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他在电脑上写下四个字......

 丙丁A 2024-04-27 发布于山东

/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前几天,凤凰网一篇文章刷了屏——《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
文章讲的是一位北大教授,几年来日夜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
他详细的叙述,引发了大量网友的感慨。
人到晚年,真是一场血雨腥风。

图片

主人公胡泳,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三联生活周刊》的主要创办者之一……
都是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
图片
而这些亮闪闪的社会身份背后,他还是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太太的儿子。
他今年50多岁了。
85岁的母亲,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智力跟两岁小孩差不多。
凤凰网那篇刷屏的文章里,胡泳教授讲述了他伺候老妈的生活——
每天要把饭菜剁得碎碎的,给母亲戴上围兜,一口口地喂。
为母亲换尿布、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单。
观察母亲吃了多少饭,喝了多少水,掐算着消化时间。
不停地反复追问:现在要不要尿尿?要不要大便?
母亲大小便无法自理,一旦没算准,就意味加倍的擦拭、清理、换洗。
更不走运的日子里,当他做这一切时,母亲会将粪便抹得到处都是。
衣服床单常常是一片狼藉,要不断地换洗。
图片图片
作为一个社会精英,一个大学博导,胡泳最大的成就感,是某天把握好了母亲的大小便时间,让她在一天里既没尿裤子,也没拉被窝。
而这样的“成就”也并不容易获得。
老太太的屋子内,常年弥漫着一股屎尿味。
胡泳经常安慰自己:人生是从屎尿屁开始的,最后也要归于屎尿屁。
而屎尿当然还不是全部。
很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会黑白颠倒,没有时间概念,没有空间概念。
胡泳的母亲经常晚上不睡觉,会半夜起来,到处翻东西。
把衣服从柜子里翻出来,摊得满床都是;把储物柜里面的洗衣液、洗发水、卫生纸,也全部翻出来,扔到地上,家里搞得一片混乱。
这还是小事,胡泳更担心的是,母亲哪天糊里糊涂地打开洗衣液喝下去。
一位失智的老人,很难说会干出什么事。

图片

胡泳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他是典型的“三明治一代”:两个孩子还没成年,既要养育孩子,又要照顾老人,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忙。
他努力在生活、工作和照护之间寻求平衡;在“做自己”和“做孝子”之间寻求平衡。
无法平衡的时候,胡泳曾经很艰难地挣扎过。
其实,两年前,他动过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念头。
那时,母亲还比较清醒。
胡泳考察了北京的养老院,找了一家条件还可以的。
回家以后开家庭会。结果是父亲愿意去,母亲明确表示说她“不去”。
图片
胡泳内心也清楚,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在家养老,肯定比去养老院要好。最后,他决定让妈妈在家里养老。
为此,他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实际情况,远远超出想象
有一天晚上,凌晨一点多,胡泳刚躺下睡着,就听见外面扑通扑通响
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害怕母亲出事。
他赶紧爬起来查看,发现老太太半夜不睡觉,又出来乱翻东西,卫生纸撕得满地都是。
胡泳崩溃了,朝母亲大吼:“你知道我照顾你有多累吗?”
结果母亲也吼:“谁让你累了?谁让你照顾了?”
“我不照顾你,谁照顾你?”
“我对不起你啊?”
母亲说话根本没逻辑。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错了什么。
胡泳知道生气也白搭,骂完以后自己特别后悔
为了让自己少发火,胡泳写了“控制情绪”四个字贴在电脑上。
他不知道自己能承受到什么时候。
图片
胡泳说,母亲一生刚硬,老了却连大小便都控制不了,这让他也提前看见了自己的晚年。
他经常会想:
我老了怎么办?
让孩子也这样照顾自己?
还是找个自己能接受的养老院?
当然,这个问题,不到那天就不会有答案。

图片

胡泳有兄弟姐妹,平时也会分担一部分照顾老人的压力。
但胡泳一直是主力。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也最疼爱他。
如今父母需要照顾了,他发自内心地想多出一份力。
看到母亲的记忆力渐渐衰退,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他会觉得——
“不公平啊,为什么这事会轮到我身上?”
可是,生老病死这条路上,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最初,胡泳的母亲很清楚地知道,是谁在照顾她,叫什么名字。
“这是胡泳,我最小的儿子,我很疼爱他,他管着我。”    
可是慢慢地,她开始糊涂了,会不记得胡泳的名字,直接喊他“老头子”“老哥”。
她不再知道自己有几个孩子。女儿去了,也不知道是谁。特别宠爱的小孙女,也不认识了。
“老去”这件事,真的太残酷了。
现在,胡泳是母亲唯一认识的人。
保姆说:“咱们去晒太阳好不好?”
她不去,坐那不动。只要胡泳说,她马上点头答应。
其他兄弟姐妹说:“咱们现在该小便了。”
她置之不理。只有胡泳说,她才乖乖配合。
胡泳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我妈能一直认得我。”
图片

图片

胡泳知道,他其实还不是最难的。
他是大学老师,自由时间相对比较多,也还有兄弟姐妹来分担。
要是工作繁忙的独生子女呢?
去年,刷到一条视频,让人看了唏嘘不已。
一个男人带着父母去看病。他前面推着腿脚不便的父亲,背后拉着生病的母亲,费劲地穿梭在医院中。
图片
坐电梯的时候,他要先把父亲推进电梯,转身再去推母亲。
一个人手忙脚乱的样子,让人心酸。
图片
他是家中的独生子。
父亲脑梗,母亲脑出血,生活都不能自理。
他每个月的收入,除去孩子上学,家庭开支,房贷车贷,几乎所剩无几,根本请不起护工。
所以照顾两个老人的重任,就全都压在他身上:一边要卖力工作赚钱,一边要照顾不能自理的父母。
每一天,都是在兵荒马乱里硬扛。
这就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困境。
正在,或者未来。
纪录片《生命缘》里,有一位孔先生,“80后,也是独生子。 
短短半年内,他家中四位老人接连生病。
母亲生病住院,还没完全康复,丈母娘就住院。
接着一个电话过来,说姥爷没了。
一个礼拜过后,父亲突患重疾、生命垂危……
图片
所有老人都指望着他。
他每日奔波于医院、单位和家之间,忙乱不堪。
有一次在餐厅里吃饭时,他忍不住哭了。
都说中年男人是顶梁柱,但当四面八方的重压都倒向这一个顶梁柱时,他不堪重负,又逃无可逃。
图片
据统计,我国的独生子女总量约为1.8亿。
很多人的父母正在迈入老年,日渐衰弱。自照顾父母的难题,正像大山一样压过来。

图片

实际上,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兄弟姐妹,一旦父母需要人照顾,每个家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境。
在一篇关于养老的文章留言区里,很多人都在讲述自己的困境,读起来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这一条。
图片
有人说:“兄弟姐妹之间,谁伺候老人越多,越落不着好。无论你怎么孝顺,都会有人挑你的不是。
有时候确实如此。
总之,照护失能父母的难题,真的特别考验人性。
归根到底一句话:但求心安吧。
图片

如今,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很多人的父母都已经老了。
我们自己,也正在老去。
胡泳有一句话,特别扎心:
“今天的你可能风华正茂,但是你早晚都会遇到。”
他把人分为四种:曾经是照护者的人;现在是照护者的人;即将成为照护者的人;需要照护者的人。
总之,养老和被养老,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我们必须早做准备。这个准备,必须是多方面的——养好身体,多存点钱,多存点跟父母孩子之间的爱......
至少,我们也要早早了解到养老难题,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人间事,大多要早做打算,养老尤其如此。
点个“在看”,愿我们和我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安适的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