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除汉字几十年后,朝韩正在变成两个民族

 卧龙动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2018年,当时韩国总统还是文在寅,有家名为Cheil Worldwide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奇怪的新程序,名字叫“Univoca:韩朝翻译”。这款程序只有一个目的:为了让朝鲜和韩国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

同一个民族,最近几十年来,还和我们一样,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大家说话,应该彼此就能直接听得懂啊,为啥还需要这款软件呢?

图片

因为这个悲哀的事实:在废除汉字几十年后,朝鲜和韩国,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朝着分裂为两个民族的方向迈进,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成型。

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得从美国当地时间1945年8月9日晚上说起,在五角大楼,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协调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

当时苏联已经对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但当时的美国人,却远在东海南部,离这个地方还有好几千公里,但他们又不想让苏联把这块地盘占尽。

但大家越讨论,越觉得这事没法做到,有个叫迪安的年轻上校干脆说:美国在当地,既“没有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部队”,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因素”,抢在苏联人前面进入朝鲜,是不可能的。

图片

美国人就想到无论如何,要和苏联人去平分朝鲜半岛。大家决定让迪安和另一位上校参谋到隔壁的第三休息室,尽快搞出一个“既能满足美国的政治意愿,又符合军事现状的折中方案”,时间限制是30分钟。

迪安没用三十分钟,而是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沿着北纬38度线,在一张连行政区划都没有的朝鲜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红线,差不多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与会的人员看了,都觉得迪安画的这条线,实在过分了,因为当时苏联占尽优势,而美国却是啥都没有,但他们也没别的办法,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条界线交上去,供美苏首脑们去谈判。

结果意想不到:苏联人好像对这事,没怎么在意,直接就同意了!

之后苏军进驻朝鲜北部,美国进驻朝鲜南部。

再之后,南北双方分别成立政府。

再再之后,半岛南北双方,开始了内战,美军介入,之后就是就是抗美援朝,虽说最终达成的停战线和原来不一样,但大家还是差不多,在38度线左右,打成了平手。

虽然如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还是认为:将来总有一天,南北双方还是要统一的,大家还是一个民族,朝鲜设立了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还设立了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韩国则设立了统一部。

二战后,全世界各地经历了很多起民族独立的大潮,而且所有人都觉得: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标志,必须得全面复兴民族文化。

半岛南北双方,对这事特别敏感,因为自从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之后,就一直想要消灭朝鲜的本地文化,在朝鲜推行日语、日文,半岛的老百姓对这事,痛恨到了极点。

半岛至少1000多年,通用文字其实是汉字,他们就顺着当时这股当时这股时髦的历史潮流,各自走上了限制,甚至废除汉字的道路。

但废除汉字后,用什么文字呢?

这又得从另一个人说起。

李祹!

朝鲜王朝的第四个国王。

图片

他觉得朝鲜的语言,和汉字的发音,差别实在太大,所以就组织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人,创造朝鲜族的文字,并在公元1146年,也就是明朝正统十一年,颁布《训民正音》,也就是谚文。

“谚”的愿意是“方言”,这是针对汉语而言,光这名字,也显示了当时汉字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结果冲出来一个大臣崔万里,当庭大骂:自古以来,只有蛮夷才会因为方言不同,而自创文字的,比如说日本、西夏、蒙古、女真,我们朝鲜可是有箕子遗风的,任何东西都是和中国相同的,怎么能学这些蛮夷,搞自己的文字呢?

搞得李祹极其尴尬,找了个借口,说:汉字太难懂了,我搞谚文,只是为了给汉字当个注音,让大家能更方便地学习汉字而已!

这文字创造出来了,也公布了,能大规模地推广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朝鲜的士大夫们,几乎统统都抵制谚文。

但到了1950年代,情况完全不同了:当时全世界,可是民族意识高涨,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才是当时的潮流,否则的话,就是逆潮流而动!

所以到1970年代,在半岛,汉字基本上被南北双方都废除了。

但谁也没想到:激情之后,南北双方突然发现,不知怎么回事,大家没法正常交流和沟通了!

2000年,朝韩双方开始决定:以朝鲜故都开城为中心,在离停战线将近1公里的地方,设立开城工业园区,韩国企业进驻,然后用朝鲜的劳工。

韩国商人金永泰的企业,也进驻过这个园区,说起和朝鲜人合作时,他觉得最大的麻烦,就是双方虽说是同族,但在说话时,却很难沟通,尤其朝鲜人用的一些术语,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没听说过!

但在同时,当他说起“集装箱”时,很多朝鲜工人也是一脸茫然!

这种隔阂,到啥程度呢?

当时韩国在开城设立了一个联络办公室,这栋大楼必须挂两块牌子!

一块是南方的用语,上面写的是연락사무소,读作yullak samooso;

一块是北方的用语,上面写的是련락사무소,读作ryullak samooso。

其实不管南北方对这个机构的称呼,都是从汉语转来的:第一个词是“联络”,但北方用语更接近汉语“联络”的本音,但南方用语却少了“r”,读起来像“语录”,后面那个词就是汉语“所”的意思。

图片

2020年,因为南北关系恶化,这个办公室被炸掉

这是为啥呢?

这里又得从谚文说起:它不像汉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共有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任意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均可单独成字或组合成字,只要几天之内,就能把它学会!

最初南北分离时,双方的虽然用了不同地方的话,来当彼此的“普通话”,但差别不是很大,但随着历史变迁、各自的发展,再加上外来语言的影响,70多年后南北双方的语言有了极大的差别!

北方特别强调正统性,所以它的语言,绝大部分还停留在1940年代,但因为时代需要,也添了一些新词,这些词是俄语,甚至捷克语、波兰语转过来的,但就算接受,也会按照朝鲜语的习惯,对它改造一番!

南方则要洒脱得多,它对外来新词汇,尤其是英语的词汇,基本来啥就接受啥!

像韩国,就直接将冰淇淋读成“icecream”,而朝鲜人则把它称为“icelump”。

如果日常对话,大家还大致能猜出对方在讲啥。

但如果是专业对话,事情就麻烦了:曾经有这么一个统计,南北双方在日常生活中的词汇有30%至40%的差异,而在商业或专业环境中的差异,则要超过60%。

两国女子曲棍球队合并参加2018年奥运会时,她们在第一次联合训练时就发现彼此之间存在沟通困难。因为曲棍球这项运动,是在两家分开后,各自发展起来的!

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半岛南北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将会彻底分离,成为类似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虽说听起来很像,却已经成为两种语言!

而使用同种语言,则大家还是同一个民族的标志!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其实和南北双方,都废除了汉字有关。

在全世界的文字中,汉字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最初的汉字,也就是甲骨文,是用于祭祀、占卜用的字符,它专门的用途是和神灵沟通,不是用于人和人沟通,所以对能把意思表达到这一块,特别注重。

怎么说呢?

哪怕你是英国人,你尽管可以把“日出”的“日”字读成“sun”,把“出”读成“rise”,但没关系,你只要写的时候,是“日出”两个字,就没关系了。

其实汉字每个字的本身,并不带着音,它只带着个意思。

汉字的这种特点,到啥程度呢?

在汉字文化圈,曾经长期存在过一种交流方式:笔谈!

也就是通过书写进行交谈

怎么进行笔谈呢?

就是双方都拿出纸,写汉字,你写一段来问,我再写一段来答,表面上看,双方交流得挺开心,有时看了眉头紧锁,有时则是哈哈大笑。

但口头谈话,那绝对是鸡跟鸭讲,根本听不懂!

现在日本,还保留两本笔谈集,一本叫《大河内文书》,一本叫《宫岛诚一郎文书》,就是两个日本人,一个叫大河内辉声,一个叫宫岛诚一郎,他们和到访日本的中国和朝鲜人笔谈时,所留下的文字,收集起来,搞成书!

图片

这种笔谈,甚至还能吵架,像朝鲜和越南的使者,因为相互之间看不起,在北京朝贡时,居然用这种方式来吵架!

像明朝万历二十五年,朝鲜使者李睟光直接挑衅,问越南使者冯克宽:贵国是否就是古时候的交趾?然后冯克宽马上用笔回答:不错,但那是千年前的旧事了。

结果李睟光马上问道:那你们的官制、习俗如何?

冯克宽自豪地讲:我们和中原没什么两样,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李睟光见对方上钩了,马上就问:那请问你们那里,是不是有都统使这个职位?

冯克宽顿时满脸通红,因为越南当时国内在搞内战,黎氏王朝连首都都没保住,被莫氏给抢走了,明朝听说后,觉得黎氏太没用了,把它的国王降封成都统使,越南当时没国王!

这种朝贡使者跑北京,然后相互通过笔谈,斗嘴的事,其实挺多。

但像朝鲜半岛,换成拼音文字之后,会怎么样呢?

西方的拼音文字,不管是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到现代的英、法、拉丁、德等各种文字,其实都来自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

腓尼基人是商业民族,他们绕着整个地中海,四处做生意,必须和说不同语言的众多民族沟通交流,结果就发展出“与人沟通”的字母文字,从一开始,书面语就与口语相一致。

但口语不同时,书面语也会跟着不同。

两者之间,还会相互激荡,相互影响。

结果就是:很多人可能本来是同一个民族,语言也差不多,但因为用了字母文字,慢慢地就发生了分化,最后成了两个甚至几个不同的民族!

谚文虽然不是源自腓尼基文字,是李祹召集人创造出来的,但因为它也是拼音文字,如果大家在一个国内,一切还好说,但如果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各自语音发展变化后,事情就不好说了!

很容易走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老路!

图片

到这里,如果有越南人看到,应该会背上冒出一身冷汗:它之前,也是南北分裂的,到幸好在1975年,南北统一了,否则的话,也是同样的命运!

而中文因为从刚诞生起,就专注表意,基本放弃了和语音的结合,虽说要推广普通话,让大家能交流,但其实人人用方言,也是能读的,结果就导致中文非常稳定,文字不会随着不同发音而变形!

中国的历史,虽然时常有分裂,但天下大势,却始终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能长期保持统一,汉字其实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怎么说呢?

我们就算有分裂,只要汉字在,迟早还会统一,但废除了汉字后的半岛南北方,却不一定了,如果它们分离的状况再延续几十年,这两家极有可能,真会成为两个民族!

这种结果,恐怕是半岛南北双方,废除汉字时,所没想到的吧?

现在南北双方,对李祹还超级尊重,称他为“世宗大王”,都在痛骂崔万里。但将来不幸有一天,南北双方真的因为他发明的谚文,成为两个民族的话,到时候他们是该继续赞美李祹,还是要责怪他呢?

非常可能,这就是它们的命啊!

看到更多世界,请点击下方加关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