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日本为何不敢北上进攻苏联?除了诺门罕战役、张鼓峰事件外,这些事也很重要

 where5 2024-04-25 发布于四川

二战分成了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轴心国的主角无非是德国和日本,对抗轴心国的力量,则包含了中苏美英等国。

其中欧洲战场主要是苏联和英国在抗争,亚洲战场则是中国和美国在对付日本。不过在美国没有参战之前,实际上轴心国是占据很大优势的。

尤其是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后,短短3个月,德军便推进到了苏联腹地,差点就打下了莫斯科。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个时候日本没有北上和德国夹击苏联呢?

很多人把这件事完全归咎于在此之前发生的诺门罕战役和张鼓峰事件,认为正是日本尝到了苏联的钢铁洪流后,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才不敢轻易对苏作战。我认为日本的确有一定的心理阴影,但这绝不是日本没有北上的主要原因。

图片

诺门罕、张鼓峰,的确让日本见识到了苏联的厉害

1938年7月,苏联强行驻扎到了张鼓峰,这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为此双方在这里发生了一场为期1个多月的小规模战役。

这场战役中,日本出兵7000人,基本没啥重武器,也就37门火炮。而苏联则出兵1.5万人,而且动用了237门火炮、285辆坦克、250架飞机。

结果是日本战败,死伤1440人,苏联获胜,但也死伤了847人。有人说,日本在这场战役中见识到了苏联钢铁洪流的厉害,所以就不敢对苏作战了。

这完全站不住脚,因为难道日本没有这些装备吗?坦克飞机难道日本没有?不是日本没有,只是没用在这场小规模摩擦上罢了,所以不存在因为这场战役,就害怕苏联钢铁洪流的事情。

早在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的时候,他们就拥有了2700多架飞机,2000多辆坦克,1.6万门火炮,9500辆汽车,6艘航空母舰,军舰总吨位超过190万吨。凭什么说1938年的日本,会害怕苏联的钢铁洪流呢?难道他们不也是当时的钢铁洪流吗?

图片

到了1939年5月,日本以伪满的名义对外蒙发动进攻,也就是著名的诺门罕战役。外蒙当时是苏联罩着的,为此苏联果断出兵还击。

当时苏蒙此出兵5.7万人,日满出兵7.5万人。苏蒙的装备包含了542门火炮、515架飞机、498辆坦克、385辆装甲汽车。日满则装备了500门火炮、300多架飞机、182辆坦克。

双方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上,苏联都略胜日本一筹。战争结果也是日本方面战败,而且是损失惨重,至于损失多少,则双方各执一词,不管咋说,日本因此放弃了染指外蒙的打算。

诺门罕战役的确给日本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证明日本害怕苏联的钢铁洪流,只能说日本打不过苏联罢了。毕竟装备方面,日本虽然比苏联差了点,但没差多少。

一直渲染所谓的钢铁洪流有多猛,属于老生常谈,当时日本这方面其实也不差,纯粹是综合战斗力不敌苏军罢了。毕竟苏联如果真的处于碾压地位的话,早就直接利用得胜之师进军东北了。苏联也是意识到日本并不好惹,所以才会及时收手。

图片

苏联率先承认伪满,并卖了中东铁路

苏联没有趁机进军东北,这让日本看到了及时止损的希望。毕竟对手的实力摆在那里,如果非要和对手死磕,日本非得集中全部国力才行。

而当时日本的核心利益在东北,以及在中国的更南方。如果他们为了对付苏联,投入了全部精力,那在中国战场上,将力不从心,甚至满盘皆输。

两次小试牛刀过后,日本知道,即便集中全部力量北上,也未必能彻底击败苏联。而苏联的态度,则让日本很满意。

毕竟苏联两次都取得了胜利,但都没有因为获胜,而得寸进尺。按道理来说,诺门罕战役过后,苏联大获全胜,应该长驱直入,进军东北,拿下整个东北才对。然而苏联压根没这么做。

为此,日本联想到了此前苏联在东北的态度,他们认为,短时间内,苏联虽然不能成为朋友,但至少不会成为敌人。

  • 1932年3月,在日本的支持下,伪满刚成立的时候,苏联方面便立刻派去了人表示祝贺,而且此后苏联控制下的中东铁路,便挂满了伪满的旗帜。而且到了5月,苏联便主动邀请伪满派领事到海兰泡、赤塔建立领事馆。因此可以说,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伪满的国家。

  • 1935年,苏联索性以1.4亿日元的价格,将中东铁路卖给了日本。等于说,苏联默许了日本在东北的全部权益,并且自己也完全退出了东北。

回想起苏联的这一系列的态度,日本觉得,苏联或许不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甚至已经放弃了在东北的所有权益,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地位,所以在见识到苏联的实力后,日本又何必去惹这个家伙呢?

图片

1941年4月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成日本石油来源的备选方案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达成协议,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按道理来说,双方就不能互相攻伐了,虽然没有成为盟友,但至少不会成为对手了。

有人说,条约不就是废纸吗?苏联和德国还签订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呢,结果德国还不是对苏联下手了?

情况其实还真不一样。德国在欧洲,当时已经处于无敌是多么寂寞的地步了,压根找不到对手,除了对苏联下手,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而日本在亚洲,还远没有达到德国这种一览众山小的地步。

  • 首先,日本深陷中国战区,根本无法短时间内击败中国。

  • 其次,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差,老美对日本的石油支援,已经接近为0,因此双方随时有可能在太平洋上动手。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再对苏联下手,那不是把自己陷入3面作战,四处为敌的境地吗?他们可不傻。

再说了,美国过去给日本提供了他们所需石油的80%左右,等美国切断了石油供应链,日本该找谁要石油去?苏联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前苏联对日本也有一些石油输出的贸易,不过和美国比起来,数量太少,所以不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如果美国不给日本石油了,日本完全可以和苏联达成石油贸易协定,从苏联搞点石油用用。

图片

和西伯利亚比起来,中国南方的诱惑力太大了

日本北上攻打苏联,即便打赢了,无非就是占领远东包括西伯利亚东部的地盘,他们根本无法一路推进到苏联在欧洲的核心区域。

而西伯利亚包括远东,那可都不是啥适合人定居的地方。虽然有足够的资源,但还得踩点,还得发展相关的技术,这都需要很长时间,当时的日本未必就有这些技术。

反观当时的中国,和西伯利亚一比,那就是一大块肥肉,别提多鲜美了。中国拥有数不清的良田,适合定居的大陆,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劳力,同时也有不少资源。难道不比西伯利亚香多了吗?

与其拼死拼活击败苏联,拿下西伯利亚这个苦寒之地,倒不如集中精力南下进军中国,夺取南方温暖舒适的地方。

图片

一战后,日本就没能打下俄国

其实一战过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协约国大军,就曾经攻入过俄国境内。而且日本是出兵最多的,一路打到了贝加尔地区。

可以说,如果日本愿意,不顾国际社会的指责,当时整个外东北,至少都能被日本给占了。

但是最终日本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为啥呢?

  • 第一,1902年的英日同盟,帮助日本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这是日本明显感受到的。他们不怕国际谴责,就怕英日同盟因为这个问题被拆散了。

  • 第二,苏俄按照扶持远东当地人,成立了独立的远东共和国,表面上与苏俄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既然不是俄国人控制下的国家,协约国就没有理由进攻了。

  • 第三,西伯利亚的确是苦寒之地,走这一遭彻底让日本认清了这片地区的意义其实并不大,至少在当时并不大。所以没事儿谁会花那么大代价拿下这片地区呢?

因此,日本放弃了夺取西伯利亚和外东北的打算。那是日本夺取该地区最好的机会,当时他们都放弃了,更别提在苏联逐步强大后,牢牢掌握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情况下,对这里发动进攻了,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图片

1945年8月8日,苏联终于对日宣战

既然日本没有北上,苏联自然也不可能触这个眉头,主动去找日本的麻烦。毕竟欧洲战场已经够让苏联焦头烂额了。

不过即便是苏联在欧洲战场最艰难的时刻,苏联都没有将远东的军队完全调回来支援欧洲战场,可见苏联对日本的防备并没有减弱。

到了1945年2月,欧洲战局已经明朗了,这个时候苏联依旧没有对日宣战的打算。一直到英美找苏联开了雅尔塔会议后,答应了苏联一系列过分的要求后,苏联才不情愿地答应,在德国投降后的3个月内对日宣战。

结果我们知道,德国在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而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恰好过去整整3个月,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