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过程中明白这3个问题,恭喜,离长生存更近一步!(附问题答疑)

 肺癌康复圈 2024-04-26 发布于安徽
👇

许多肺癌患者在跟癌细胞斗争的同时,内心一直抱有焦虑和怀疑,既担心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切实压制了癌细胞的生长、又担心靶向、免疫耐药后是否存在下一步生机。

在本期「长生存启示录·重塑肺癌新认知」的直播中,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的刘春玲教授给出了振奋人心的答案:

我们正在逐步实现对肺癌的长期控制,甚至治愈肺癌也不再只是一个梦想。”这句话并非空中楼阁:根治原发病灶的手术与放疗、精准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重塑人体免疫的免疫治疗、为四处逃逸的癌细胞快速补刀的放化疗——百花齐放的治疗手段如同坚硬的「钢筋水泥」,构建起属于肺癌长生存的百尺高楼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春玲教授给出的《长生存手册》专业建议吧!

本文含10个章节,每章节概括如下,请根据您对肺癌治疗的认知程度滑动内容、选择您需要的章节板块进行学习:

 ◆ 01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作用,临床试验的重要性

 ◆ 02治疗方案怎么选、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 03患者情绪过度焦虑,如何帮助平复

 ◆ 04脑部寡转移治疗方案

 ◆ 05如何延长奥希替尼的药效、减缓耐药来临

 ◆ 06胸腺法新可以增强免疫力、减缓耐药吗

 ◆ 07肺腺癌脑转移术后吃奥希替尼5年,可以停药吗

 ◆ 08吃靶向药总是水肿怎么办

 ◆ 09可以使用中药调节靶向药副作用吗

 ◆ 10抗癌中药和靶向药可以同时吃吗

*注:每个章节都是精华,小编推荐全文阅读

  01   

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新进展如何改善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时间?

刘春玲教授:过去,肺癌常被视为无法治愈的疾病,但现在,这种观念逐渐被肺癌慢性病的概念所取代,这为确诊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治疗信心。这种变化源于我们对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过去,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基于它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然后进一步将非小细胞肺癌分为鳞癌和腺癌。然而,这种治疗方案非常单一,仅把人群分成了三大类,对应给予三种类型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差异,治疗效果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不同,大部分人的疗效并不理想。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对疾病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病理层面。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一步将肺腺癌的患者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是否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等。这些基因的发现使我们能够将患者分得更细,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存在驱动基因突变

对于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我们现在有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二三代的靶向药物,四代药物也在研发中。通过这些药物,我们可以看到疾病控制时间可以长达3年以上,以"钻石突变"ALK患者为例,给予相应的靶向药物后,疾病控制时间可以长达7年久。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克服药物的耐药性,期望未来能让这部分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0年以上。

靶向治疗的另一个优点是,患者不再需要依赖医院或病床,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可以通过长期的居家服药来控制疾病,复查指标正常完全能够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靶向治疗使得肺癌实现慢病化管理。

没有驱动基因突变

“上帝在给你关上这扇门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已经有不少免疫药物上市,并纳入医保可以治疗。通过免疫指标的检测,对于TPS高表达的人群,我们可以给予单纯的免疫治疗,只需每四个星期打一次药。数据显示,无需忍受辅助化疗的痛苦,也有32%的肺癌患者通过单药免疫治疗跨越5年、逐步实现长生存。

靶向、免疫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原来的治疗格局、特别是对肺癌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今,作为医生,我不仅仅是希望、更是相信每个患者都能够带病生存,达到自然寿命。我们也希望患者和家属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要有信心,遵循规范诊疗、摆正心态,一起携手实现长期生存。


临床试验

此外,还要特别介绍经常被误解或忽视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试验。我们来一起解读从三次临床试验中获益长生存的这个病例: 

2017年10月,患者在我们医院确诊肺癌,无基因突变,当时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是抗血管生成药物。

那一年,贝伐利珠单抗刚走进中国市场,每个月的药费大约在2万多,90%的病人都用不起,患者也是其中之一。我们综合他情况,建议患者入抗血管药物临床研究中,果不其然,他在组内获益长达18个月

尽管患者因疾病进展出组,运气非常好的是,2018年免疫药物进入中国市场,他符合免疫药物阿替利珠单抗临床条件,再次入组接受免疫单药治疗。34个月后,组内所有病人均达到研究的主要目标、该项临床研究完全终止,患者才“被迫”出组,在他出组的最后一次复查影像中,原发病灶已经达到看不到的治疗结局、接近完全CR!

空窗半年后,患者在随访中再次发现进展,原发病灶从接近CR状态增大、骨转移,已经出现7公分的骨组织肿胀。而我院刚好正在开展ADC临床研究,由于患者的一线、二线治疗均是临床研究治疗,治疗方案非常标准,完全符合ADC临床入组的规定,就拥有了第三次入组的机会。

经过第三次入组治疗,如今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体积已经缩小至影像检查看不见的状态,且被破坏的骨头获得了重塑和修复,疗效非常好。

这位患者在这7年的时间里,通过临床试验,用最少的经济支出、接受了中国最先进的三种治疗方案、取得高质量的长生存。这就是我想告诉肺癌患者们,临床试验存在的意义。


点击查看大图

  02   

 患者和家属应该如何做治疗方案的选择,才能更有利于长期生存?

刘春玲教授:在现代医学中,药物种类繁多,包括免疫药、靶向药等,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如何在众多治疗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医疗信息,包括治疗手段、手术方式、新型放疗技术等。然而,面对这些信息,患者和家属可能会感到困惑:应该选择放疗还是手术?或者是使用免疫药物、靶向药物,甚至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一个共识:治疗方案并非简单的选择题,而更像是一道复杂的多选题。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病人的病理类型和疾病分期。然后,我们需要了解病人的基因突变情况和免疫状态,包括PD-L1的表达情况和TMB的高低。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器官功能、是否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病史,以及病人的体质和体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例如,如果选择靶向药物,而病人的体质较虚弱,可能需要考虑病人是否能够承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选择免疫疗法,而病人的肺功能较差,可能需要考虑治疗的风险。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病人的个人意愿和经济状况,确定是否可以选择非医保的药物。 

总的来说,选择治疗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和家属与您的主管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理解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做出对患者而言最佳的选择。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可以通过阅读科普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的可能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副作用的药物、饮食调整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获取医疗信息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导致焦虑和困扰。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和家属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03   

 对于正在抗癌的这样的病友们,复发、转移、耐药是三大心魔,如何平复患者过度焦虑的情绪?

刘春玲教授:焦虑情绪出现在患者身上其实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过度的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平复患者的焦虑情绪,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挑战。临床中,我会通过去寻找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患者担心疾病复发或转移,这种担忧常常导致他们在定期检查时感到特别害怕,仿佛在等待判刑其次,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于敏感,任何小的不适都会去联想“是肿瘤造成的吗?”最后,患者对耐药问题的担忧也会引发焦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改变患者的心态。我会反复跟所有的病人强调,得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你的过错。改变对“病因”的错误认知后,强调需要学会科学地看待疾病,不要过分关注细节,而应该关注医生给出的总体结论。最后,我会引导病人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培养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整天只关注疾病。 

对于耐药问题,患者需要明白,任何药物的终点就是耐药,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目前,新型药物的研发不断向前,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耐药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找到新的治疗靶点,也可以使用新型药物如ADC来克服耐药。 

总的来说,面对肺癌,患者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理性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享受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活得长,活得好”。

  04   

 觅友问题答疑:腺癌脑部寡转移医生说可以先进行脑部手术,再做肺部手术,再辅助靶向药+化疗。这个方案合理吗?

刘春玲教授:肺腺癌患者在面临脑部寡转移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脑部手术,随后进行肺部手术,并辅助使用靶向药物和化疗,这种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样的治疗方式并非适用每一位患者,因为肺癌和脑部转移的治疗需要考虑全身情况,而不能只关注局部病变


举个详细的例子:对于初次确诊并且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果是寡转移,全身系统性治疗通常会被优先推荐。这是因为脑部和肺部的手术都属于局部治疗,如果没有全身系统性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即使肺部和脑部的病灶被切除,新的病灶仍有可能出现,因此,治疗首先需要从全体的角度出发,而不仅仅是看到哪里有病就切除哪里。 

对于年纪较轻、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果经过治疗后脑部和肺部的病灶没有完全吸收,但也没有出现新的病灶,并且病情在半年甚至一年内都稳定,我们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然后继续进行靶向药物的维持治疗。

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我们不建议进行手术,可以选择吃靶向药物,对于残存的病灶,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保持了很好的生活质量。

肿瘤治疗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通过标准的、规范的治疗,实现对具体病人的个体化治疗,让每一位患者付出最小的代价、达到尽可能长的生存期。

  05   

觅友问题答疑:脑转移,目前正在使用奥希替尼,如何才能延缓耐药时间呢?

刘春玲教授:延缓奥希替尼的耐药,前有一项相关研究正在进行,通过基因检测,查看是否存在c-MET的过表达。如果存在,临床尝试与MET抑制剂联合使用。

这个方法的有效性仍在研究中,目前并无明确的结论。存在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并不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反而可能增加药物的毒性的可能性。 因此,在没有明确结果之前,我们不建议患者自行尝试这种联合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延缓奥希替尼的耐药时间需要依赖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在没有明确答案之前,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同时避免自行尝试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

  06   

觅友问题答疑:胸腺法新可以增强免疫力、延长耐药时间吗?

刘春玲教授:胸腺法新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然而,胸腺法新的使用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而是在特定的病情和阶段中发挥效果。 

首先,胸腺法新的使用对象为:

  • 术后无瘤生存的病人;

  • 经过放疗或全身治疗后,疾病长期稳定且未有复发进展的病人。

这些病人的生存时间预计较长,使用胸腺法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

化疗期间不建议使用胸腺法新。因为免疫调节剂本身的作用力度较弱,如果在化疗期间使用,可能会被化疗药物的强烈效果抵消。因此,建议在化疗结束后,例如术后放疗或化疗全部完成后再开始使用胸腺法新。

胸腺法新在术后给予一年的治疗,有证据表明能减少疾病复发和转移进展的风险。但是,这需要在一年当中每半年使用一次,最少要连续使用两个月  

也就是说,胸腺法新并非一种短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一些病人可能会希望通过短期内大量使用胸腺法新来提高免疫力,这种做法并不被推荐。胸腺法新需要长期小剂量的持续使用才能发挥其效果换句话说,如果病人不能保证长期坚持使用,那么使用胸腺法新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是浪费。

总的来说,胸腺法新可以用于增强免疫力,但使用时必须遵循“长期小剂量”和“化疗后使用”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胸腺法新的使用,尚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07   

觅友问题答疑:肺腺癌脑转移,脑部病灶做了手术,已经术后5年,目前正在使用奥希替尼,是不是可以做MRD、适当停药?

刘春玲教授: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属于一线治疗的维持阶段。如果病人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不建议停药。因为对于出现过转移的病人,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是医学界的常规推荐,而不是像术后辅助治疗那样,用够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停药。

但是,如果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可以考虑进行适应性治疗,也就是根据前期治疗的效果调整现在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至于MRD检测,根据指南如果结果为阴性,即无残留病灶,那么可以考虑暂时停药。一定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定期监测MRD,一旦结果转为阳性,那么药物治疗需要重新启用。 

当前我国MRD检测尚未应用到临床当中,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检测机构得出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总的来说,如果药物并未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仍然建议持续用药。

  08   

觅友问题答疑:70多岁女性,吃克唑替尼后总是水肿,尤其是脚水肿严重,有没有什么药物或方法可以缓解?

刘春玲教授:首先,这类患者有必要先完善肾功能检查,肾功能不佳可能是引发水肿的关键因素;如果肾功能正常,下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

此外,如果患者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这也会导致双下肺水肿,如果考虑到可能存在心脏问题,建议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和 BNP(心衰指标)检查。如果 BNP 指标偏高,那么心功能不全就可能是导致水肿的原因。 

如果水肿的情况在双脚间不对称,还需要排除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在排除了上述可能的原因后,如果水肿仍然存在,我们才会考虑是否与药物使用有关


克唑替尼使用后的外周水肿是常见的副作用,无论是一代、二代还是三代的靶向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此时,可以尝试使用利尿剂如速尿片等来缓解水肿。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剂不能长期使用,只能在水肿出现时使用几天,等水肿消退后停药,等到水肿再次出现时再次服用。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水肿非常严重,到了毛孔都会渗水的程度,且药物无法缓解,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更换靶向药物。

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建议减少走路运动,因为过多的行走可能导致水分在双脚处积聚,从而加重水肿,如果患者需要行走,可在行走后双脚泡热水,水肿时期把脚抬高,以帮助缓解。 

最后,如果患者的蛋白质水平偏低,建议进行蛋白质的补充,以纠正低蛋白血症的问题。总的来说,对于克唑替尼引发的水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对症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9   

觅友问题答疑:肺腺癌晚期骨转移,他目前是单药奥希替尼,护骨针用的地舒单抗,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靶向药的副作用吗?

刘春玲教授:奥希替尼常见的副作用主要为皮疹和腹泻。 

对于腹泻这一症状,我们通常推荐使用蒙脱石散来缓解。因为腹泻通常是一过性的,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只要合理用药,该症状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对于皮疹、皮肤干燥或瘙痒等皮肤问题,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都是有效的选择。如果这些药物无法很好地控制症状,那么考虑使用中药进行调理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10   

觅友问题答疑:抗癌中药能与靶向药同时用吗?

刘春玲教授:在抗癌治疗中,中药和靶向药物的共同使用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因为抗癌中药的范围广泛,包括中成药和中草药两大类。 

中成药如平消胶囊、康莱特片、复方斑蝥等,可以与靶向药物共同使用。然而,中草药、尤其是自熬的药剂,其使用情况就需要更为谨慎因为靶向药物的代谢大部分都是通过肝酶P450进行,如果中草药中的成分会调整这种酶的活性,就会影响靶向药物的疗效。 

患者想要同时使用抗癌中药和靶向药物,首先需要明确使用抗癌中药的目的。抗癌治疗的最佳方案并非药物越多越好,而是应越精简越好。如果靶向药物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疾病,那么并不建议再额外使用抗癌中药。

总结

以上10个问题是觅健科普君从刘春玲教授本次直播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没赶上直播现场记笔记的你快快收藏起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