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版《道德经》:一句话让你悟透人生

 老玉米棒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列子本名列御寇,被后人尊为道家真人,能御风而行,出门飞一趟一折腾就是半月。

除了会飞,列子还擅长射箭,百步穿杨, 箭术秒杀各路武林高手。

可庄子从未把列子当回事,编了一系列故事来损列子,说来道去就一句话:列老兄你可就是个半吊子真人呀!

庄子在《田芳子》中讲了个列子射箭的故事,一个故事砸掉列子两块金子招牌:

伯昏无人,庄子心中真正的道家真人,这名字顾名思义,就是视天地万物为一,心中不仅无我,而且还无人。

列子找到伯昏⽆⼈,向他显摆自己的箭术。

他拉满弓弦,又在肘臂上放上一杯水,前一箭刚射出,后一箭就又搭上了⼸,且箭箭命中靶心,让人目不暇接,而他的身子却像木桩一样纹丝不动。

伯昏⽆⼈说:这是心中惦记着射箭的射法,不是心中不惦记射箭的射法。你和我⼀起登上悬崖峭壁,⾯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

于是伯昏⽆⼈登上悬崖顶,站在悬崖边的⽯头上,身临万丈深渊,背对着悬崖一步步后退,直到脚后跟全部悬在了空中,便向列子双手作揖,请他过去。

列子吓得趴在地上,汗流到了脚跟。

伯昏⽆⼈说:真正的得道真人,上观天道,下知黄泉,无论到哪,都能挥洒⾃如,神⾊不变。你现在这种惊恐万状的样子,神志飘忽,要想再射中可就难啦!

庄子仅仅是在拿列子逗乐吗?

当然不是,庄子这是在诠释道家人生观的至高境界: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身临万丈深渊,顷刻间将粉身碎骨,而此时却能坦然面对命运的抉择,安然张弓搭箭,神定气宁,从容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这又是怎样一种强大的内心张力呢?

我们还得从老子说起。

人如何才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老子有言曰: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夫人之生动谐至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

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sì)虎,入军不披兵革。

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老子这里所说的“生生”,指让生命得以生存,直白讲就是一个人能活下来的概率。

概括起来,人生死大概率是由天命注定,生死各占30%,而人生的折腾则会在不同程度上令人改命。

其中30%的人因为瞎折腾而将生门改换成了死门,俗称作死,

这就是“夫人之生动谐至死地,之十有三。”“谐”,邪也;“动谐”即作死。

而另外还有10%的人,可谓人间翘楚,窥得大道,进退有据,子弹见着他会绕着走,最终颐享天年。

老子用“善摄生者”四字对得道而善终者作了生动再现,其看家本领就是上观天道,下知黄泉,进退自如,而“不入死地”。

当然,老子这里的30%或10%,并非统计意义上的概率,而只是为了区分概念,我们大可不必对数字太较真。

令人惊讶的是,老子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概率论的思维,事情的结局从理论上就已经知道是没有100%的结论了。

人算不如天算,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纵有让子弹绕着走的神功,也会遇见子弹不长眼的时候。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是老子向我们展示的人生全景图。

那么,既然暴风雨必将来临,就以从容的姿态去迎接那暴风雨的洗礼吧!

这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底层逻辑。

庄子抽丝剥茧,全方位解读“安之若命”

这是庄子《人间世》中又一个孔子角色反串的神奇故事。

之所以是角色反串,是因为这里的孔子对礼制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而真实的孔子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克己复礼。

叶公子高,是楚庄王玄孙,名诸梁,字子高,为楚大夫。因受封于叶地,又自号为“公”,故有“叶公子高”之称。

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特来向孔子请教:

楚王派我诸梁出使齐国,对我寄予厚望。但齐国对待外国使臣,历来表面上十分恭敬,可办事时却迟迟不给答复。

至于劝说,寻常老百姓都难以说服,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我内心十分害怕。

您常对我说:“邦交之事,无论大小,若无道则很难取得圆满结果。事情若办不成,则定会得罪国君;事情若办成了,那一定又会得罪天地(暗示所负使命有违天道)。无论是成还是不成,要想免遭祸患,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

我平日里粗茶淡饭,伙食极简,连烧火做饭的厨人也不会被炉火烤热。可如今我早上刚接到楚王诏命,到了晚上就要猛喝凉水,我这显然是内火攻心呀!

我还没出使呢,老天爷就已经惩罚我了。事情若办不成,一定还会遭到楚王的惩罚。

这种好歹都是罚的双重打击,我这臣子之身实在承受不了,先生您有什么妙招能教教我吗?

孔子说:

“天下有两大天责:一是命中注定,一是义不容辞。儿女敬爱双亲,是命中注定,没什么道理可讲。臣子为君王效力,是义不容辞,违背义务就是目中无王。这两项责任你逃到天边都逃不过,所以叫天责。

因此,子女侍养双亲,无论怎样都能心安理得去做,就是最大的孝心。人臣侍奉国君,无论何事都能顺心顺意去办,就是最大的忠心。

修炼自己的心性,无论面对怎样的悲欢危急,都淡定如一,知道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却又能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叫作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就是最高的德性。

为人臣子,必有身不由己之时,该办的事就得去办,行天责而不计较自身得失,哪还顾得上贪生怕死呢?你这就去做才是对的!

据我所知,但凡与邻近的国家相交,一定是以信任来赢得亲善,而与远方的国家相交,一定是通过语言来建立忠信的。

语言必须要有人来转达。而传递两国君主喜怒之言的,是天下最难的事。双方若是报喜则难免会过誉,双方若是泄忿则又难免过火。

话一旦过头就不真实,不真实就必不可信,不可信那使者就要遭殃。故训诫有言:“传话务必实在,不传夸张之辞,如此则可自保求全。”

只要双方是博弈关系,开始是好意,往往到最后就成了恶意,究其根源博弈玩得就是阴谋诡计。

只要是以礼制来创造享受,开始是治,往往到最后就成了乱,究其根源礼制维护的仅仅是少数人的寻欢作乐。

人世间一切事情也都一样,开始大家还讲规矩,可往往到最后就成了尔虞我诈。开始时事情都很简单,可到了最后矛盾就越闹越大。

言语的涵义往往飘忽不定,若按别人说的去做,可能早就偏离了他真实的意图。

语义不清容易生事,篡改他人本义的行为容易引火烧身。所以人会掀桌子没有其他理由,无非就是有人在巧言令色或无中生有。

野兽临死会发出各种狂叫,怒气勃发,进而心生害人之意。遭人打击迫害,本质上是害人之心招来别人报复,而他自己还蒙在鼓里。如果连自己惹了谁都不知道,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所以训诫有言:“不要篡改成命,不要擅自求成,过分是在自我发挥。”篡改成命或擅自求成都会坏大事。

成一桩好事需要时日,而一桩坏事再想改已来不及,做事不能不谨慎呀!

让个人意志顺应万物自然,责任在身纵使不得已也要去完成,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何必多想齐国将如何对待,不如如实传达君命,这样做有困难吗?

......

庄子在这故事中虚构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人生抉择:

行君命有违天意,不行君命有违天责。左右不是人,遭罚似已成定局。

然而,庄子以其绝伦的智慧,抽丝剥茧,将问题核心剖析的淋漓尽致,一览无余。

冤有头,债有主,千万别低估了老天爷的智商,天罚也会认准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人道是由制度设定的,挑战制度无异于自投罗网。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是盲目地自我安慰,而是认清天理后的明智决断。

穿透天道与人道,行走江湖,方能顺物自然,天人合一。

图片

还原版《道德经》交流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