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筹备婚礼期间离奇失踪,

 大百科全书 2024-04-25 发布于广东

1936年,杨拯陆降临在华夏大地一个风起云涌的时期。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国家民族命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杨拯陆的童年,是在战乱与流离失所中度过的。由于那个年代的复杂性,再加上她的父亲杨虎城的身份,杨拯陆从小便跟随外婆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刻,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凋敝,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能源领域,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急需培养大量的能源专业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能源是国家的命脉,紧缺的能源问题无疑严重束缚了新中国的发展脚步。在当时的背景下,石油资源尤其珍贵,它被视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关键。

可,我国当时的石油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量依赖进口,这无疑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压力。因此,培养石油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成为当时国家的当务之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拯陆在1953年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西北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她深知,自己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她愿意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后,杨拯陆没有选择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而是自愿选择前往新疆投身工作。她知道,新疆是我国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在那里,她可以更近距离地参与到石油勘探工作中,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的工作条件艰苦,但她从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她看来,能为国家的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1955年7月,她正式成为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部门的一员。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她开始了她为之奋斗的一生。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坚定的决心,杨拯陆在1957年被选为117队的领导。她带领团队前往克拉美丽红山区域,开展艰苦的地质调查工作。在那个被沙漠和光秃山脉所覆盖的不毛之地,她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种种困难,但她从未退缩。

杨拯陆所在的地质调查部门所面临的自然条件是严酷的。克拉美丽红山区域被沙漠和光秃的山脉所覆盖,气候干燥,温度极高,且时常有沙尘暴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对体力和意志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但是,杨拯陆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坚信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完成地质调查的使命。

1958年,地质勘探队伍106组成立,杨拯陆肩负起领队职责。作为领队,她不仅要负责团队的管理工作,还要带领团队完成各项地质调查任务。

同年9月,杨拯陆与其团队受命开展一项艰苦的勘探任务,目的地是条件艰苦的三塘湖区域。面对该地严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她并未因筹备婚礼而犹豫,坚决地接受了这一挑战。

三塘湖区域位于新疆的边陲,那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都极为恶劣。冬季,这里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几十度,狂风呼啸,冰雪覆盖一切。夏季,虽然气温有所上升,但仍然是寒冷刺骨,而且雨水较多,泥泞不堪。

尽管三塘湖区域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十分恶劣,但是杨拯陆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为了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杨拯陆决定采取分组策略,将团队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地质考察任务。

然而,就在勘探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降临了。狂风呼啸,雪花飞舞,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杨拯陆和她的团队不得不暂停工作,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他们躲进了一处山洞,等待暴风雪过去。

然而,就在转天拂晓,当他们准备离开山洞,继续完成任务时,杨拯陆却意外失足,跌入了一道冰缝之中。当队友们将杨拯陆救出来之时,她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只见她的身体趴伏在地,面朝基地的方向,胸前紧抱着那份宝贵的地质资料。仿佛在诉说着她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她的青春,永远留在了这片她深深热爱着的土地上。

她原可以安安稳稳地当她的准新娘,然而她却毅然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参考文献:《怀念杨拯陆》、百度百科——杨拯陆 :把生命献给祖国的地质工作.昆仑网—新疆党建网 [引用日期2023-02-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