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dawn的图书馆 2024-04-25 发布于贵州

中元二年(57年)二月,汉光武帝刘秀驾崩,遗诏皇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

汉明帝并非刘秀的嫡长子,在他之前担任入主东宫的是异母哥哥刘彊,汉明帝之所以能够上位就是因为自己有个好母亲阴丽华。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汉明帝开创了明章之治

阴丽华是刘秀的原配,当年为表达爱意,刘秀曾经说过“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话,可是面对郭圣通丰厚的嫁妆,刘秀终究还是当了负心人。

01

根据史书记载,郭圣通的舅舅刘杨拥兵十万,对于草创基业的刘秀来说,刘杨支持谁,胜利的天平就倒向谁。

既然寻求刘杨的支持,自然不能委屈人家的外甥女郭圣通,只能先委屈阴丽华当妾室了。

当然郭圣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这一点,更在于能够维系刚刚称帝的刘秀皇位的稳固。

东汉本质上是地方豪强和皇权的联合体,而豪强里,又属河北豪强和南阳豪强最为强势,这也是刘秀统治的基本盘。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权力面前,刘秀选择了郭圣通

但刘秀刚刚称帝,河北豪强先摆了刘秀一道,先是舅老爷刘杨谋反,后是渔阳太守彭宠谋反,到最后连涿郡太守张丰也谋反了,如果其他河北豪强有样学样,刘秀的皇位还怎么坐?

刘秀只能选择妥协,平定归平定,但不搞清算,反而为了安抚他们,册立河北豪强的利益代言人郭圣通为皇后,至此河北豪强涌动的暗流迅速被平息。

但为何还是废郭圣通立阴丽华呢?这是因为到了刘秀统治中期,阴丽华的政治价值又高于郭圣通了。

建武十四年(38年),刘秀下令度田,即在全国丈量土地,此举立即引起了豪强们的不满,毕竟刚刚支持刘秀一统天下,他说翻脸就翻脸,于是各地豪强纷纷准备搞小动作,这其中暴乱的核心就是刘秀的功臣集团。

但今夕不同往日,此时帮助刘秀称帝的河北功臣们大都已经去世,留下的二代们势力远不如之前,相反南阳豪强势力则达到了巅峰,只要稳住南阳豪强,就可以平息暴乱,顺利推进土地丈量。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度田就是丈量土地,这可要了豪强们的老命

而阴丽华所在的阴氏家族就是南阳豪强的代表之一,与南阳各个豪门之间互相联姻,有了这层关系,只要扶持阴丽华当上皇后,问题又可以迎刃而解。

建武十七年(41年),郭圣通被废,阴丽华成为皇后,其儿子刘庄也成为刘秀的嫡长子。

不过此时的太子之位依旧是郭圣通的儿子刘彊的,刘彊也是明白人,看到母亲被废,屡次申请退位藩王。

但刘疆好歹当了十五年的太子,根基深厚,不宜立即动他,需要栽培刘庄,只有他在朝廷是拥有足够的资历和声望后才能担任太子。

建武十九年(43年),单臣、傅镇等人谋反,刘秀命臧宫带领大军围剿,但屡次未能攻下,刘秀有点着急,另一位大将马援则南下平交址之乱,无法抽身北上。

关键时刻,刘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劫,埶无久立,其中必有悔欲亡者。但外围急,不得走耳。宜小挺缓,令得逃亡,逃亡则一亭长足以禽矣——《后汉书》

刘庄看的很明白,城内被挟制的百姓不一定真的想叛乱,只是因为被困死,没有机会逃出来罢了。

随即刘秀命臧宫撤出部分兵力,暂缓城围,果然城内有很多人逃出,臧宫趁乱攻入城中,顺利平定了叛乱。

这件事也让刘秀明白刘庄确实可以担当大任,成为大汉帝国未来的掌舵人,随即下令册封刘庄为太子。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汉明帝

而自继位后,汉明帝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父亲施政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统治,算是封建时代二代君主里表现相当出色的几个之一。

02

自西汉末年以来,各地战乱不断,文教早已荒废。

刘秀登基后,虽然恢复太学,但刘秀的主要重心还是巩固皇位上,对于文教方面不太够重视。

以至于刘秀驾崩后,诸王及大臣们前来奔丧一点都不遵循法度,朝廷里一片乱哄哄,诸侯藩王居然和汉明帝并肩而坐,这样下去,天子威仪何在?

为了树立威信,汉明帝命令秉性刚直的太尉赵熹主持丧事。

赵熹算是能臣,不仅辨明君臣之别且整顿宫卫制度,禁止诸侯藩王官吏随意进入宫廷,这才逐步稳定了朝廷的秩序。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东汉太学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汉明帝下定决心重振荒废的文教。

即位后不久,汉明帝下令各地创办学校,尤其是恢复儒家学说,并特地在南宫创办了一所贵族学校,让皇亲贵族和功勋子弟在里面学习五经,尤以《孝经》为重。

而后以身作则,前往鲁地祭祀孔子和他的七十二个弟子,并亲自为太子和诸侯王们讲解经书。

经过数年的努力,东汉文风大振,就连南匈奴也派质子们前来学习,可以说东汉儒学兴盛始于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白马驮经,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

儒学虽然兴盛,但汉明帝还有一块心病,即黄河决口问题。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的时候,黄河决口,在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

刘秀虽然想治理水患,但天下未平,实在分不出人力和财力,只能作罢,就这样一直到汉明帝时期。

永平十二年(69年),汉明帝召见了善于治水的王景,将治理黄河的任务交给他,为了支持王景,汉明帝先后发动徭役数十万人、投入数百亿钱,经过一年治理,最终黄河治理取得成功。

之后汉明帝又恢复旧制,让临者黄河的郡国设置相关负责官员,对黄河进行管理,尽以防止水患爆发。

可以说这次黄河治理相当成功,一直到唐末都未出现过严重的洪水泛滥,史载“王景治河,千载无恙”,王景治河不仅有利于当地百姓,也是造福于后世。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王景治河

当然,汉明帝另一项值得说的就是让班超出使西域一事。

汉明帝时期为了攻伐北匈奴,也派遣大军征伐西域,并迫使车师投降,并且听从窦固的建议,设置西域都护等职位,还设置了边屯。

但班超出使西域已经是汉明帝统治后期的事情了,随着汉明帝病逝,西域又再度陷入动乱之中,因而西域诸国并没有都臣服于东汉,直到汉章帝时期才平定。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班超出使西域

但不管怎么说,汉明帝算是为东汉收复西域开了一个好头

这么一看,汉明帝作为东汉第二位皇帝,所作所为足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只是在汉明帝治下,百姓的生活或许并不那么如意,毕竟汉明帝时期徭役异常严重,其次就是为政严苛。

03

史书记载,汉明帝是一位提倡节俭的人,但这种节俭是相对于其他帝王而言的,毕竟汉明帝开启了东汉大修宫殿之风。

寻宫殿宫府,近始永平,岁时未积,便更修造——《后汉书》

这是东汉经学家郎顗劝谏汉顺帝说得一句话,说的就是永平年间开启的大修宫殿之风。

而汉明帝所修的宫殿中,最奢华的当属德阳殿了,那么德阳殿到底有多豪华呢?

可容万人,周旋容万人,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翁翠-《后汉书》

除此之外,德阳殿的装修也是相当豪华:

开三阶而参会,错金银于两楹。入青阳而窥总章,历户牖之所经。连璧组之润漫,杂虬文之蜿蜒。尔乃周阁币,峻楼临门,朱阙岩岩,嵯峨概云。青琐禁门,廊庑翼翼,华虫诡异,密采珍缛。达蔺林以西通,中方池而特立。果竹郁茂以蓁蓁,鸿雁沛裔而来集。德阳之比,斯曰濯龙。葡萄安石,蔓延蒙笼,橘柚含桃,甘果成丛-《后汉书》

一个宫殿可以容纳万人,加上豪华的装修,必然需征发很多徭役,尚书钟离意就上书劝谏汉明帝爱惜民力:

窃见北宫大作,人失农时,此所谓宫室荣也。自古非苦宫室小狭,但患人不安宁。宜且罢止,以应天心-《后汉书》

臣子劝谏,汉明帝还是要听的,但听归听,修还是要修的,为了防止钟离意继续劝谏,汉明帝直接将他调离外地做官,这样大家眼不见心不烦。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湖北枣阳后人仿建的德阳殿

直到德阳殿修好后,汉明帝还感慨说了一句:“钟离尚书若在,此殿不立。”

当然,修德阳殿只是汉明帝时期徭役繁重的一个缩影,加上汉明帝要效仿汉武帝击匈奴、通西域,所需的徭役更多,更何况还要治水。

前面说了汉明帝为了治理黄河,前后征发数十万徭役,除了黄河,汉明帝还治理其他水患,有时候治理失败,无数人溺死: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后汉书》

因而在汉明帝时期,百姓的徭役算是非常严重的。

04

而和徭役一起的就是汉明帝为政严苛,当然不是说严苛不好,毕竟能够刷新吏治、抑制豪强、打击外戚势力等等,但效果仅限于朝廷内部,但在地方上,效果很一般。

汉章帝刚刚继位,马援的侄子马严就提出了当今朝廷面临的问题:

臣伏见方今刺史、太守专州典郡,不务奉事尽心为国,而司察偏阿,取与自己,同则举为尤异,异则中以刑法,不即垂头塞耳,采求财赂-《后汉书》

说汉明帝时期虽然要求地方刺史三年考察吏治,但收效甚微,当今刺史、太守都非常不尽职,哪怕考察官吏也是推举迎合自己的人,对于不迎合自己的人就会背上罪名,甚至还会向属下索取贿赂等等。

可以说汉明帝的严苛统治虽然有不错的效果,但负面的后果似乎更多了一点。

而且汉明帝选拔官员看重官员行事是否严苛,然后才考察才能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官员行事是否严苛,然后才考察才能

如果某个官员既刚正又有才能,反而不能令汉明帝满意,比如朱晖,就是因为刚于为吏,被见忌于上,最终外放担任临淮太守,然后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免,直到汉章帝时期才被启用。

那么问题来了,汉明帝为何看重官员的严苛呢?其实就是为了兴大狱,铲除朝野内外潜在的威胁,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可以说汉明帝时期大狱都会牵连很广,其想法就是宁错杀毋放过。

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刘英因图谶而被定罪为谋反,这就是汉明帝时期著名的“楚狱案”。

刘英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天下善士,并为此做了名录,恰恰是这个名录,成为很多人的催命符。

得到名录后,汉明帝立即下令彻查,只要被认定为有嫌疑的,就会牵连进去。

比如会稽太守尹兴,因名字出现在名单里,汉明帝就把会稽大小官吏五百多人都全押送到洛阳,严刑拷打,仅有三人未被屈打成招,其余的要么承认谋反,要么被活活打死。

陆续就是三人之一,其母亲得知儿子在洛阳大狱,不远万里前来送食物给儿子。

因推崇《孝经》,汉明帝将陆续释放,准许其回家侍奉母亲,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陆续再也不能任官。

这是会稽郡一郡的情况,实际上整个楚狱案牵连甚广,各地不断有人被押送到洛阳,而在汉明帝的授意下,无数酷吏严刑拷打,不少人被迫承认谋反,一时间死者无数。

可以说楚狱案只是汉明帝时期为政严苛的一个缩影。

而伴随汉明帝严苛统治的还有繁重的律例法条,根据统计,汉明帝时期有罪条有五千多条,其中五分之一是关于死罪的。

汉明帝刘庄:虽是一代明主,但绝非仁君,一手开启东汉肃杀之风

东汉画砖

五千多条罪名,加上行事苛刻的刀笔吏,在汉明帝治下,不仅官员的日子不好过,老百姓每天也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一不小心就会被牵连进去。

自永平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冤滥,家属徒边-《后汉书》

终以为广陵、楚、淮阳、济南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旷-《后汉书》

这是汉章帝继位的时候,大臣杨终说的话,直接表明汉明帝时期因兴大狱制造了无数冤案,也因此汉章帝继位后,就开始废除一些酷刑科目。

就连班固也感叹,汉明帝时期,每年死罪的人数以万计,整个天下有两千多所监狱,不断有人被冤杀的同时,牢狱内却始终不减一人。

就是一些狱吏为了获得功名,不断设法罗织罪名处死他们,以图晋升,可见当时的严苛。

而一些百姓为了躲避严刑峻法,不得不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对于这些汉明帝知道吗?汉明帝也是也知道,他明白只要兴大狱,就有无数人冤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些冤杀行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种必要之恶而已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汉明帝驾崩于东宫前殿,时年四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其统治的时代和儿子汉章帝一起被称为“明章之治”。

只是汉明帝没想到,自己严苛的统治一直贯穿到汉末,由此开启了东汉的肃杀之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