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止中医 | 医脉寻踪:中原、秦川、巴蜀,黄帝、医圣、药王

 问止中医 2024-04-26 发布于广东

2024年4月14日的医脉寻踪开幕式结束后,经过短暂的休整,林大栋老师便带领团队踏上了征途。

我们从深圳启程,穿越河南、陕西,直至四川,以脚步丈量中医起源与发展的脉络,以镜头记录岐黄印记,以故事传承民族瑰宝。

河南仲景遗风·黄帝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华事。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中国八大古都,一半在河南。

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河南的郑州。再从郑州出发,搭上高铁前往仲景先师的故乡河南南阳。

提到南阳,小文最先想到的是诸葛丞相《出师表》的那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林老师常常提到CEO小崔当年“三顾茅厕”去找他,才有了中医大脑的后话。

除了诸葛丞相,三国时代的南阳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五虎将之一的黄忠,蜀国名将魏延、宗预等,魏国名将邓艾等等,正史记载这一时期载入国史的南阳郡人才多达70余人。

李白在《南都行》中赞叹:“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白居易《咏史》云:“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从南阳高铁站到酒店的路上下起了小雨,雨停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次日一早,我们便前往仲景祠堂,也就是“医圣祠”。

中华五千年,冠之以“圣”者,少之又少,而中医界,公认张仲景为“医圣”,这说明他医术、医德和在中医史上所做的贡献,都非常之高。

农历的正月十八,是张仲景的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民众到医圣祠上香,乞求家人平安,祈祷国泰民安。

一进入医圣祠的大门,就会看见一个巨大的照壁,这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的,长宽都是3.5米,十分罕见。

上面刻着仲景小传,左右则是对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第一句说的是中医看病,需分阴阳虚实去辨证论治。第二句的“医相无二”,就是中医人的传统追求: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和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

医圣祠的大殿正中,有一尊仲景塑像,两侧是中医名家孙思邈和王叔和。

下面这尊塑像在大殿西侧,以场景还原、泥塑彩绘的形式,生动介绍了一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为百姓把脉诊断的历史场景。

当时瘟疫泛滥成灾,正担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想利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把脉诊治。但当时有官方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

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选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仔细给百姓把脉诊病。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十五,张仲景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患者。

后人怀念张仲景济世救民的胸怀,就把在中药铺称为“堂”,在药铺里诊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林老师曾经也当过一段时间坐堂医,在一个小小的门诊中,一张方桌,一个脉枕,坐在药房之内就为人诊治,开方子抓药。

所以我们常说中医是“大树底下的医学”,不需要机器设备,在田间、在地头,随处都可用中医方式治病。在乡下农村,草根树皮即是良药。

仲景长眠的拜殿,位于医圣祠的中庭。仲景墓的上半部分,据说是采用原址发掘出的真正汉砖砌成。

原本这个冢不是石砖堆砌而成,而是一个土丘,这是从东汉就在这个位置上的,只是后来南阳地区的父老相传吃了这个土丘上的土可以治病,于是大伙都争相抠土入药,最后只好用石砖重新再砌上去。可以想见当时的民众对于仲景先师的憧憬和信仰。

拜殿两侧有着多副楹联,都很精彩,比如:

辨六经,辨八纲,心小胆大;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

博采众方,攻阳补阴,拯助病患逸前;勤求古训,辨证论治,撰述医书传后。

启法程,立宗鉴,直取天地真意;救民瘼,济苍生,正是大医本心。

勤求博采,忍见苍生横夭蒙水火;妙识知源,普造黎民元畅启阴阳。

其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上工济民,下工问病,皆关百姓生死;圣人明道,常人敬法,同体天地经纶。”意境十分宏大,与张仲景“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大爱情怀相得益彰。

林老师热泪盈眶,对着医圣墓丘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在复兴经方的道路上,还希望仲景先师之灵能够护佑我们勇敢前行。

结束医圣祠的游览后,我们便前往位于新郑的黄帝故里。

我们提到“中医”二字的时候,常常会用“岐黄之道”、“岐黄之术”来代指中医。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里面的缘由?

岐黄其实是岐伯与黄帝的合称。我们“医脉寻踪”走到了黄帝故里,这里是黄帝生长、创业、建都之地,汉代即有轩辕庙,历代均有翻修。

岐伯精通医术,而且他除了是神医之外,还能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还懂音乐,会做乐器,多才多艺,才智过人。

黄帝统一天下后,就“问道于岐伯”,尊他为老师,一起探讨医学,对养生及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阐明道理。

他们的对话被后人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便成了《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这本书被称为医之始祖。

后世以“岐黄”代指《黄帝内经》,由此引申出“岐黄之术”、“岐黄之道”、“岐黄之业”代称中医。

《黄帝内经》基本是以黄帝提问、岐伯作答的形式成书的,其中也有其它医官的回答,但黄帝与岐伯对话最多。

《黄帝内经》不仅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还是第一部养生保健的大典,里面不仅告诉了我们病因病机、讲了怎样治病,更重要的是讲了怎样不得病,怎样健康长寿、怎样长命百岁。

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而且《黄帝内经》综合了天文、气象、数学、物理、地理、哲学等等的成果,在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方面都有阐述,对整个宇宙万象作了分析研究,更对人体生命现象和健康、疾病等医学问题推演探讨。

传说三月三这一天,是黄帝一统天下,祭天地、定国号、划疆界、封国号的日子。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三月三这天都要举行各种拜祖活动。后演变为炎黄文化节,举行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海外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寻根拜祖。

我们在“黄帝故里”可以看到一尊巨大的黄帝雕像。这个雕像高9.95米,底座也是9.95x9.95的大小,象征九九归一、华夏一统;寓意富贵辉煌,繁荣昌盛。

现在的雕像其实是重新修建过的。这是一个挥手的形象。右手轻挥,体现和谐、包容、抚慰众生,怀柔天下。左手轻握拳,彰显勇敢坚毅、不惧斗争,象征着华夏一统。

早先的黄帝像,是一个持剑的形象。纵观上下5000年的中国历史,我们国家除了近代遭受的战乱以外,所展现给世界的都是一部辉煌的历史画卷。

从失去文化自信到重新找回自信,大国崛起,中医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我们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理念始终没有变,所以2022年,黄帝塑像也改变了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强盛和优势,出现一定时间的低落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时至如今,“东升西落”之大趋势已势不可挡,我们可以把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行使者”,带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有时候真的很感慨,别的学问都是从简到繁,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中医却是千年前就有了非常完善、非常完美、非常系统的理论体系,真的是非常超前的科学。

那我们现代中医人要做的是,认识清楚中医的系统科学体系,并把它讲出来,才能理直气壮地反驳那些反中医者,警醒世人。

结束了在中原大地的虔诚拜谒,完成郑州站的“人文初祖黄帝与医圣张仲景”及“问止金字门——肺之脏象、诊治和养生”的线下分享后,我们移步陕西,前往药王孙思邈纪念馆。

陕西孙思邈故里·零一阴阳

林老师说:“从郑州出发就要前往咸阳,一路走过的都是古代的中原历史发祥地区,坐在高铁上偶尔拿出手机上的地图看看定位,总会看到很多令人惊讶的地名出现,因为那都本来只是会在历史课本或一些古文中才会出现的地名,都一一从我们的身旁略过,比方说看到了风陵渡,总觉得名字好熟,后来才想起来以前看金庸小说里的神雕侠侣,就有讲到风陵渡,有一个篇章还叫做「风陵夜话」。”

由古城西安北行70公里,就到了铜川市耀州区。西安曾经是13个朝代的古都,耀州区作为京畿之地,扼守关中的通衢,素有“北山锁钥”之称。

古老的耀州为关中胜境之一,《关中胜迹图》曰耀州城“前抱乳山,后倚高原,漆水经其东,沮水绕其西”。

在耀州区城东一隅有一座山,背靠魏巍宝鉴山,面临滔滔漆水河,林海茫茫,四季常青;山含黛烟,树吐紫气;有遮天蔽日之势,成藏龙卧虎之象。

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千古名胜,遐迩闻名,它就是文化名山“药王山”。

因各地民俗,我国民众信奉的药王不止一个,上古的神农、春秋的扁鹊、三国的华佗等,都是药王,但自明清以后,药王通常说的就是孙思邈了。

“药王”一词出自佛教,佛教中的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此后,“药王”逐渐被用来称呼医术高明医者。比如,唐代的韦善俊、韦古都曾被称为“药王”。

但是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位“苍生大医”,也就是孙思邈先生。

孙思邈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兼修佛法,世称孙真人、妙应真人、孙十常、白山药王。

宋徽宗敕封为孙思邈为“妙应真人”,从这时候开始,慈悲济世、降龙伏虎、护国佑民、著书传世的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真人德医高尚,无私无欲,不慕荣利。孙思邈先师在道教尊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等。道教宫观里一般都有“药王殿”,大多供奉药王孙真君。

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纪念馆的门前广场有一尊雕像,人物高9.6米、底座高4.5米,总高14.1米,暗含了孙思邈141岁的高寿(也有人说孙思邈享年101岁)。

纪念馆里分成几个板块,主要展示孙思邈先生的生平事迹、医药著作与学术贡献,还有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

主要的装饰运用的都是竹、木、石、砂、麻以及布幔等,都是中国园林的空间语言,非常有东方美学意境。

关于孙思邈的故事,真的是太多了,说都说不完。

过去行走江湖的民间医生,通常有两个招牌的东西:一个是写着字的幡子,另一个则是手镯样的铁铃铛。大家一听到铃铛响,就知道郎中来了。

这个铃铛可是大有讲究,行话叫“虎撑”,来源就和孙思邈有关。

传说孙思邈曾经“治龙医虎”,人们给药王塑像时,总要在药王身边塑上龙和老虎,以纪念他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

孙思邈进山采药,突然遇到一只老虎拦路,老虎咽喉中卡了一块大骨头。于是孙思邈取下随身扁担上的一个铜环,撑着老虎嘴,从虎喉里取出骨头。

老虎得救后,不再伤人,成为孙思邈的坐骑,守护杏林。这就是“虎守杏林”的传说。

孙思邈用来撑着老虎嘴的铜环,也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虎撑”。

后来,“虎撑”演化为一种串铃,采药人上山都要带上它,表明我是孙真人的门徒,老虎不得伤害。再往后,“虎撑”串铃又成为江湖游医的身份标志。

阿是穴也是孙思邈提出的。阿是穴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穴位,也叫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

倪师在其视频课里,零散提到过许多珍贵的诊治经验,其中就包括压痛点方法。这种方法在应对疑难重症的诊治时,可谓简便有效。

阿是穴,就是“以痛为腧”。古人把痛叫做“阿”,按压或者针灸时,患者喊疼,则表明为“是”,二者合一就是阿是穴。

据说有一次孙思邈在帮一个腿痛的病人扎针的时候,扎了很久,病人的腿还是很痛。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方法,用双手去触摸病人的腿,寻找看到底是哪个点会比较痛。就在按压的时候,突然按压到某个位置的时候,病人突然大叫一声“啊,就是这里”。

于是孙思邈就从这个地方下针,结果这个地方的疼痛马上就缓解了。病人很惊讶,于是就问说:“这个到底是什么穴位呢?”

孙思邈想了一想说:“这个穴位并没有名字,你刚才说'啊,就是这里’,不然就叫阿是穴好了”。

阿是穴最早的记载,就是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之中。他写到:“以手按之,病者快然”,还有“即得便快或痛处”。

也就是说,阿是穴不一定是按之疼痛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按了比较舒爽的位置。应用时要看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孙思邈先生一生重视医德,我们普通人可能提到某位是“中医大师”,厉害的叫“国医大师”,但孙思邈先生这样的人,要叫做“苍生大医”。

如果说中医有各个门派,有各个高手、掌门人,那苍生大医则是五百年不出一个,应该冠绝江湖,像张仲景、孙思邈、倪师这种,就像独孤求败的扫地僧一样。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行医理念。他在《大医精诚》里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是所有医者应该践行的理念。医术是慢慢成长的,但医德是一开始就要有的。

孙思邈先生这样的苍生大医,永远值得我们以楷模视之,勤以效法,才能将中医发扬光大。

结束了孙思邈纪念馆的参观后,4月19日的全天都处于课程分享之中。

感谢陕西省政府、咸阳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原本“医脉寻踪·咸阳站”的活动升级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咸阳市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讲座”。

林老师分享的内容是“零一阴阳:中医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趋势”,主要是和大家谈谈中医大脑的诞生背景和它本身的结构。

中医以“阴阳二分法”为哲学根本,阴阳理论犹如天地方圆的经纬,贯穿着历代中医对生命探索的过程。《黄帝内经》有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乃变化之源起,生杀之本始,神明之所系,故治病必求于阴阳之本。”中医的“阴阳二分法”不仅体现了世间万象的对立统一,更是构筑了中医世界认知体系的基石。

与中医的阴阳相类似,计算机世界的语言也是以“零与一”的简洁形式完成了复杂世界的对立与统一,以最简洁的二分法编码着无限的信息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说,世界是由有和无、虚和实、阴和阳、零和一所共同构成的。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看似迥异、实则统一的阴阳哲学与二进制逻辑,催生出中医人工智能这一崭新的领域。

以辅助诊疗的“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和基于开源模型二次训练的对话式语言模型“中医大脑GPT”为例,从早期医疗专家系统的雏形到近年间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直至去年以来大放异彩的大语言模型技术,中医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

林老师在课程中引领大家追溯中医人工智能从萌芽至壮大的历史沿革,剖析其核心技术路径,展望未来智能中医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大脑GPT”语言模型是比较学术性强的一个题目,林老师为大家带来通俗易懂的讲解,同时还以现场演示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对话AI的魅力。

千年的中医药智慧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碰撞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

林老师以现代科技视角探讨中医药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将传统智慧与前沿科技紧密结合,不仅揭示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更昭示了其在全球医疗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除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专题讲座,林老师还为大家分享了“药王孙思邈”及“问止木字门——肝之脏象、诊治和养生”的内容。

马不停蹄,分享结束的第二日,我们便赶往四川的附子重要产区——江油。

四川本草大地联盟·江油附子

数千年以前的四川,称为古蜀国,在群山环绕的四川盆地中,古蜀文明与世隔绝,远离了中原大陆的纷争与乱世。

在这片富沃丰裕的大地之上,诞生了以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为代表辉煌的古蜀文明。

在战国争雄之中,古蜀国被纳入秦国改为巴蜀,一同见证了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结束了中国千年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

巴蜀也从此走出剑门,从群山环绕之中来到中原大陆入华夏千年史书。

我们要去的江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地震带东南,以平坝和丘陵地貌为主。同时全境处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路上林老师感叹:“身为一个经方人,用了大半辈子的附子,终于有机会踏上世界附子的故乡。”

江油是附子的道地产区,当年倪师也曾到过这里考察附子。

我们知道附子这味药是经方的重点药材之一,可以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但是因为有毒、有乌头碱,所以使用时需要格外的谨慎。

那为什么都公认江油的附子好呢?这就是机缘巧合、天地造化了。

江油的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还是在强烈地震带龙门山脉的东南方向,江油中有一个重华镇,是“中国火药之乡”。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这一事实有的人不信服,毕竟口说无凭。直到江油重华镇老君山硝洞群的发现,以实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古代生产火药的工场情景,其规模之浩大为世界绝无仅有,其年代之久远让欧洲人不能望其项背。

又有地震、又有火药,说明什么?说明这里地下的阳气非常充足。我们知道硫磺可以入药,好的硫磺就是在火山口附近采挖的,那里是地球阳气喷涌而出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阳伯父的人,认为地震是阴、阳二气的对立、消长产生的。他说:“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江油这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了阳气十足的土壤,那附子自然也是阳气十足。

而且江油附子是高山育种,平坝栽种。也就是说附子的种根并不是附子本身,而是源自青川、凉山等地生长于高寒山地的乌头。每年的冬至前后,才移到江油地区。

冬至阳生,将附子种下;夏至阴生,开始采挖附子。因此,江油附子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在阳气上升的时间段,是在天地的阳局里面完成生长收藏的过程,所以是纯阳之物。

附子并不是种下去就不用管了,要精心打理,而且在四月的时候要做一个刨根的动作。这个动作主要是把地面下的根挖出来,把一些比较小的附子挑掉,留下大的附子继续成长,这样才能确保附子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而不至于因为生的太密而发育不好。

在江油,我们正好看到几个附子农正在做刨根的操作,林老师仔细看了很久。

继续行走,可以看到一片翠绿的附子田中,矗立着一块“本草大地联盟”的牌子,这就是我们问止中医的附子生产基地。

历代中医药书籍均指出,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有谚语云:“一方风土养万民,是亦一方地土出方药也。”

中国山河壮阔,四季轮回、山川湖海,都有着不一样的壮丽和柔美。在这片大地上,神秘和古老交错演绎的中医药故事,等待着被人发掘,也等待着被一探究竟。

通过本草大地联盟,我们希望发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些被人低估、被人遗忘、被掩盖了光辉的精品道地本草。

凭借我们作为中医医疗机构的专业、执着、好奇和较真,挖掘出遍布全国的精品本草。

从附子田出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位老奶奶在路边采野草,凑近一看,居然是金银花。

金银花,花如其名,披金戴银。而且它并不挑剔长在哪儿,适应性很强。金银花旁边还有很多的艾草,也看到了一些生产砂仁的月桃花,道路旁的路树就是银杏。

随便长在路边的野草都是中药,地域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四川真是遍布灵药仙草的宝地。

后续我们去参观了生附子、炮附子和蒸附片的生产线,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我们一天到晚在使用的药材是如何产生的,并看到了我们问止中医在用的蒸附片制造设备。

亲历田间地头、观摩附子生长过程、与基地专家深入交流、全方位了解从土壤到药房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这样的一套流程下来,让团队的每个人都对附子有了充分的了解。

药材好,药才好。只有确保每一份送到患者手中的药材都品质上乘,才能真正发挥其回阳救逆的功效,也是我们对患者健康负责的最好体现。

不管是翻山越岭,还是深入田间,只要能让药材品质更上一层楼,我们都愿意全力以赴。

到了四川、看了附子,自然少不了提到“川医”和“火神派”。

在成都的线下分享中,林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川医与火神”和“脏腑阴阳用方掌握”的精彩讲座。

川派中医多是以伤寒学说为基础,融合多种学术流派,重视人体阳气,重视察脉辨证,重视后天胃气为本。

四川地区海拔差异大,地形封闭,气候潮湿多雨,这种环境使得巴蜀乡民体质禀赋壮实厚重,感受寒湿病邪较多,川派中医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传承特色。

最出名的,当属郑钦安先生了。

四川天阴多雾,多雨潮湿,“湿盛则阳微”。川籍扶阳派医家从“阳主阴从”、“以火立极”的角度解读《伤寒论》,继承其中重阳扶阳之精髓,运用乌附驾轻就熟。

在黄帝故里感知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在仲景祠堂领略医圣的济世情怀、在孙思邈故里体验药王的智慧光芒、在附子基地见证问止中医对药材品质的执着坚守之后,接下来的路程,还有更多精彩。

旅途中还有诸多故事及感悟,后续可能以其它方式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