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流芳 | 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4-27 发布于浙江




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




文/王流芳  摄影/应校军

今年的职工疗休养旅游,有好几条线路可供我们选择,也有好几个同事叫我去参加他们的线路旅游,然而我却打定主意要去宁夏旅游。这最初的原始动力完全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并非像这篇文章的题目那么有诗意。


一次,我在饭桌上听一位前年去过的同事说:“宁夏这地方太神奇了,这山的一面郁郁葱葱,林密草青,一面却是大漠苍凉,寸草不生,像是隔了一爿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虽然我认真研读过余秋雨先生写的《我的山河》一文,知道这是由于“400毫米等降水线”的原因,这条线的西北面由于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无法农耕,只能游牧,东南面降水量大于400毫米适宜农耕,余先生把它称之为“第三条自然生态线”。但是,我掌握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从来没有在现实中看到过,也就是说没有感性认知。被这位同事活灵活现地一说,兴趣来了,我决定前往看个究竟。于是乎东拼西凑组成了一个团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宁夏之旅。


宁夏,在我国版图中处于“夹心”地带,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西部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北接壤内蒙古自治区,南与甘肃省相连。是我国西北部的边陲地区,或者说是我国东南部通往西北部的桥头堡。面积只有6.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28万人,这么小的地方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省一级行政区,必定有其独特之处。简单地描述它的地理概貌,可用“两山夹一河,四周围绕着黄土高原、沙漠荒滩、草原湖泊、台地山丘,中间银川平原绿草茵茵、粮米满仓、塞上江南”来描述。这“两山”是指:西北部的贺兰山山脉,“400毫米等降水线”正是从此山通过,南部的六盘山山脉。“夹一河”是指:中间黄河流经宁夏北部全境,带来了水草丰美、最大绿洲、粮米满仓。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正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明与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激烈碰撞、交融的“前沿阵地”,桥头堡,决定了这块土地有着不平凡的“前世今生”……


4月23日早晨,我们如期登上了前往宁夏的飞机。坐在飞机上,想着现代物质技术的发达,远在二千三百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这在古代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我不禁陷入了历史的沉思,脑海中如同电影幻灯片一样,显现出在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轮番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同的故事:

西周时期,囿于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地理环境,宁夏是“蛮荒”、“边陲”的代名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被称作“犬戎”、“北狄”。但是,戎狄武士个个精于远距离的射杀和近距离的搏杀。他们在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的“峰火戏诸侯”之后,杀死了周幽王,促进了历史从西周向东周迈进。

秦、汉时的马背上民族匈奴,他们的快马弯刀,迫使大秦帝国演绎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使得汉武帝掏空了大汉帝国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所有国库。

魏晋南北朝时的鲜卑、突厥、回鹘等少数民族更是逼得西晋宗室南迁。

唐末宋初的党项族干脆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西厦王朝,与宋朝形成半壁江山对峙。他们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围绕着宁厦这块土地,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上演了几百年。这应该是宁夏这块神奇土地的过去模式中最为荣耀的时光。引发岳飞精忠报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写下了“驾长车兮踏破贺兰山缺”,气吞万里如虎。

直到蒙古铁骑从蒙古高原急风骤雨般倾泻而下占领了整个华夏。然而,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体制,民族融合的千秋伟业,需要经过千秋阵痛,也需要有千秋伟人的指引作用,蒙古人做不到,不得已只好又回宁夏这块土地的以西以北蒙古高原上放牧去了。

蒙古衍生出的瓦剌、鞑靼部族与明朝的时打时和日子,宁夏这块土地仍然不能说牢固地掌控在中原大明王朝的“天下王土”之中。

直到最后一支同样来自游牧民族女真的部落,他们以自己马背上的雄风结合农耕文明的文化,统一了西至青藏高原、北至整个蒙古、东至大小兴安岭、南至大海(包括台湾),整个华夏大地,国号大清,才得以将宁夏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华夏大地的“夹心”之中……


中午,航班提前降落在银川机场上。由于机场不在银川市区里,迈出机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土、荒原,西北地广人稀的特点。团队直接从机场去游览了水洞沟。

水洞沟是距今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详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出土的大量文物与欧洲、北非古老的奥瑞纳文化雷同,让我突发无穷想象,四万年前的人类是怎么做到相隔万里而又文化雷同?难道真的会有人类大距离迁徙的文化影响?我傻傻地跟着导游,像是在听“一千零一夜”……

到了芦苇荡才还过魂来,感受着春夏季节芦苇摇曳,一片葱绿可爱;想象着到了秋冬季节这里又会芦花如雪,芦叶瑟瑟的塞外景观。


游览藏兵洞时,古代没有任何工程机械设备,如此宏大的地下工程古人是怎么完成的?古人的智慧和动手能力让我叹为观止。现代人的电脑网络依赖症、失语症、手脚萎缩症是否要认真反思?是不是时代的悲哀?不会都是网络惹得祸吧?


傍晚回到银川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塞上古城。目光所及,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雄浑的大漠景致、秀丽的塞上风光,闪烁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街上的行人神态从容,步履悠闲,没有一丝一毫的火急火僚,少了份急躁与浮动,多了些淡定与安详,慢生活的惬意写满在当地人们的脸上,仿佛时间在凝固、停滞;一些明显带有穆斯林建筑风格的房子夹杂在城市建筑中;街道生态倩丽,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沙枣树、杨树、槐树、柏树,绿树成荫,但不蔽日,乡土花草马兰花,赏心悦目,但不妖媚。树木花草在中华文明中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同时也被赋予了美好的精神使命。



镇北堡的西部影视城,被誉为“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电影里展现的西部黄土高原原始风貌与民族风情,真的能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南水乡里的人们神魂颠倒。今日游览,我睁大眼睛,不愿漏掉角角落落,万一能够穿越到电影中描述的场景来场“艳遇”呢?


沿着黄河前行,我们来到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这座水利枢纽可与都江𠍾齐名,塞上江南得益于黄河截流灌溉。登上诉说着西夏悲凉历史的108塔,遥望两岸山头,一片山体裸露,寸草不生。俯瞰黄河两边,只要河水能够浸润,便会有绿色生机。这让我产生对“母亲河”的无限崇拜。如果没有黄河,我想便会没有历代中原王朝,没有了历代中原王朝也就没有了“中原文明”,没有了中原文明便也不知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何依附在某个共同体而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至今不断。


一句话,如果没有了黄河,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如此想来,丰富的黄河文化和历史便跳跃在我的眼前。天佑中华,使得全世界所有文明体中唯一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未曾间断。心中高兴,心情舒畅,我与同事们谈笑风生。远眺,黄河如带;近听,河水滔滔;心中涌起对泱泱华夏一股难以名状的豪情!

沙坡头的大漠金沙与黄河弯弯相依相偎,形成了一幅大漠与黄河、高山与绿洲为元素的独特画卷。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仙和诗佛的诗句在脑海中浮现。眺望沙海中上帝之手留下的沙浪痕迹,感受阵阵流沙呼呼而过,聆听风沙中传来驼铃声声,几天来的疲惫随着同事们欢乐的笑声,消失在茫茫无边、高低不同的沙海中。

站在湖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古老的羊皮筏运载着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同事们,满脸的笑容、鲜艳的服装在羊皮筏古铜色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妖娆,我心中的烦躁与疲惫似乎都被这美景所疗愈。不仅如此,沙湖周边还有丰富的水上活动和沙漠娱乐项目,让我们的宁夏之游充满了乐趣,感恩岁月静好。

当地人民和政府,坚持把生态安全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发展迎来了今天“大美宁夏”。


现在,贺兰山麓早已不见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战争和苦难已经进入史书,成为记忆和传说。虽然各个朝代留下的长城还兀突留在那里依稀可见,但御敌的实用功能早已丧失殆尽,而成为历史学家研究观照的对象,人们认知历史的参照。

山上的岩画仍然一如既往地向人们诉说着游牧民族的放牧情景和生活画面。其中有一幅描绘着一个人的头上还有一个十字架,导游小姐讲述是古人生殖崇拜图腾,横为阴,竖为阳。我们团队中的一位同事,是个注册律师,肚子里有墨水、有文化,突然冒出一句:“就是男人张弓射箭!”言简意赅,想像无穷,脑洞大开,引发我们哈哈大笑……。真不愧为律师!


石头的颜色有乌黑发亮的,有黄灿灿的,有灰蒙蒙的,也有灰白乌黑混杂的。只是这石头在我看来,不知是配上了岩画的原因还是风沙的磨砺,显得形状奇特,或圆润乖巧,或瘦骨嶙峋,或平展如纸,或陡峭如斧砍刀劈,或横斜如展翅欲飞。隔着老远,分明就有一种鲜明的质感传递过来……


生态立国的思想,结出了美丽中国的硕大花朵,“400毫米等降水线”两边的景致也不像以前那么分明了。我查阅了百度,代之以古人可能早已为我们设定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现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生产的葡萄酒是国内著名品牌,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齐名,被用来接待外宾,还远销欧美,斩获多项国际大奖,成为联合国餐厅采购用酒,堪称葡萄酒界的中国名片。


五天的行程一眨眼就要结束了,我们抓住最后的晩上把酒言欢,不忘当地特色美食羊肉,我不知道李白的“千金裘”是否真的是这里的羊皮所制,但对这里的羊肉好吃却是一致公认。“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我既非“圣贤”,也不要“留其名”,只是爱喝点,特别记着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管他“五花马 、千金裘”出自哪里干嘛?趁着他们说笑的空隙,偷偷给自己倒了点酒。酒,稍微喝点,能让我思维活跃。我思考着宁夏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着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想象着明天我们走后,“塞上江南”的春夏秋冬,将会展现给人们从春之韵的花海烂漫到夏之颂的碧波荡漾,从秋之歌的金黄丰收到冬之梦的银装素裹,展现不同季节带来不同美丽的独特魅力。


宁夏,感谢你!给我疲惫、迷茫的心灵,放了个假。

2024年4月26日夜
王流芳,供职于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海燕文化
□摄影:应校军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