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侯月兰︱“舍不得”

 陈晓春 2024-04-27 发布于江苏

“舍 不 得”

文/侯月兰

冬春换季,收拾出诸多,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提在手上看了看,衣服的式样虽早已过时,但都还蛮好的,舍不得的我重又叠好,刚想放回原处,女儿走进来看了说:“哎哟!妈妈这衣服都哪百年的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放那么久早过时了,扔了吧!俗话说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现在的年代,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老年人一样,一件不破的衣服,舍不得地穿上个大半辈子,那我们国家的服装及很多企业,不都要倒闭了,再说了你们虽进入了老年,但也要与时俱进,不要总活在过去,出门穿戴时尚整洁,不但对人是一种尊重感,自己也会自信心满满,还能提升老年人的气质!平时我和姐姐也给你们买了很多新衣服,旧的、过时的就仍了吧也不值钱的!”

听着女儿的话,虽觉得有些道理,但看看好好的衣服仍了实在有些可惜,于是对女儿说:“你们出生的好,没经过缺吃少喝的困苦,而我们这代人生在贫困的年代,曾经历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着也是破衣烂衫的穷子日。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也难忘当年的苦!你看这好好的衣服,虽然现在有些过时,但都是蛮好的,仍了确实有些舍不得。”

女儿又说:“我知道你们吃过苦,但眼光也要往前看吧!另外我有个好办法,就是把这些不穿的旧衣服,放进楼下的捐衣箱里,捐给那些贫困山区的人,这样就不浪费了!”

女儿说的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我拿出了个大真空袋,把不穿的衣服,及小外孙女穿不上的棉衣裤装了一大包,让老伴拿到楼下放进了捐衣箱里。

想想当年我和老伴,也都曾是下过乡的知青,在苏北贫困农村,春季的青黄不接时,我们经历过,吃榆树叶、野菜、槐花饼、红薯干、胡萝卜缨子……这曾经饥不裹腹的苦日子。几十年来的生活中,节俭与舍不得,早已成了一种习惯。亦如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不吃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掉的我们吃,去饭店的饭后,不怕别人耻笑地的剩菜饭打包。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生活再好也不能浪费。我曾看过和我们同年代的老人家里,几乎和我家一样,有些几十年前的瓷盆、家什等老物品,也都舍不得仍掉的继续使用。

生活中“舍不得”这个词其实还有诸多的含意。特别是亲情中,舍不得孩子的父母,我觉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记得当年我刚上班时,由于单位较远,妈妈总是舍不得我,怕我在单位吃得不好,常常买些能放得住的酱,加些瘦肉丁、干丁、黄豆粒熬了一大茶缸,让妹妹坐我们单位的交通车,不辞老远的送给我。每每吃着妈妈亲手熬的精制肉酱,我心里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如今的年代,还有很多退了休的父母,因舍不孩子,而抛家弃田,无怨无诲、不求回报地给自己的儿女们带孩子。

因此“舍不得”这三个字,不但是人们对岁月过往的追意、怀念、不舍,更多的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怀、一种品德、一种对美好生活不奢侈的肯定!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作者

    

侯月兰,原南京港股份公司工会图书管理员,87年入党,现已退休。97年开始写作,先后在《南京港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