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 莉:传统套鞋的形制功能考析及造物思想释读

 掌染草2012 2024-04-25
图片
· 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
· 浙江树人出版奖获奖期刊
·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 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纺织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
·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 SCOPUS收录期刊

摘要

“套鞋”是中国传统鞋履中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功能性样式,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共生共存。本文以收藏家钟漫天先生提供的典型“套鞋”标本为主要研究模本,同时结合史料,针对性地对中国传统套鞋结构形制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传统套鞋的造物思想进行探讨;强调考物与文献相结合而重考物的方法,对实物标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信息采集,通过文献考证和实物结构的比较研究,力求展现中国传统套鞋的文化力量和个性风韵,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特质提供一个生动的鞋履范式。

来  源《丝绸》2024年 第61卷4期 

作  者:  魏 莉, 刘纬桢

(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1 )

关键词:  传统套鞋; 鞋履形制; 功能鞋; 制鞋工艺; 造物思想; 标本研究

作者简介:  魏莉(1980—),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纸样技术和虚拟仿真3D试衣的研究。


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套鞋是中国先民在历史长河中根据生产生活实践而逐步探索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从物质的角度看,传统套鞋是可直接消费的器物民俗;从非物质的角度看,它们是人类智慧和工艺技能相融合的文化民俗,由此发展起来的传统套鞋民俗文化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在鞋履相关的研究中,套鞋分类里有关防雨鞋款式的记载相对丰富,但均是以非文献主体的形式出现,且仍停留在图像、史料描述等方面,尚未形成专题性的系统研究。根据目前收集整理的材料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套鞋形制、材质丰富多样,融合了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礼仪规制和民族交融现象等多重推动因素,是中国鞋履史发展轨迹的见证。但从目前来看,各界学者对鞋履实物的保护还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文献研究的整体分量也偏弱偏轻,因此本文以实物标本作为研究基础资料的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贡献价值。

1 传统套鞋的溯源

图片

“套”在汉语字典中释义有多种,从“套鞋”的具体功能分析,“套”的词性应定义为数量形容词,释义为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如套杯、套房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套鞋”有两种解释,一则是为了增加保暖或防湿而套在外面的鞋,一则是可在湿地或雨天穿的橡胶鞋。“套鞋”一词也被归属为吴方言,意为橡皮鞋套,其功能性与现代雨天橡胶鞋一致。鞋类隐语中的“外套”一词,是旧时木屐业的隐语,释义为木套鞋[1]。《切口大词典》中木屐业部分记载:“外套,套于履外之木履也。”[2]由此可见,中国早期已出现“鞋套鞋”类的鞋履款式。中国传统套鞋的具体产生时间无法追溯,但根据“套鞋”的词性定义可知,传统套鞋的功能大都聚焦在防雨雪、防潮湿。中国古代的防雨鞋主要分为三种:木屐、皮靴、油靴。充当雨鞋的木屐,鞋底有前后两个齿,整体较宽大,方便在穿着时连布鞋一齐套进屐中。唐代《嘲妓》诗中记载“更着一双皮屐子”,皮屐子作为木屐样式的一种,其材质特殊,防水效果更好,一般是套在布鞋外面穿着[3]150。北宋李公麟绘制的《东坡笠屐图》立轴中苏东坡所穿木屐为双齿屐,套在布鞋外穿用,如图1所示。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中记载临安街头有卖油靴的商铺:“都下市肆,名家驰誉者……彭家油靴、南瓦宣家台衣……”可见油靴在宋朝时期便开始流行,有些油靴样式也是直接套在布鞋外充当鞋套作用。在公元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木套鞋式样,这种式样的鞋是套在用绣花丝绸制作的精美娇贵的鞋上,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护鞋履在户外穿着时免受街道上赃物的玷污。18世纪的法国也同样流行这种鞋履,如图2所示。综上,从时间节点来看,中国出现套鞋的时间早于西方欧洲,且至少在唐代便已诞生,历史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套鞋存在较高的探索研究价值。

图片
图1 李公麟绘《东坡笠屐图》立轴(雅昌艺术网)
Fig.1 Vertical scroll of Master Dongpo in a Bamboo Hat and Clogs drawn by Li Gonglin (Artron.Net)

图片
图2 法国仿套鞋摆件
Fig.2 A French ornament in the style of simulated overshoes



2 传统套鞋标本的形制分析

图片

通过观察中国传统套鞋的基本结构,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包裹型套鞋,可基本完整包裹布鞋的套鞋款式;二是外置型套鞋,在布鞋的下方外置部分结构的套鞋款式,并用绳线将布鞋和套鞋进行捆绑穿着。两种套鞋在造型款式的选择上,主要取决于其本体制作材料的质量及呈现效果。且由于套鞋是以防尘、防雨雪湿滑、御寒保暖等功能作为核心设计目标,相较于其他款式鞋履,套鞋对材质的要求要高得多,因此其对于材质的选择自然就尤为重要。加之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等外部因素对鞋履制作的影响,可看出传统套鞋的形制与其材质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根据以上推断和所收集的传统套鞋标本信息,本文对于传统套鞋的形制研究将主要按其材质的特点进行分类,包括布料类、木质类、皮革类、草编类、铁质类、竹板类等,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套鞋材质分类
Tab.1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for traditional overshoes

图片
续表1
图片

2.1 以布料为主的套鞋形制

以布料为主的套鞋整体偏轻快舒适,主要作用为避免布鞋鞋底受地面尘土污染,其保暖性及防雨雪湿滑能力较弱。表2中的套鞋其材质无论是鞋帮还是鞋底,均为布料所制。其中,编号2#~4#的形制基本类似,均为布鞋外套一个类似凉鞋的款式。

表2 以布料为主的套鞋标本
Tab.2 Specimens of overshoes made mainly of fabric

图片

以编号2#为例,它是石青色蜡染三寸金莲套鞋,为清末南方汉族贵族女子所穿。该套鞋的内鞋为典型的春夏低帮莲款式布鞋,系石黑缎绣花卉纹低帮尖口平底弓鞋,鞋底总长14.7 cm,宽5.4 cm,鞋头为圆头,鞋头连着鞋底均做上翘结构,以鞋底接触地面的点和鞋尖为两个端点来计算鞋底的上翘角度,此内鞋鞋底的上翘角度为22°,鞋尖高1.4 cm。“鞋翘”的结构设计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鞋底的延伸,较高的牢度可以延长鞋帮与鞋履的使用寿命;二是古人认为鞋尖上翘与建筑的顶角上翘一样,是信仰和尊崇上天的结果[4]。在鞋脸中部做收省处理,目的是方便鞋套的前袢套住内鞋,以保证套鞋的牢固度。此套鞋为夏季金莲套鞋,鞋套后帮一般略高于内鞋,侧帮脚踝骨部位有左右两条提耳,再从脚踝骨部位逐渐矮下来至脚尖无帮处留一如意状扣带,套在鞋尖前面,如图3所示。踝骨处两根带子在脚背相系,以防止脱落。鞋帮部分为蜡染工艺,图案包括波点“卍”字纹、盘长纹、铜钱纹、兰花纹等,有吉祥如意、诸事顺利、高洁典雅等象征。鞋底为衲缝工艺,制作时使用几层到几十层不等的土织布或纸袼褙层层叠加,最后用一块布将几层进行整体包裹,再用较粗的绳线进行密集缝衲,即“千层百衲”工艺[5],如图4所示。鞋底缝衲的平均间距为0.35 cm,针法较为松散自由,衲缝后的鞋底耐磨性及牢固度都显著增强,适合三寸金莲行走时稳固地发力。

图片

图3 石青色蜡染三寸金莲套鞋
Fig.3 Overshoes in stone green colour with three-inch gold lotus made by batik technique

图片

图4 套鞋衲缝鞋底
Fig.4 Quilted soles for overshoes


2.2 以木质为主的套鞋形制

以木质为主的套鞋略微厚重,其材质坚硬,不易修造,多分为两种基本款式:一类是以保暖性为主,选择包裹型款式,将粗布布面与木板结合制作,如表3中的编号5#~7#;一类是以防雨雪湿滑为主,选择外置型款式,在鞋底部分外置木板进行制作,如表3中的编号8#

表3 以木质为主的套鞋标本
Tab.3 Specimens of overshoes made mainly of wooden materials

图片

以编号8#的木质套鞋为例,此套鞋为木屐形制,是中国最原始的防雨套鞋。《南史·谢灵运传》载:“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6]“谢公屐”鞋底有前后两个活络双齿,为了利于上下山防滑防跌,把原来两根固定的木齿改为活动屐齿。木屐不仅适合在下雨天使用,还非常适用于在泥地里干活,所以民间也称木屐为“泥屐”。此套鞋的屐面比较宽大,长26.8 cm、宽12.0 cm、厚1.8 cm,屐面四角为圆弧状,屐板前后两头都有凿出的齿道,方便在屐底安插前后两个活络齿,齿高8.6 cm、宽11.5 cm。穿着时将布鞋放置于屐面上方,用牢固的粗麻绳在屐面的孔槽及屐齿跟部穿过,引出绳的两端,最终绑在布鞋上系牢,如图5所示。《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在雨天外出时所穿着棠木屐的形制与此套鞋基本一致。台湾的缠足套鞋亦有类似的穿着方式,会将木屐套在三寸金莲鞋底上,并称之为“木屐踏”[7]87,如图6所示。

图片
图5 木屐套鞋
Fig.5 Clog style overshoes

图片

图6 台湾三寸金莲木屐踏
Fig.6 Taiwan’s three-inch gold lotus clogs

2.3 以皮革为主的套鞋形制

以皮革为主的套鞋大多兼具防雨雪及保暖两种功能,鞋面常用牛皮制作,鞋底常搭配木板和铁钉,起到防滑的作用。皮革材质形态较软,易塑造弯折,因此其款式多为包裹型,如表4所示。

表4 以皮革为主的套鞋标本
Tab.4 Specimens of overshoes made mainly of leather

图片

以编号9#为例,此套鞋为清末南方汉族贵族女子从闺房走向家里内院所穿的三寸金莲皮套鞋,其材质使用的是熟牛皮,即为皮鞋,熟牛皮皮质形态较软,更加坚韧且防虫,不易发霉。又因此类鞋型为靿靴形制,行走时,鞋靿部位需配合脚踝的活动,所以选择柔软的皮质从而有利于材质的延展和收缩。鞋口长19.3 cm,鞋脸长18.0 cm,较大的开口也可配合行走活动。此套鞋的鞋底总长19.6 cm,鞋底有3层牛皮,每层厚0.35 cm,鞋底牛皮的最下层加入了18颗铁钉,每颗直径约1.0 cm,钉厚0.5 cm,其作用一是为防止雨雪天行走打滑,二是为了让雨水与皮子隔开,减轻潮湿。这种以铁钉隔水防滑的方法应用较广,在皮革套鞋中极为常见,置入的铁钉数量及大小不等,但多以基本覆盖鞋底的各个方位为目标,如图7所示。鞋底牛皮有衲缝工艺,将几层牛皮一起缝制,加强耐磨性和牢度。与此套鞋有所不同的是,编号10#套鞋的材质为生牛皮,即为革鞋。其形态粗硬、厚大而沉重,比较适合浅帮鞋的形制,不易随穿着时间久而变形。且由于南方多阴雨,生牛皮容易受潮返生,因此该材质的套鞋一般只在冬天穿着。

图片

图7 套鞋铁钉鞋底
Fig.7 Spiked soles for overshoes

2.4 以草编类为主的套鞋形制

以草编为主的套鞋根据其实用功能也多分为两种基本款式:一类是以御寒保暖为主,防雨雪湿滑为次的包裹型款式,鞋体通身均为草编而成,如表5中的编号12#;另一类是主要针对防雨雪湿滑的外置型款式,将鞋底作为编织主体,在鞋底四周边侧穿插绑带,穿着时将布鞋套入编织鞋底上,用绑带系紧即可,如表5中的编号13#

表5 以草编为主的套鞋标本
Tab.5 Specimens of overshoes made mainly of woven grass

图片

以编号12#套鞋为例,此鞋为中国东北地区汉族女子套鞋,俗称“暖鞋”或毛窝“粗鞋”。鞋帮高约12.0 cm,由蒲草、芦花、棕麻编织而成,鞋内絮芦花,冬季可暖脚御寒。在鞋头部分缠入细麻绳和碎布条做装饰,可以加强鞋头的耐磨性。鞋唇处为棕麻编织,宽度约1.2 cm。鞋底总长28.3 cm,厚度2.2 cm,亦由棕麻编织而成,编织方式较为紧密结实,呈两层状,不易磨损,如图8所示。此类套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在编织简单粗制的草编套鞋时,只需在长板凳上钉上铁钉,将经绳挂在钉上,另一端系于制作人的腰部并拉紧,双手搓草成纬,并穿经编织即可。草编套鞋的结构较为多样,有以竹丝为经,麻线为纬的,有以蒲草为经为纬的……各种编织方式可制成不同纹路的草编套鞋[8]62。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芦花鞋,北方男子冬日着以御寒。江苏天足之妇女,亦喜蹑之。”[9]周振鹤《苏州风俗》中:“男女屦履,率于售自市上……雪雨时,多御皮鞋及橡皮套鞋。贫家则穿屐,及芦花蒲鞋。”[10]由此可见,草编鞋十分受百姓的青睐。明朝时期的草编套鞋制作不论材质、样式,都逐步日趋成熟,出现了陈桥草鞋、宕口蒲鞋等制作精湛的地方名牌。

图片

图8 草编套鞋鞋底
Fig.8 Soles of overshoes made of woven grass

2.5 以其他材质为主的套鞋形制

除以上常见的套鞋材质外,还有部分套鞋的材质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如表6所示。编号14#为东北地区达斡尔族的铁掌套鞋,套鞋的内鞋为东北地区常见的牛皮“靰鞡”,这种套鞋款式同样也是入关前满族男女共穿的鞋式[11]。因东北地区多冰雪,铁掌套鞋的产生便是为了增加在积雪及冰面上行走的阻力,使人们更加方便行走时发力。编号15#是云南地区汉族女子所用的竹板套鞋,目的也是为了防止雨水打湿布鞋。

表6 其他材质的套鞋标本
Tab.6 Specimens of overshoes made of other materials

图片

以编号15#套鞋为例,此套鞋为竹制高脚金莲套鞋,专为穿着三寸金莲的缠足女子所制。因竹制品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所以此类套鞋的材质全部为竹子,一般作为在雨雪天行走时的过渡工具鞋。此套鞋的鞋底直径为9.0 cm,分为4个竹齿,每个竹齿长约3.0 cm、宽0.7 cm、厚0.7 cm。此套鞋底座总高度为8.4 cm,过高的尺寸可以让地上的雨水远离三寸金莲鞋底。在套鞋底座两侧有凸起的护挡,底座上有一块两侧均有凹槽的可拆卸竹板搭嵌于护挡中间,竹板长约12.0 cm、宽8.7 cm、厚0.6 cm,如图9所示。穿着时,将三寸金莲布鞋置于竹板上面,在护挡两侧穿出两根粗绳系于三寸金莲布鞋上即可完成穿着。

图片
图9 竹制高脚金莲套鞋
Fig.9 High-soled golden lotus overshoes made of bamboo



3 传统套鞋的功能性分析

图片

“鞋履”在古代又称“足衣”,可见其与服装有着同样的功能属性。“套鞋”这种中国传统的鞋履样式除具备穿着类的饰品属性外,更独特的是其具有出行类的工具属性。比起普通款式的鞋履,套鞋对“功用性”的注重远大于其“装饰性”,因此在其结构形制的创造过程中,将受到功能需求、民族习俗、环境资源等多项因素的制约,这也使得中国传统套鞋拥有了较多的款式形制。根据套鞋的功能属性进行划分,可大体将其分为防尘型套鞋、防水型套鞋和御寒型套鞋三种类型。

3.1 防尘型套鞋

防尘型套鞋的功能在于保护布鞋不受室外地上的灰尘泥土所污染,一般用于较为精美的室内鞋或布鞋,通常是富贵家族所穿。表2中编号3#4#均为防尘型套鞋,是南方少数民族在室外出行或劳作时穿着,功能为防止山间尘土泥污沾染到刺绣精美的布鞋上。

另有一种防尘型套鞋,是根据有关民俗而产生的样式,如表2中编号2#是清末南方汉族贵族女子所穿的室外套鞋。因汉族有缠足的习俗,所以汉族贵族女子会在三寸金莲布鞋外搭配成套的套鞋来进行保护。此套鞋里的布鞋是女子专门在室内活动时所穿的三寸金莲室内鞋,从结构来看,该鞋应为婚前女孩穿着。汉族的婚前习俗繁杂,且清代对于女子的出行活动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规定婚前女子应在闺房守德,三寸金莲室内鞋不可穿到室外,因此汉族缠足女子非常讲究室内鞋和室外鞋的关系。随着女子婚后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围变大,室内和室外的关系亦逐渐模糊。又因汉族女子受缠足的束缚,行走时非常困难,外加南方的春夏时节气候较为炎热潮湿,因此在套鞋的鞋头部分以剖开做处理,露出脚趾也可方便女子出行时前脚掌及脚趾部分的活动,更有含而微露的魅力[12]。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常在皮靴外穿着套鞋,因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萨满教等宗教,生活习惯亦深受宗教的影响。表4中编号11#是西北地区回族的套鞋样式,用黑布为帮面,内里用花布缝制,鞋靿较高,如图10所示。根据当地习俗,他们会在靴鞋外套一双浅帮皮套鞋,在入室或进入清真寺大殿时会脱掉套鞋,以保持室内清洁。与之款式较为类似的乌孜别克族和维吾尔族穿用的套鞋分别称为“艾特克”和“喀拉西”,套鞋用橡胶或皮革制作而成,有些还会在帮面进行装饰,鞋帮里侧会加入紫红色的绒面,起到保暖和保护靴鞋的作用,如图11[3]161所示。

图片
图10 回族套鞋
Fig.10 Hui overshoes

图片.

图11 维吾尔族绣花女套靴
Fig.11 Uyghur embroidered women’s boots

3.2 防水型套鞋

防水型套鞋是三种功能性套鞋中所含造型最多的一种,其兼具包裹型及外置型两种款式。包裹型的防水套鞋基本可将布鞋鞋面全身进行包裹,故而其除了具有防水打湿、防地面湿滑的功能外,还拥有一定的保暖作用。而外置型防水套鞋的产生则主要以防水打湿鞋底及防滑功能为主导,这是由于古代男女服装多以长袍、长裙为主,其款式长度大都及近脚面甚至拖地,在雪雨天气行走时,布鞋鞋面受衣摆的遮蔽便不会被浸湿,因此人们选择以保护鞋底、增高鞋底高度,使其远离水渍为主要设计目的。

防水型套鞋常为木屐、油靴两类,后根据实用性演变出来了皮屐、皮靴、钉靴等形制。其中“钉靴”这种形制的历史较为悠久,是一种鞋底有钉的套鞋。根据面料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粗布面料,并将鞋帮、鞋底衲缝,如图12所示,最后涂上桐油制成的钉靴,又称油布钉靴,与表3中编号7#的套鞋形制类似,一般为平民家庭所备。另一种是采用皮革为面料制成的钉靴,又称牛皮钉靴,与表4中编号9#和10#的套鞋形制类似,一般为富有之家、贵族男女所备。在以稻农为主的江浙地区还有一些与“钉靴”有关的“农谚”,并用来预测稻谷的收获状况。如绍兴一带流传着“三月初三晴,钉靴挂断绳”“三月初三雨,钉靴磨断底”的农谚,当地农民认为如果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放晴则全年晴多雨少,雨天用的钉靴就可挂起来闲置,若这天下雨则全年雨多晴少,需常穿钉靴,鞋底自然磨损严重。又由于生牛皮材质的钉靴易受潮返生,需在夏天进行晾晒,为多雨天做好准备,因此这一天也属于“晾鞋日”[13]。

图片

图12 套鞋衲缝帮面
Fig.12 Quilted upper for overshoes

3.3 御寒型套鞋

御寒型套鞋亦有多种样式,如草编保暖鞋,冬季可暖脚御寒,如图13所示。流行于中原地区的“草翁子”形如草船,鞋面用麦秸、稻草编成矮口袜状,也有用纯草编的,用细麻绳勒的,鞋底为一块木板,鞋底有齿,常为男子冬季防水御寒的套鞋[8]247。三寸金莲御寒套鞋多为中筒套靴或包裹型套鞋,鞋靿与鞋帮部分会刺绣精美的动植物纹样。在炕上穿着睡鞋的缠足女子,下床时需在睡鞋上套一双室外鞋,即防尘型套鞋,而到了天冷时还会再套上一双厚棉布的套鞋用来保暖,即为同时穿三双鞋外出,这种套鞋方式也是缠足妇女特殊的穿鞋文化,如图14[7]86所示。明清时期出现的“棉质油壳篓”具有防雨水和御寒的功能,专供缠足女子出行时所穿,其鞋底更是比一般的夹鞋厚一倍,鞋帮用多层布铺衬,并进行细密的衲缝,最后用桐油反复涂刷,使鞋帮变坚硬。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防水,还能有效减轻鞋履在穿着时因变形而漏风的现象,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图片
图13 草编套鞋
Fig.13 Overshoes made of woven grass

图片
图14 三寸金莲保暖套鞋
Fig.14 Three-inch gold lotus warm overshoes



4 传统套鞋的造物思想释读

图片

中国传统套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拥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挖掘深度。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具有突出的历史传承性、文化包容性、审美丰富性等特征。从材料的获取到材料的处理,再到形制结构的设计制作,无不凝结着先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念和淳朴美善的生活态度。传统套鞋正是基于这种造物观而创造出来的民俗艺术品,其造物思想的体现具体可分为“致用利人”“因地制宜”“惜物节用”“器以载道”四个方面。

4.1 “致用利人”的造物思想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提到:“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14]意为制造器物应以实用为原则,不应华而不实。先秦思想家墨子认为所造器物“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15]。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思想皆要求器物应为人所用,设计应致用于人的生产生活,强调以“实用功能”为主的价值理念。而中国传统套鞋作为以功能性为设计目标的鞋履款式,其“致用利人”“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也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在套鞋的设计之中。

传统套鞋的形制结构设计以人体足部在穿着鞋履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为根本需求,故而传统套鞋的整体尺寸较大,包括其鞋底大多较为宽厚,以扩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或加入若干铁钉,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增大鞋内空间、在鞋唇处做开口,以便于穿脱等,这些设计均有利于人们在同时穿着两双鞋的情况下还能稳妥行走。人体足底压力是足部运动状态及足部健康的直接反映,部分传统套鞋还加入了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考量。如表3中编号5#的侗族套鞋在其鞋底中部做“开合插接结构”,行走时可巧妙贴合脚底的弯折动作,增加与足部的接触面积,使得足底压力更加均衡[16],再加上鞋底嵌入的防滑铁钉作为辅助,这种结构设计便可让人们在上山下坡时节省很多体力,保护足部健康,如图15所示。同样,“谢公屐”屐底的可拆卸活络双齿的设计亦与此套鞋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套鞋还会在设计中根据使用者的身份、民间信仰习俗,选择在鞋面上进行装饰,如刺绣吉祥图案等。由此可见,根植于“致用利人”的造物思想原则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套鞋,既能为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切实需求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又能形成其独有的艺术风格,真正诠释了融“审美与实用”于一体的造物精髓。

图片

图15 侗族套鞋鞋底
Fig.15 Soles of the Dong people’s overshoes

4.2 “因地制宜”的造物思想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同样也讲求“天人相宜”,此处的“宜”则更多显露在人、时间、空间、物质、生产关系、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的考量之中。整体表现在对“巧法自然”的材料运用之“宜”,对不同地理环境需求下的适配之“宜”,以及对不同民族与文化的尊重之“宜”。

北方地区多处于寒冷地带,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兼具御寒和防尘两种功能的套鞋,因此北方擅长游牧、狩猎的民族便利用其独有的资源环境优势,选择兽皮来制作套鞋。东北地区用来御寒的棉窝套鞋材料也取材于当地盛产的自然物料——乌拉草。云南地区降水量丰沛、温度适宜、土壤质量高,其当地盛产竹子,竹类资源约占中国一半以上,因此当地的人们选择采用因地制宜的竹子作为防雨防滑的套鞋材质,如表6中编号15#的汉族套鞋样式。值得关注的是,这类以竹子为材料的套鞋原为当地民族雨雪天所穿的一种样式,后由于生活在当地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云南地区汉族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故而在雨天会效仿当地少数民族女子穿着此类套鞋出行,并根据汉族缠足女子的三寸金莲特点对套鞋进行了匹配性改制,充分体现了民族鞋履文化交流、交往和交融的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因地制宜”的造物思想是以尊重自然材料、遵循物尽其用为指导目标,而这实际上也是人与环境相适宜的体现,是“实用”和“适用”的组合成果。

4.3 “惜物节用”的造物思想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17]即诠释了中国传统的“敬天惜物”“勤俭节用”的朴素造物观,这亦是古代先民在物质资源匮乏、环境条件艰苦的特定历史时期中产生的造物准则。

从功用性能的视角来看,“套鞋”这种鞋履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惜物节用思想的体现,归根结底是为了延长日常所穿布鞋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套鞋本体的形制结构设计中便可窥见其巧思。如各类套鞋的鞋唇处常用柔软且耐磨的材质进行包裹缝制,不仅可以在人们行走活动时减少鞋唇处对脚踝的摩擦,反之也缓解了人体大量活动对鞋唇处造成的摩擦损伤。部分套鞋的鞋头、鞋跟处还会增加形态各异的贴补布片或进行细密的衲缝处理,如图16所示。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鞋头及鞋跟的耐磨性能,也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同时就人体工程学的层面而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脚趾在被撞击时产生的疼痛,这里便生动地反映了传统套鞋“美用一体”的造物思想。再如针对有些防水型套鞋中以布为料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人们则以刷桐油的方法来进行补足。而在套鞋鞋底的设计制作中最能折射出“惜物节用”造物思想的,无疑是对于鞋底袼褙的制作。袼褙的取材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废弃余料,如旧布头、旧报纸,这种取材途径不仅是对生产物质的充分利用,体现尊重自然、注重环保的意识,同时每一款袼褙都有个性化的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使得每一双套鞋都更加珍贵。

图片

图16 鞋头云纹贴补布片
Fig.16 Cloud patch fabric piece on the toe

4.4 “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

履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卦,上卦为乾,下卦为兑,乾为天,兑为泽,意指人在生产生活中应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卦中,“履”被引申为履行、实践、礼节,因此这里也被解读为人的行为应受礼的节制,行动实践中应有道德的约束,即履道。孔子在《周易·系辞上传》中也曾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8]界定了道与器的辩证关系。鞋履作为实用物品,谓之形而下者,履卦中的履道作为抽象的文化内涵,谓之形而上者。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鞋履不单具有穿用服饰的物化属性,还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及伦理道德、引领思想、启迪精神的文化属性。

中国传统套鞋的形制中便缔结了中华履道文化。如在部分套鞋鞋头的正中部位会有“絇”的构造,“絇”即为“鞋梁”。“絇”的存在是为了告诫穿鞋者要“行必履正”,走每一步都要端正向前,应符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可走歪门邪道。此外,多数套鞋还会在鞋底与鞋帮的连接处加一道用丝带制成的“繶”,即为“鞋牙缝条”,如图17所示。周代王朝服饰制度中便对“繶”的颜色有所规定,以此警示穿鞋者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可越俎代庖。这些都表明了传统套鞋在造物过程中保有“器以载道”的设计思想,切实推动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图片
图17 鞋絇和鞋繶的位置
Fig.17 Bridge of the nose on the shoes, ribbon embedded in the shoes



5 结 论

图片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套鞋标本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文献考证,采用多学科分析视角对传统套鞋的形制功能进行交叉性与综合性解读,具体而言有以下结论:

1)中国传统套鞋对功能性的聚焦程度远大于装饰属性,其结构形制与所采用的材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呈现多元个性化的局面。

2)传统套鞋的形制结构设计是以致用于人的生产生活为根本指导思想,将人体足部在穿着鞋履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作为其根本需求。

3)在传统套鞋的材质选择及造型设计中,以尊重自然、遵循物尽其用为造物目标,能契合自然环境、礼仪规制、民族交融的变化,并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4)受特定历史时期生活条件影响,传统套鞋在功用性能的设计思考中均以延长鞋履的使用寿命为准则,利用各种工艺手段对套鞋进行改制创新,做到了在惜物节用思想上的知行合一。

5)传统套鞋形制结构中蕴含着中华履道文化,以“絇”与“繶”等部分的独特含义,对人们的行为准则、伦理道德进行精神教化,传递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套鞋”作为形而下的“物”,承载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主流文化价值,生动诠释了中华服饰多元一体的面貌,在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大背景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也对当下相关设计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

@ 版权所有,转载需征得杂志社同意,并注明出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