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善是无形、无迹的,“恒善”才是自然无为之本善

 不以物喜10101 2024-04-25 发布于湖南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即通过顺应自然、不干预、不强制的方式来实现和谐与繁荣。本章内容的主题思想是善行无迹、恒善救人、人道无为。下面分二段对本章内容进行解读。

善行无迹

原文: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这段话表达的思想大意是:善于做事的人,其行为没有常规可循,也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其言辞无可挑剔;善于计算的人,不需要使用筹码;善于闭藏的人,不需要用锁钥也无法开启;善于捆绑的人,即使没有绳带系缚,也无法解开。

这段话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在处理事物时应遵循自然之道,不强求、不过度干预。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具体解释:

善行者,无辙迹:字义上是说,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这里指体道之士行事不张扬,不留下明显的痕迹或影响,顺应自然,不做作,不强迫。

善言者,无瑕谪:善于言辞的人不会有过错。因为体道人士能随缘现身度众生,他们面对不同的人和环境讲不同的话,在交流时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言辞得体,不冒犯他人,不造成误解。

善数者,不用筹策:善于计算的人不需要算筹。这里指能够深刻理解并实践“道”的人,他们能够洞察事物本质,不需要繁琐的规划和计算,就能把握事物的规律。

善行善言善心

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于封闭的人不需要锁具也无法被打开。这里指的是得道人土能防守自然无为之道,不需要明显的防御措施,也能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善于打结的人不需要绳索也无法被解开。这里的“结”寓指人、天、地三道的融合,人与自然之道合一,不需要明显的约束,也能保持稳定和持久。

老子倡导“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等行为方式,这并非是要人们善用各种技巧,而是告诫人们不需要行、言、数、闭、结。常言,多行者必自毙,多言者必招祸,多数者必反算了自己,多闭者必遭损,多结者必劳神。老子倡导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老子认为善于使用更多的策略、工具、巧智,这些皆是伪善。当人们不需要行、言、数、闭、结,不需要刻意追求或强制执行,这样才是善为。善为者,终日行善而不为人知,他们以无事为事,以无为为为,所以没留痕迹,所以说,善行无迹才是合乎自然的无为而治。

五善自然本性

原文: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而大迷,是谓妙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圣人始终在救助别人,而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他对待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态度,从不抛弃任何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了明智的品质。因此,善良的人可以成为不善良的人的榜样,而不善良的人也可以成为善良的人的借鉴和教训资源。

老子在这里强调了“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他认为,即使是那些不善良的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他们可以成为善良人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对象。

老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善”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对善良人的态度上,也要体现在对不善良人的态度上。这就是“恒善救人而无弃人”,即永远救助别人,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这样的态度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规律的尊重。

“物无弃材”,指的是在物质世界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即使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并合理利用宇宙中的每一个资源。

“是谓袭明”,指的是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明亮、光大的智慧。

恒善救人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了上面的观点。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榜样,让他们学习变得更好;而不善之人,也可以作为善人的反面教材,让善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变得更加完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而大迷”意味着不尊重或珍视自己的老师或他人的智慧,即使自己拥有较高的智慧,也会因此陷入迷途。这表明在《道德经》作者看来,尊重师承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不应该轻视任何人的教导和经验,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或智慧水平如何。

“是谓妙要”是对前面句子的总结,意味着这种情况是十分重要的,是一种精深的智慧。它告诫我们,即使自认为很有智慧,如果不尊重老师和他人的智慧,就会陷入迷茫,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和世界的复杂性。

本段话老子强调圣人恒善救人,不放弃任何人,以道用物,不浪费任何资源,这样才能做到无所遗漏。最后,本章还提到了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善人是他们师长的借鉴,不善人也可能是善人的宝贵资源。世间有仁慈,道无仁慈;世间有对待,道无对待;世人有为,而道无为;世人有分别,而道无分别;故真善无形,而恒善无为也。

真善无形、恒善无为

综上所述,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善者”的本质和意义,以及人道的原则:“真善”是无形的,无法被察觉的,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而人道则是强调以无为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不刻意追求回报或名声,而是完全出于自性流露的本善去帮助他人。这种无为的方式与“五善”的本质相一致,因为它们都强调了无私的付出和对他人的关怀。即以无为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不轻视任何人及任何事物,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真善是无形、无迹的,“恒善”才是自然无为之本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