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王府那些事儿7-整个明朝时期出现在万全及辽东的王府通鉴

 省愚杂谈 2024-04-26 发布于四川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7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8 分钟)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或许听说过,明朝时期,除了行政区划,也即是所谓的“两京十三省”之外,还有军政区划存在。此处咱们先说说这“两京十三省”,其实在明朝的某个时期,实际上是“两京十四省”,多出的这个省便是“交趾布政使司”也就是如今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的地区,明朝曾经掌控此地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后面出于什么原因导致交趾布政使司被撤销了呢?这不是今日我们所要强调的话题,暂且不表,以后我们会详述。

回到主题讲军政区划,其实明朝的军政区划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甚至是有较强的自治权,包含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留守司以及五军都督府直属卫所。

今日,我们将提及的两处,便是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及隶属于左军都督府的辽东都指挥使司。为什么单独提及这两处呢?因为,它们与今日要讲述的几座明朝王府息息相关。

·什么是都指挥使司?

既然要讲述万全都指挥使司与辽东都指挥使司,那么在文章的开头,似乎有必要简单普及一下何为“都指挥使司”。

其实,在整个系列合集内之前的文章,省愚便提及过“都指挥使司”这一级别的军政区划,分别是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甘州左卫以及北平都指挥使司大宁卫。

明初,朱元璋废元朝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重新设立都指挥使司,下设卫指挥使司、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又根据不同的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这也便是我们经常能够在描写明朝时期的影视作品中能看到的所谓“千户”、“百户”的来源。

历史有时候让人捉摸不透

与此同时,千户所又分为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各卫所平时屯守,战时奉命攻守。每逢战时,朝廷临时命将,并非都司指挥作战。

简单说来,这种所谓的屯兵制度契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在农耕文明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甚至是基本生活保障都十分依赖于自然资源,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抢夺,便成为当时当世最宝贵的战斗动力源。所以,这种战备状态其实是随时镶嵌在明朝社会生活中的。

而今日我们所想要重点提及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及辽东都指挥使司,其具体的位置便在今河北与东北一带,其设立的目的想必已经是不言而喻,人们皆知晓其中的缘由。

·宣府左卫谷王府,不该做的梦

咱们先讲述万全都指挥使司的宣府左卫,此处曾正经出现过一座明朝王府。

1379年4月30日,当年已经51周岁的朱元璋老当益壮再得一子,是为第十九子朱橞,而朱橞的母亲便是著名的郭惠妃,所以朱橞也就是郭子兴的外孙,也是他十一哥朱椿与十三哥朱桂的同胞兄弟。

古建群落是记录历史的最佳物象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也即是公元1391年5月17日,这个日子我们过往曾经多次提及。当日,朱橞受封谷王,之所以称作谷王,是因为他的封地宣府古名上谷郡。而这个宣府左卫的具体位置,便是如今的河北省宣化县,很显然,朱元璋为防止北方草原民族入侵,在此地放一个儿子作为看守,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谷王府建立就绪,时年16周岁的朱橞带着王妃与家眷从温暖的南京一路奔波来到寒冷的宣府左卫就藩。然而实际上,朱橞也并没有在宣府停留过久的时间。靖难后,四哥朱棣即位,有着金川门之役的开门之功的朱橞被朱棣改封长沙。自此始,也很难再找到其余史料记录宣府左卫那座孤独的谷王府后来的宿命。

长沙显然会比宣府更加温暖,这一切却没能改变朱橞的认知。后来朱橞密谋谋反,被自己的胞兄蜀献王朱椿向四哥朱棣告发,使其在永乐十五年二月初六和两个儿子一起被朱棣削为庶人,与家人一同囚禁于徽州新安卫公署内,谷国亦被撤除。一场游戏一场梦,可惜,朱橞的这场梦却来得有一丝不合时宜。不知道当他后来失去亲王待遇的时候,是否还想起远在北方边塞的宣府左卫的那座孤独的谷王府,以及其亲王番号的由来?

·辽东三卫最终缺失的王府归宿

明朝洪武四年,也即是公元1371年,朱元璋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两年后的六月,置辽阳府、县。洪武八年,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也即是今辽宁省辽阳市。至此,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区相当今辽宁省大部。

辽东秋色

然而在明初,辽东曾经三次与明朝王府擦肩而过。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朱元璋改封卫王朱植为辽王,封地也从大名府迁移至辽东都指挥使司广宁卫。大名府城有一条卫河,这也即是朱植最初封号卫王的来源,改封辽东之后,朱植之封号便改为辽王。此处的广宁卫是哪里呢?这已经是如今不常能见到的地名,其所指的便是今辽宁省锦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北镇市。

广宁卫

改封辽王后的第二年,朱植就藩。但是,因未建王府,故朱植与一众家眷与护卫便于大凌河北树栅为营。朱元璋命武定侯郭英修筑辽王府,当时因高丽为争夺铁岭卫而屯兵鸭绿江畔。洪武二十八年四月,朱元璋命暂罢王府修建工役。至洪武三十年方命杨文督继续营缮,并增高王城雉堞,以严防卫。很明显,朱元璋还是心疼自己这个被迫戍守边塞的儿子。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随即不久后,朱植四哥朱棣起兵靖难,朱植渡海内附,被侄子朱允炆改封于荆州。至此,边塞孤独的广宁卫的辽王府尚未完全具备亲王府的规制便彻底从史料里被下架。人们后来还能找寻到几许当初的华丽呢?已无人知晓。

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也即是今辽宁省沈阳市,也差点有了一座亲王府。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自己的第二十一子朱模为沈王,封地便在沈阳中卫。朱模当时年幼,未营建王府。永乐六年,朱棣改封朱模于山西潞州,在庆成王府的基础上改建沈王府,至此,沈阳也与明朝王府无缘。

辽东都指挥使司三万卫,此处如今是辽宁省铁岭市代管的县级市开原市。上一段提及的洪武二十四年四月,朱元璋封韩王朱松于三万卫。朱松时年幼,居于京师,未营建王府。

永乐五年,朱松在南京去世,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封其子于陕西平凉。三万卫也与明朝王府失之交臂。

·符合时代特征

让我们简单思考一下,为何洪武后期,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儿子们要去守边塞,都在永乐年间被他四儿子朱棣给否定掉了呢?很显然,朱棣心里很明白,边塞守着守着就会守出赫赫战功,就会守出不服之心,就会守出一片新天地。朱棣自己,便是在这迷离的朦胧岁月中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皇帝梦。

所以,把弟弟们迁回安逸的舒适之地,或许是他那个阶层那段时间里能做的唯一的事情。所以,万全与辽东,本质上讲都没有出现过长时间的明朝王府,那些虚无缥缈的华丽,最终都只是历史浪潮下被人忽视的细节,也就只有省愚这般的好事者,才愿意重新提及。

有道是:“读史知兴替,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您阅读完了吗?您辛苦了,让我们下一辑,不见不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