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宝玉明明最爱读书,为何总被人批得一无是处?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4-04-25 发布于河南

01

宝玉不喜读书是出了名的,从小就是一个令父母头疼的孩子,“混世魔王”、“孽障”、“不肖”、“呆子”这些贬义词,都是用来形容宝玉的顽劣程度。

因为宝玉平日里不是在戏子堆里玩闹,就是在女儿堆里厮混,总之疯疯傻傻,情绪变幻莫测,让人琢磨不透,就连他的贴身丫鬟,都不能完全理解主子身上的痴。

宝玉身上那种不入流的纯真,也总是被人诟病太幼稚不成熟,身边的婆子们,也老拿他平日里做过的事,来当成聊天的笑话。

宝钗性格沉稳,平日里不关己事不张口,即便是劝告别人,也通常只是点到为止,如果别人不接受,她也会一笑而过,不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对于这个表弟顽劣的作风,她是实在看不下去,所以会循循善诱一番,这招放到黛玉身上,效果就立竿见影,但放到宝玉身上却碰了壁。

宝钗是活在现实世界的人,她看待世界很理性,更追求世俗世界的成功,理想再圆满,都抵不上饥饿时手边有个馒头。月亮再美好,也抵不过口袋里的六便士。

所以她看不惯宝玉,整日里净做些与仕途经济无关的事,所以只要遇着机会,总是会趁机劝说宝玉读书上进,求取功名。

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理想,总归是虚幻的,也是经不住现实的考验的,所以成家立业最为要紧,她可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个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丝毫不顾及现实生活的人。

宝玉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少年,对于世事都有自己的觉悟,就算是读书也不拣那些正经书去读,净去读些“无用”的杂书。

因为在社会化的标准下,四书五经才是走上经济仕途的主要书目,虽然宝玉杂学旁收,但不会把《论语》和《大学》之类的书作为自己的道德模范。

因为这类书太严肃,都是把“温良恭俭让”挂到嘴边,可是事实上,那些真的依靠四书五经取得功名的人,做了官之后,并非真正继承了书里传承的中华美德,反而为了功名,反而丢失了最真实的自己。

02

现实生活的水,远远要比表层看到的要深,就算一个人本来很正直,但是生活在一滩污水里,为了苟且挣点窝囊费,背后却做了很多见不得光的勾当,表面上一副仁义道德,实际上很腹黑。

俗话说,一个群体里排到金字塔尖的总归就那么几个人,若是这一大片海水,被上面的人搅浑了,处在底层的人都会被污染。

所以宝玉并不反对四书五经,他真正反感的是那些逢场作戏的小人,他厌恶当官的人,但真正厌恶的是那些随波逐流,泯灭良知的人。

宝玉对《牡丹亭》、《西厢记》这些书很感兴趣,即便在那个时代,这些全部都被列为禁书,他照样读得津津有味。

因为这类书冲破了世俗的制约,它不是按照特定的模板,打造毫无生趣的工具人。

虽然宝玉不符合长辈心中的期待,但他的确是一个很前卫的少年。他一直都敢于对那些刻板的教条说不。

即便成为众人眼中的“浪子”,他也在夹缝中“顽固不化”,即便被贾政打得皮开肉绽,他也要尊重自己的内心。

宝玉可以当着父亲的面,对景联句,而且句句都很妙,但丝毫得不到世俗的认可。

因为他读的书再多,也对仕途之路毫无用处,哪怕仕途这条路,对于宝玉来说并不擅长。

在达官显赫眼中,只要跟求取功名无关的书,统统都是无用之书,无用之学。

就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流量的影响下,人们都更加追求结果,如果你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再去做一些娱乐项目来消遣,反而会被看成是浪费时间。

现实的市场更功利一些,更看中实用价值。

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每天需要忙工作和照顾孩子,就没有那么多闲碎时间去读书,就算是偶尔读一两本,也会读一些工具书,比如教美食或者跟挣钱相关的书。

如果读书不能解决现实困境,无法考取功名,改变家族的命运,那它只是一种消遣,也会让人纷纷撂开手。

当然,被误解颇深的宝玉,其实骨子里是热爱读书的,只是他读书无关功名,只求内心喜好。

宝玉欣赏庄子的思想,他认为顺应天性,要比追求远大的目标更重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也会释放很多焦虑。

所以庄子即便很有才华,也写出了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书,但名气就不如孔孟大。

因其传播的思想,不是在教人奋进,而是教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活出独特的自我,与争名逐利的环境格格不入。

但宝玉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颇有灵气的少年,一直都在跟现实的压抑性对抗,他不想蹉跎一生,只活在世俗规范的标准之下。

人都是结果主义者,只会关注你在世俗世界中位置,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并不在乎你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灵性。

在一个处处讲究排场的时代,根本没人关心,一个主流社会的反叛者,到底是如何思考的,也会因此滋生很多悲剧。

03

如果个人的行为与权威背离,他就无法获得集体认同,会自动被社会给吐出来,即便他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无限遐想,可是传统标准只会觉得他无用。

所以宝玉最后满足父母的期待,娶了宝钗,婚后也走仕途之路,如愿当官,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最终他娶了自己不爱的人,做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但出家是宝玉唯一救赎自己的方式。

我们这一代人,也曾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小时候抓成绩和名次,长大后又在职场里内卷,在相互攀比之间,势必会滋生很多内耗。

有些本事的人,长大后能在某个领域混得风生水起,成为别人仰慕的对象,但也有另外一些人,还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无闻做事,虽然各有各的困境,但也不妨碍他们探索其他可能。

如果主流推崇什么,人就去做什么,就很容易吃瘪,那些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并不完全适应自己。

一边对世界保持热忱,一边也要尊重主体的意愿,不强迫自己融入不适合的圈子,不强迫自己接受很有道理,却不接地气的建议。学会倾听和接纳,但也要学会筛查和剔除。

疗愈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拥有让别人失望的能力。

最近对很多事情都释然了,当然我不是彻底放弃做事,而是对自己的目标,渐渐放宽了要求。

因为当我看到,无论我怎么努力,一天开的单子,都比不上别人一小时的产量的时候,我就渐渐释怀了,因为销售跟人的个性有关,同样的岗位,让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去做,差异就会很大。

但我不再自责,也不再强迫自己一定要完成某个目标,只要尽自己能力做到差不多就好,因为人都是有局限性的。

如果人生有低谷期,要允许自己脆弱,也要允许自己摆烂。怕什么流言蜚语,反正再怎样也死不了。



EN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红楼梦》:再渴望也莫强求,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空

梁永安的《每个人都了不起》,彻底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张爱玲《第一炉香》:缺爱的人,一生都在为欲望买单

《红楼梦》:尤三姐虽然声名狼藉,但她敢于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