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政吃紧,各地想的不是降薪减员过紧日子,而是水电气涨价搞创收

 丰少少爷 2024-04-27

紧日子怎么过?

这其实并非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答案。

那就是,要精简机构、清退人员、推动降薪、取消食堂、禁止外包服务、整治人员躺平、停止卫生外包、精简报刊订阅。以上等等,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省开支,提升收入,做好债务管理,同时,通过体制内过紧日子的方式,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之上,推动发展。

在财政吃紧情况下,体制内过好紧日子,既是节省开支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更好发展的必要之举,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不然,上面也不会三令五申,反复强调。

然而,我们在回头看看体制内过紧日子的诸多措施(精简机构、清退人员、推动降薪、取消食堂、禁止外包服务、整治人员躺平、停止卫生外包、精简报刊订阅),目前已经开展落实的有多少?

寥寥无几!

财政吃紧,各地想的不是降薪减员过紧日子,而是水电气涨价搞创收

当前各地方体制内的情况,并不是在过紧日子,而是普遍是打出“保工资”旗号,开始了地方财政的创收。

好吧,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正常人理解的创收:培育企业、推动发展、增加税收。实际的创收:出售国有资产运营,水电气涨价,交警创收,把目标放在居民的钱包上。

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以如此当时创收来保体制内的工资。

实在是有些不妥!

平心而论,紧日子谁都不愿意过,大家都想过好日子,钱多事少离家近,工作稳定,前景可期,这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我们要正常发展到这一程度,企业产业要能够与之匹配,而不是让体制外的人勒紧裤腰带,来保证体制内的好日子。

上面要求各地方过好紧日子,其实是要各地推动做好体制内的改革,但体制内自然不会心甘情愿自己改革自己,尤其是这种改革还包括了降薪精简、提升质效等,所以,他们要创收,但是,创收也要有限度,不能只保自己的工资,而不管其他人的实际状况,更不能让体制外过紧日子。

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所以,凡是涉及到到增加居民成本、增加负担的举措,都应当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而不是一拍脑门觉得这招可行,就理直气壮地去做。

同时,体制内也要转变思想,响应过好紧日子的要求,尽快将体制内开支降下来。

对此情况,大家有什么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