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梓巷——江阴旧忆

 新用户2611oQLq 2024-04-26 发布于江苏

    说不清楚童年的童梓巷是石板街还是泥路了,小学里因为有小一半的同学都住在南街上,我要一本正经走路去同学家,就必须经过文亨桥鸿渐街,绕过红卫新村的小区,在它西面一条直南直北的那条街叫童梓巷,那条巷有两个有名气的地方,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兴国宝塔,第二就是解放中学。只要通过解放中学大门口开始,往南东一侧是一条沟渠,西一侧就是一条石板街,从那里直通到南街。

             与童梓巷相像的街巷

    童梓巷的北端小时候是非常荒凉的地方,路两旁要么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蔬菜地,要么就是半人高的荒草,一直要到解放中学门口北面,因为有两排房子,其中有一幢两层楼的非常豪华的民国初年的西式豪宅,据我邻家小妹说,那是他们亲戚家的房子。我小时候倒是熟悉,因为大楼的东一户人家是我的同班同学家,而西一侧的房子竟然是我中学的语文严伯英老师家,而这房屋的另一侧的人家后来竟然是我二哥的丈母娘家,这童梓巷也算有趣的了。

    那时的解放中学和县中、南菁比就显然不是一个档次了,我小学的时候去过学校,简单的几间教室,一个操场也不大,唯一的好就是在兴国宝塔下面,倒是让我们羡慕不已的事情,至于教室,实事求是的说,还不如我人民小学的条件。

           当初解放中学的位置

    童梓巷解放中学校门口就对着一个仿佛圆镜一样的池塘,搞不明白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往南街那条小沟渠方向去吧,到了南街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条小沟渠确确实实就是输送给这个池塘的,叫灌河,是从南门的市河一路从杜康桥那里过来的,只不过到了我们那个年代,灌河基本就只剩下那个池塘和短短一段行将湮没的沟渠了。

           清朝时期的童梓巷

    不过这童梓巷东的池塘倒是真正的大,池塘东面就是人民小学的后门,我们叫涌塔庵的地方,池塘的北面是落成时间不算久的红卫新村,池塘的南面就是南街居民的后院,基本都是种植一些蔬菜的地方,那时,这个池塘因为有宝塔的存在,倒真的是江阴一景,特别是风平浪静时,水中的塔影实在漂亮,特别是日落的时候,夕阳在宝塔的映照下落在镜子一般的河面上简直是美极了,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在它的东面看日落,顺便说一句,那时南街的大多数同学都不从童梓巷,而是从这个池塘边抄近路来去人民小学的,大概这池塘确实也实在有趣,看来这池塘也算是给童梓巷增辉的。

            夕阳西下的兴国塔

    小时候,哪里去管这个巷名字叫什么?怎么来的?就像我们叫童梓巷东面的“涌塔庵”喊“永泰安”一样,这童梓巷就以为叫“同志巷”了,反正那个年代到处都叫同志的,也根本无所谓。而我大了一点,反而很少再经过这条童梓巷了,直到工作了,才明白这同志巷真名叫童梓巷,还蛮有点来头的。早先在江阴明朝的县志里,它的名字叫梓潼巷,怎么得名的也搞不清楚了,应该是江阴军落成时就有的一条沟通南街和中街的小巷子。

            民国初年的童梓巷

    古时候皇帝叫皇后为梓童,难不成这里曾经出现过什么皇后不成?明朝晚期,江苏学政改设在江阴,周边的童生都要到江阴参加科考,所以,这里又更名为桐梓巷、童梓巷,因为桐梓本就是良才的意思,再说那时它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庙,古时候要想做官一夜翻身,唯有读书,所以,古时候考秀才是要想做官的第一步,那时考秀才的学生统称为童生,这四乡八邻的童生从江阴南门、西门进城赶考也好,祭拜也罢,读书也好,都要从这条梓潼巷进到文庙的大门,久而久之,这条巷好像成为童生的专道了,所以梓潼巷干脆就变成了童梓巷了。

                  秀才赶考

    看来在科举考试的那个年代里,童梓巷是着实火了一把的,只不过随着清朝的灭亡,科举的废除,文庙逐渐衰败,这童梓巷也只是成为普通的小巷存在了,随着文庙南侧的大门消失,这童梓巷北侧完全成了荒巷,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我童年时的童梓巷大概就是这个腔调。此后,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童梓巷这个地方更是没有了踪迹,我也再没有去过这个地方。

         八十年代末的童梓巷附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