梦想,不再停留在孔子等圣人们希望回到的西周礼法时代,而变为汉朝的强盛时代。理想落地化为现实,中华文明基本成熟,形成了一个强大文明模式。

即使在汉朝灭亡后,后来的人们,不管是不是汉朝的传承,就是连外族的匈奴刘渊,也要建立一个汉朝那样的国家。而在五胡入中原,来自北方各地方的蛮族部落,不管是黑眼睛和黄皮肤,还是蓝眼睛和白皮肤,都有一个榜样在他们的心中,那就是如何按照汉朝范式建立一个国家,和以汉朝人民的生活方式作为最终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汉朝持续四百年的昌盛,“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华夏才会出现汉人这个强烈的文化认同。这个身份认同,导致了中国人,在之后任何的艰难困苦情况下,都没有磨灭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信心。人可死,国可破,中华文化和汉民族则永远不会消失。

那么,这份文化认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要理解汉的独特与不朽,就必须了解儒家十三经之一,西汉时代最重要的经典,对中国文学性格和政治性格形成起了极为深远影响的《春秋公羊传》

孔子作春秋,与《易》相表里,易是孔子的哲学依托,春秋大义则是孔子的治世理想。公羊家认为,《春秋》的历史叙述和历史逻辑,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通过历史叙述来彰显历史的逻辑,历史工作乃是孔子为儒家赋予的使命。

而公羊家之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解释《春秋》“重义不重事”,即重视微言大义,《春秋》并不是一部流水账,所谓微言大义者,就是指历史进程中包含着的逻辑。择其大者,分别是大一统,立道统,通三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