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想去陌生的地方?“我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

 老方说 2024-04-25 发布于山东

“我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

朋友对我说,她多少年来就想要逃离此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换个环境,过不一样的人生。

对于她的想法,我很理解,因为我也这样想过,话说人生如游戏,谁又没有“换个地图”的念头呢?

事实上,有的人已经这么做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更多人都是心向往之,仍然老老实实过现在的日子。

哪怕他们不情愿,他们也无法“逃离”这一切。

对现状不满,是一个原因。

这个朋友就是如此,毕业后就被家里安排了工作,二十五六岁被逼着相亲,然后结婚生子,朝九晚五,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每天都是琐碎的日常,“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想要的东西都得不到,我就是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问她到底想要什么,她又茫然了,“反正不要像现在这样活,一眼望到头,平庸至极,年龄愈大就愈加绝望”。她说着就啜泣起来,“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可是怎么办呢?在别人眼里他家庭好,老公好,生活富足,是人人称羡的对象。所以她平常也怕被人说矫情,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她又经常有窒息的感觉,只想找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重头再来。

哎,我理解她,但我也并不觉得她能放弃现在的一切。

“从头来过”是危险的诱惑。

我写一篇文章,有时候觉得拧巴,就想删除重来。其实我们换个地方从头来过的想法也差不多,就是对自己有不满,对人生有遗憾,实际上是对自己要求高,渴望完美。

这也是重生类网文和影视作品大受欢迎的缘故,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有次我在医院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在追这样的网文看,不由感叹“从头再来、人生回档”这种执念非常广泛。

但我一点都不想回到过去,变成那个虚弱的、愚蠢的自己。事实上,如果不能带着现有的经验、能力和记忆,那就算回去也是一样,再重复一遍平庸真心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说,如果你本身没有什么良性的改变,那你换个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境况吗?不见得。

世界那么大,人都差不多。

我见过一些散居各地的朋友,发现哪里都有哪里的好,哪里也都有哪里的不好,人间本来就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天堂。

比如我有个发小厌恶了本地的种种,于是跑到了南方某个地方,过了一二十年后我问他有什么不一样,他沉默片刻说,“其实差不多,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都避免不了。”

但他也认为换个环境也确实有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至少他的后辈跟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了,“可能到了孙辈就彻底从异乡人变成本地人了”。

这里面就是个人生抉择的问题,树挪死、人移活,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毕竟,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的加持很重要。

哪怕到了国外,也是面临各种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永远是人适应环境而非环境来适应人。

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热切期盼的东西!

人们喜欢旅游,从自己待腻歪的地方去别人待腻歪的地方,就是为了新鲜感,让眼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耳朵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让舌和胃感受不一样的滋味。

周围人的眼光是压力,换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那自己也不需要维持平常的“人设”,别人都不了解你,你可以品味难得的松弛感,放松身心,自由自在。

不只是旅游,交朋友也是一样,很多人都喜欢交新朋友,因为老朋友感觉有点腻了,看透了也就没有了新鲜感,无趣了。他们认为陌生人那里有他们热切期盼的东西,特别是对盲目的爱情来说,这就像作家笔下所描述的一种投海的欲望:

投海自杀的人所翘盼的不一定就是死——只要是有别于过去的,是另一个和现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好。

但现实未必能让他们得偿所愿。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好友王巩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柔奴(别名寓娘)毅然追随而去,等王巩被召回后,喝酒时候寓娘为苏轼斟酒,苏轼问及岭南如何,寓娘没有提及苦处,只说心安即故乡,苏轼听了大为感动。

于是苏轼特意为她写了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啊,如果心里不安,那不管走多远的路,到什么地方,都是在流浪。

这个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很多地方,想要找个故乡,但“故乡”不在他处,而在我们的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