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水肿的中成药

 扫地僧一一 2024-04-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只是有点脚掌肿、脚面肿,或者脚踝处一按有个小坑,或者早晨起来面目有些肿,因为不是全身浮肿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还有的人全身感觉特别紧绷,或者疼痛、酸痛、沉重。有的甚至活动都受限,身上一点汗都没有,这种一般是全身性浮肿造成的。全身性浮肿也会令人变的臃肿、肥胖。
浮肿在中医看来是因为体内水湿运行障碍、停留,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因此引起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称为水肿。
水肿在中医学当中也分了好多类型,各有不同的名称。由于古今语言习惯不同,因此中医的病名表述今人一般都听的云里雾里不解其意。
但是一旦翻译成西医病名就是肾炎、肾衰竭等比较吓人的名称。因此,发现有浮肿,抓紧解决,以免拖成大病。
根据中医理论以及经验通俗来说,浮肿的解决、消失,多伴随头晕、走路方向不稳定、腰腿凉、腿脚沉重、浑身疲惫等症状的消失。
病因
1.风邪外袭,肺气不宣,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影响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而成水肿。
所谓风邪外袭,我们可以理解为发生了感冒、流感、病毒感染这种情况,也就是说我们感染了外在的病邪而造成疾病。
因为肺主皮毛,一旦我们感冒发烧就很容易引起出汗的异常、以及咳嗽、哮喘,这说明外邪伤到了我们的肺。
肺除了主管呼吸,其宣降就是指肺也参与我们人体气血津液的输送散布,以及水液代谢平衡。一旦失常,就容易浮肿。
因此注意个人的防护,如发生感冒、流感,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症疗法。
2.久居潮湿环境,比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或冒雨涉水,水下作业,以上容易导致水湿之气内侵。
3.平素饮食不节制不健康,造成脾胃多湿多热,最终造成脾阳虚弱,输转无权,脾土不能制水,亦可发为水肿。
因此,饮食一定要节制,不能贪嘴,努力克制垃圾食品,以及引起我们腹泻、大便软、黏腻的食品。
3.肾阳衰微,则气化失常,以致水液停积,成为水肿。在发病原理上,肾虚气化不及,也可形成水肿。肺、脾、肾三者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辨证施治
解决水肿的要诀,首先辨清是阳水和阴水。
阳水:发病急骤,水肿一般多从头面开始,继而四肢胸腹、腰以上为越来越严重。按之凹陷较容易恢复。
阴水:病势缓慢,水肿迁延反复不愈,多从下肢开始,继及腹胸、上肢、头面。腰以下严重,按之凹陷深而难复。常伴有脾、肾阳虚症状。
水肿的治疗有发汗、利尿、燥湿、温化、理气、逐水六个基本方法。
(一)阳水
1.风水
开始眼睑水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发展较快,小便不利,多伴有发烧、怕风、怕冷、腿脚凉、等证,或兼咳嗽、气喘。舌苔薄白。宜祛风行水,这就是上面说的流感、感冒等引发浮肿。
不出汗、大便干、发烧、怕冷、浮肿可用防风通圣丸或荆防颗粒。重症可用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10g 白术10g 生姜10g 甘草3g 大枣4枚 羌活10g 防风10g
2.水湿
肢体水肿,按之有坑,小便不利,身体重而困倦,舌白腻,脉象沉缓。治法是通阳利水,一般用五苓胶囊搭配桂附地黄丸服用。
3.湿热
遍身水肿,皮肤光亮而薄,胸闷腹胀,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可见气喘、脾气急躁,舌苔黄腻。应当排湿清热。中成药可用四妙丸搭配三金片。
(二)阴水
1.脾阳虚
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面色枯萎发黄,神疲肢倦,小便不利。舌质淡,舌苔白滑。
温运脾阳、理气行水,轻证用参苓白术散搭配藿香正气水。重症用实脾饮加减:白术9g 茯苓9g 制附子6g 干姜6g 厚朴6g木香9g 白豆蔻3g 大腹皮9g 木瓜6g
2.肾阳虚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酸身重,尿少,畏寒肢冷。舌体胖,舌质淡苔白。治疗法则: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轻则用金匮肾气丸合右归丸联合服用,重证用温阳利水汤:制附片10g 茯苓30g 白芍10g 白术30g 干姜20g 砂仁10g 桂枝20g 葶苈子15g 太子参3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炙黄芪60g 大枣4枚、炙甘草1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