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提倡“清静无为”,背后却实在是一颗炙热的有为之心

 老玉米棒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通常认为老子是秉持“无为”观点,他主张不妄为,也即顺应事物的自然和规律,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清静无为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联想到山中隐士,但如果通读一遍老子,会发现在他的“无为”主张中,还包含着一颗有为之心。

老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末年,诸侯混乱,围绕争夺天下霸权的战争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巧立名目,增加赋税,搜刮百姓,人民不堪重负,饥民成群,饿殍遍野。人民若是反抗,则是各种酷刑伺候——挖眼,截臂、削鼻、割耳……——无数现代无法想象的残酷都在那时普遍存在。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子给关令尹喜留下了五千言《老子》,其间表述了他对宇宙、人生、政治、社会看法,对黎民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妄为统治者的责备。

他提倡“无为”,其基底却实实在在是一颗有为之心。

一、政治上的“无为”

老子阐述政治上“为无为,则无不治”的观点,在政治上所构筑的蓝图显现出他的有为之心。很难想象一个真正的隐士还会对政治有这么多的建议和理想。

某种程度上,老子的“有为”之心和孔孟等儒家学派是一样的,都是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从而构筑自己设想的蓝图。实际是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运用到政治及社会人生中,实现国家太平,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老子实际上有一颗炙热的有为之心的。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很多人对于这句话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是主张统治者什么都不干,任由人民自生自灭,实际上这里老子想要表述的是圣人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任万物和百姓自由发展而不强制,只在一旁辅助。

这一点辅助是很重要的,涉及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从老子后面的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可以看出,“生”“为”“功成”本身就是一种作为。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妄为实际上是想要在这种不妄为的状态下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百姓的生活幸福宁静,安宁自在,所谓“其政昏昏,其民淳淳”。

无为并不是指为政者终日无所事事,而是说执政者清静无为,对于百姓采取不干预的政策,让人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并且老子这里的无为都是针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来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统治阶级的“有为”政策让人世变得已不像人世。老子这种有针对性的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实际上是反对当时统治者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用自己所构筑的理想世界去取代这个“大道废”“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世界。

老子是怀着一颗有为之心在阐述他的理想世界运装所需的“无为”之政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

这一章老子明确说出“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不治的手段是让民无知无欲,达到一种真诚淳朴的境界。无为的目的是使民“不争”“不盗”“不乱”,最终是为了,满足治国的梦想,这难道不是一种有为之心?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

这里是说抛弃狡辩,伪诈,巧利之心,民可以得到百倍好处,重归孝慈,并且社会上没有盗贼。所有的抛弃都只是为了构筑一个理想当中的社会。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这里“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做到“无为而治”后,人民就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无为”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这和所有的有为之士的抱负是一样的。

这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并且老子的无为是针对与统治者的有为,针对那个时代把社会弄得水深火热的妄为而言。

“无为”主张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这种政治思想运用到当时的实践,改变当时的社会现实,到达一个老子所认为的“小国寡民”“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世界。

且不看这样的世界本身对现实是一种倒退,这种社会实质上是倒退到了接近原始社会,生产力及其低下的时代。

但是就老子的这种希望而言,我们是可以看到他在政治上的“有为”之心。

图片

二、对待社会人生,同样是“有为”而非“无为”

不仅仅是在政治上面,在对待社会人生上面老子同样持着“无为”主张。社会人生上的“无为”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成为在人生上的不争,无欲无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老子崇尚水的性格,认为人也应该具有水这样不争的性格,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顺应自然亦即无为,就可以没有差错。这里的无为也是不妄为,事实上还是要言、政、事、动,说白了还是要“有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这里说的是人应该拒绝物质世界的很多诱惑,回归自己的本心。无为是为了让心回归本真。实际上也是老子对世间人的一种忠告,体现出老子对世间人精神上的关怀。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

老子在这里是要提醒时间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为了名利等身外之物而奋不顾身。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的一种告诫。“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想让人们用一颗无为之心来生活,从而拥有一种更加美好健康的人性。

老子主张人的生活当中的清心寡欲,不争,无欲无求,是为了让人在生活中能够拥有一种更加无欲的性格,在生活中少一点当时人所共有的焦虑和患得患失,少一点当时谋士的狡辩,少一点当时的诡辩权谋。

这是老子对现实人生的一种关注,体现出其有为之心。

老子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对政治的看法,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这个国度当中,核心的是道,接着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

老子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人们可以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从而使世界少争端,少灾祸,人们可以过着安康美好的生活。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这本身就是对一种生活的拒绝,对另一种生活的提倡,拒绝的是战国时候的各国纷战,提倡的是无为无欲无求以得到现实中和平安宁以及精神上宁静幸福的状态。这种拒绝和提倡,正是老子对当时的世界不满,急切想要去改变的表现——正是老子的有为之心在起作用。

老子的无为主张背后其实是一颗炽热的有为之心,正如他所说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如果单独看这句话,我们几乎无法分清这是提倡入世的儒家所言还是提成清静无为的道家所言。春秋时期,大一统不复存在,由于礼乐征伐不再由天子号令,诸侯国之间长年混战,互相攻伐,民生凋敝。而连连征战又极大地增加了赋税,并增加了百姓的兵役负担,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

老子目睹了这一切,却又无力改变;只能将一腔所学尽诉于文字,也许也期待着某一天也能为上位者所采纳。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