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五首诙谐幽默的诗词,首首精彩,能否让你开心一笑

 老沔城人 2024-04-26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诗词文化】

五首诙谐幽默的诗词,首首精彩,能否让你开心一笑


  —01—

《戏赠杜甫》

唐·李  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

  在饭颗山顶偶遇杜甫,他头顶斗笠站在烈日之下。
  我问他为何自别后变得如此消瘦,他说全因旧日里写诗的艰辛。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是对好友杜甫的一种戏谑之赠。诗中通过偶遇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两位诗人在山头的邂逅画面,生动而自然。首句“饭颗山头逢杜甫”直接设定了场景和人物,展现出两位大诗人的不期而遇。次句“顶戴笠子日卓午”,则具体描绘了杜甫在酷暑中的形象,顶戴笠子可能是为了遮挡烈日,突显了杜甫不畏艰辛的坚持和苦行的姿态。

  在交流中,李白关切地询问杜甫为何变得如此消瘦,通过“借问别来太瘦生”,表达了李白对好友健康的关心。杜甫的回答“总为从前作诗苦”,则揭示了他之所以憔悴,是因为长时间沉浸于诗歌创作的艰苦,这不仅体现了杜甫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也反映了诗人们在追求艺术道路上所承受的精神和生理上的压力。

  —02—

《妒花》

明·唐  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译文】

  昨夜海棠花在初雨中沐浴,几滴水珠使它们显得轻盈而欲言又止。
  早晨,美人从兰花房中起床,折取海棠花对着镜子涂抹红妆。
  她问情郎,是花更美还是她的面容更佳?情郎答道花更为曼妙。
  听到这话,美人娇嗔不已,不相信那些已凋谢的花朵能胜过活生生的她。
  她将花瓣揉碎后扔到情郎面前:邀请他今晚与花朵一同入眠。

  【赏析】

  唐寅的《妒花》是一首生动描绘了爱情中嫉妒与戏谑的诗作。诗中的海棠花,经过雨水的洗礼变得愈发动人,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纯洁。佳人的妒忌起于情郎对花的赞美,从而引发了一场情感的小风波。

  诗的前两句设置了一个和谐而清新的早晨景象,而接下来的对话则展示了人物间的情感互动。佳人的问题“问郎花好奴颜好?”直接点明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期待,而情郎的回答虽然是赞美花的美丽,却无意中触动了佳人的妒心。

  佳人的反应充满了戏剧性,她通过将花瓣揉碎这一激烈的动作表达了她的不满和情绪的爆发。这个动作不仅是对情郎的一种挑战,也是在测试情郎的真心。最后一句“请郎今日伴花眠”则是充满双关意味的挑逗,既是对情郎的惩罚,也带有一定的调情色彩,显示了情感游戏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03—

《猪肉颂》

宋·苏  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

  清洗锅具,只加少许水,柴火慢慢燃烧,不让烟火冲天。
  让肉慢慢煮熟,不要急于催它,等到火候足够,美味自然出现。
  黄州的猪肉质优价廉,价值低如同泥土。
  富贵人家不屑一顾,穷人却不知如何烹调,
  早晨起来煮两碗,吃得饱饱的,无需他人操心。

  【赏析】

  苏轼的《猪肉颂》不仅是对食物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诗中的“净洗铛,少著水”展示了烹调猪肉的简朴方式,反映出作者崇尚自然、简约的生活理念。通过“柴头罨烟焰不起”与“待他自熟莫催他”,苏轼强调了烹饪中的耐心与等待,这可以被看作是对生活中“顺其自然”的态度的推崇。

  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表达了对黄州猪肉的极高评价,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的价值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差异——贵族对低价物品的轻视与穷人对其价值的无知。苏轼用“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来讽刺这种现象,揭示了社会阶层对食物价值认知的差异。

  最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仅描绘了一幅自给自足、心满意足的生活画面,也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猪肉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生活和社会态度的深刻见解,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食物的赞歌,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思。

  —04—

《满庭芳·失鸡》

明·王  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
  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
  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
  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
  倒省了我开东道。
  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译文】

  我一向不看重物质,鸡儿不见了,小孩不用焦急。
  每家都有空闲的锅灶,随便烹饪。
  煮汤的加上三块火烧(一种面食),
  炒菜的放一把胡椒,
  这反而省了我请客的麻烦。
  不用一大早就起床忙碌,可以睡到太阳高照。

  【赏析】

  王磐的《满庭芳·失鸡》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处理了日常小事——一只鸡的失窃。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物质的淡泊看待,也展现了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首句“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物质失窃的不以为意,并安慰焦急的童子无需过度担忧。这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也显露了其对人间小事的豁达。

  随后几句描述了因鸡被偷可能带来的“好处”,如“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暗示了人们总会找到解决饮食的方式,无论是煮汤还是炒菜。诗中通过食物的烹饪细节(如“三枚火烧”和“一把胡椒”),增加了生活气息,同时也讽刺了生活中的小插曲如何被人放大。

  结尾两句“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因此事意外获得的便利——免去了请客的费用和劳累,能够享受一场悠长的睡眠。整首诗不仅以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随性态度,还透露出作者对于现实的淡然和对简单生活的欣赏。

  —05—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译文】

  你因风起被送入天际,我却被人赶入鸭群之中。
  我的脖子如雪,羽毛似霜,脚掌红彤彤,试问在哪一点上不如你?

  【赏析】

白居易的《鹅赠鹤》以动物的视角探讨了身份与命运的问题。此诗通过鹅对鹤的自述,展现了两种不同命运的反差,同时也富有深刻的寓意和哲思。

  首句“君因风送入青云”喻指鹤由于有飞翔的能力,得以高飞,象征着社会中的高位或者成功。相对的,“我被人驱向鸭群”则描绘了鹅被限制在地面上的情形,代表了低下或平凡的境遇。

  第二联“雪颈霜毛红网掌”通过对鹅外观的细致描绘,突出了鹅的美丽与特殊性,与鹤的高贵不分伯仲。最后一句“请看何处不如君?”则直接表达了鹅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挑战了外界对于高低的固有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