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奉新:赤岸井村余侯庙与五步城

 zqbxi 2024-04-25 发布于江西

中湖井村长矛第


长矛第是中湖井村的一座大宅院,从建制来看以前定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为什么会叫长矛第这样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从这个村子的姓氏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中国人的文化是追根朔祖,正本清源的,一座老宅,门牌楼上几个字就可以知道这座老宅里家族来自何方。村子的一半人姓余,据考是由余之后,又考出自雷州海康县擎雷山长矛余氏之后,所以这座长矛第应该是长矛余氏后人建的。

一个家族的祖训被写在了石墙之上,”耕读为本,孝友传家“。

长时间的没有住人,前面几进宅堂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座门牌楼。

老宅后半部分保存的还算完好,有点气势,但里面长期没有住人,堆满了牛吃的禾草,有点阴森恐怖。

中式的建筑中加入了一些西方建筑的原素.

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不知供奉的哪路神仙?一村二姓的主题倒很鲜明。

村西头,还有一座"余侯殿“。

历付中湖井村旁的余侯殿,原名余侯庙,原庙址在会埠宋家段东南,庙祭祀南北朝新吴洞主南江州刺史余孝顷。余孝顷新吴洞主,新吴人,《资质通鉴》有传。  

  梁国国主萧衍晚年昏庸无道,引狼入室,引发了史上称之为“侯景之乱”的叛变,其弟侯缜入豫章,余孝顷在家乡新吴起兵,抗拒侯缜,在新吴城的门户之地,筑了一座城。

  和新吴故城及太史城相比,余孝顷所筑之城实在太小了,周回才三百五十步,后人称之为五步城,城虽小,其地却险固,城建在小山上,西南有华林之险,北枕潦河,东南是一片开阔地,易守难攻,江州刺史侯缜留了一部分人马守豫章,其余全部调来功打余孝顷。本以为嘬尔小城,应该很快攻下,但战局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战争从开春一直打到秋收季节,小小的五步城硬是没有攻下来。侯缜气急败坏,将城外的稻子全部收割完,想饿死余孝顷的兵马,谁知后院起火,发生内乱无奈只能撤兵。这场战役因余孝顷拒敌有功,梁主授余孝顷为南江州刺史,新吴城也因此成了南江州的治所,这应该是奉新历史上最高级别的建治。后来陈代梁为帝,陈主以谋反之罪将余孝顷处死,南江州也随着将军的逝去也烟消云散了。

  余侯庙不知始建于何时,但在南宋绍兴二年,新吴余氏新之,并由清江王炎作《余侯庙记》:“侯玮孝顷,家新吴。自梁太清以后,主(于音)上,政荒于下,侯拥众跋扈,莫能谁何,于是中外驿骚而生,民败然若兵。当是时,侯以英特之姿,率其弟孝励、孝(酋犬)、其子公砀,奋起闾阖,南断章江之浦,北控艾山之阳,列战舰,筑城堡,外捍寇攘,内庇宗族乡邑,使生聚得以自全而无患。盖侯本心如此”“乡族感之,迄今六百年而庙食不断”。从余侯庙记看小庙有着相当长的历史。

此山就是下湖井村西南角的五步城(又名余城),只是一座小山,海拔只有87.5米,据《奉新县志》同治版记载:”余城在县西十五里,四望平衔,一山直立,梁书于庆入豫章,进攻新吴,余孝顷起兵拒之,因筑此城,周回三百五十步“。八九十年代遗址内破砖烂瓦还比比皆是,笔者05年去过一次,已经看不到什么残砖破瓦了,但抗战时期修建的战壕在五步城遗址里倒有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