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瓷器】中运博大展!探秘布达拉宫,邂逅莲中之王

 灯下悦读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从神秘的雪域高原

到阳春三月的扬州

从布达拉宫到大运河博物馆

布达拉宫

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

正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出

此次特展

是布达拉宫文物在内陆最集中的展示

展出文物全部来自布达拉宫管理处

三分之一文物为首次展出

如果说格桑花是西藏地区的象征,那莲花就是娑婆净土的灵魂。莲花被誉为佛教艺术象征之一,在藏传佛教艺术中更是地位尊崇。在西藏地区被视为至清至洁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塑像、壁画、唐卡、金银玉器的装饰。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御赐“涌莲初地”金字匾额,“初地”即布达拉宫,意指布达拉宫是圣洁莲花诞生之处。

清 “涌莲初地”金字匾额(复制品)

在西藏文化中具有吉庆寓意的纹饰图案——“吉祥八宝”,西藏地区已经传承千年,深入当地文化血脉,而代表纯净和断灭的“妙莲”便是八宝之一。

西藏地区的莲花众多,唯有一朵盛开在布达拉宫的金色圣莲最为精妙绝伦,也是本次展览的“必打卡展品”——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

明永乐 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复制品)

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是明代宫廷中汉藏艺术文化交融的典型,其特殊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足以令世人瞩目。整体为铜铸鎏金工艺,其顶盖安装在两个对应花瓣的小耳上,一对耳柄起到枢轴作用。当花蕾关闭时,顶盖会覆盖花瓣的上端,同时顶盖的其他部分将花尖束成花蕾。无论是开合设计还是铸造技艺,都堪称一绝。

莲花闭合与开启状

花瓣打开后,里面蕴藏着一个佛国世界。花蕊和花瓣上包含着以大威德金刚为主的一系列尊像,打开莲花便可见其中尊神,闭合后呈现遮蔽诸尊的圆满花苞,八瓣开合自如,象征着密法流传广布。对于不可随意公开的密教诸尊来说,莲花曼陀罗是展现密教美术的极好形制,既能提供一个隐蔽空间,遵从密教不轻易示人之传统,又能够表现密教尊像和修法之内容。

莲花曼陀罗内景

位于莲心的大威德金刚,又称大威德明王,为文殊菩萨化身的怖畏金刚,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佛经说“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扶善之力,谓之大德”,因此称大威德金刚,又由于本尊形象为牛首人身、多臂多足,故又称牛头明王。

大威德金刚尊像

大威德金刚像唐卡

莲茎的设计同样独具匠心,塑造出极其繁缛奢华的视觉效果。从水中生出的莲茎,如竹笋一般分出层节,花枝在两侧弯转盘绕,所围成的圆形中间有度母和金刚萨埵像,莲茎下方左右各有一尊向着莲茎奔跑而来的龙王,卷曲柔韧的枝蔓,姿态丰富的人物,充满了夸张的动感和力量感。下方的台座上,装饰着宽窄不同的卷草纹,形似水波和浪花,其中巧妙间插各类动物形象,这些设计都将莲花曼陀罗华丽而富有动感的美学特征推向了极致。

莲茎局部

龙王那伽

此件作品的造型、技法以及风格特征均为典型的明初永宣造像样式,并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铭款从左至右刻写,以迎合藏文读写习惯。整体工艺尤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底座铭文及动物装饰

大鹏鸟面饰

莲花瓣外侧尸林景象

宝瓶、伞盖式样顶盖

明·永乐帝 朱棣 坐像

明永乐、宣德年间,朝廷为了进一步加深中原地区与西藏地区文化上的密切交流,专门设立造像机构“佛作”,所做造像主要赏赐给西藏地区的上层僧侣。这尊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既诠释了藏族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趋向,也向世人展现着数千年来汉藏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其无论在铸造工艺上,还是在造型艺术上,均达到了巅峰,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布达拉宫与大运河同属世界文化遗产,她雄踞拉萨市红山之巅,殿宇重迭、气贯苍穹,凝结着人民智慧、展现着民族交流,以其辉煌的雄姿和浩瀚的珍宝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

清 五世达赖喇嘛像(首次展出)

公元18-19世纪 錾花执壶

公元19-20世纪 银鎏金錾花茶盖、茶托

清 镶金墨绿玻璃杯(首次展出)

公元14世纪 松赞干布像

公元18-19世纪 大殊胜黑如嘎本尊像唐卡

“相等帝释美妙宫,罗刹王威城相同。”坐落在世界屋脊的布达拉宫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营建肇始于公元七世纪,后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兴工重建,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今日气势恢宏的宫堡式古建筑群,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式样最全的宫殿。

公元12-13世纪 观音菩萨立像

展览以“雪域之巅”和“普陀洛迦”两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布达拉宫的千年营建传奇和其独特的建筑形式。

布达拉宫几乎汇集了藏族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所有精华,蕴藏无数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唐卡精巧繁复、包罗万象,造像造型完美、风格鲜明,面具神秘独特、奇异精致,服饰色彩明艳、内涵丰富,还有精湛考究、实用兼具的各类生活用具,它们共同诠释着藏族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趋向,也向世人展现着数千年来汉藏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借鉴、融合。

公元18~19世纪 嵌宝石鎏金银马鞍(首次展出)

打开“此心所寄”和“此生所倚”两个单元,可以看到布达拉宫唐卡艺术、造像艺术、生活艺术等多类型的艺术珍品,全方位展示布达拉宫这本包罗万象的“西藏艺术百科全书”。

公元18~19世纪 大黑天护法神面具

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备受国家和党中央重视。1989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正式开始,耗费6年,1994年完工,工程费用共计5300余万元,算得上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屈一指的古建维修工程。二期维修工程自2002到2009年历时7年,总投资1.793亿元,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先救命,后治病”的修缮方针,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典范。

展览以两次维修时间为序,展示了多组珍贵维修照片以及古籍经书保护成果,激发广大观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赤子之心。

布达拉宫,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史诗,

是汉藏文化交流相融的见证。

当你走进这座巍峨宫堡,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

更多圣域秘宝等待你揭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