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苏相群:一盆文竹的故事

 中州作家文刊 2024-04-27 发布于河南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118】



一盆文竹的故事

 

河南邓州     苏相群


普通大众的生活,让人们醉心于各种满足个人快乐的精神生活。会始终把精神生活的追求放在其他一切追求之上。

根据每个人思想爱好的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们过着思想丰富、多姿多彩、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人生。例如:小到收集昆虫标本,种植花草,观察鸟类,研究矿石,硬币之类,大至创作诗歌或哲学作品,去收获思想的精神生活的最高成就。

我小时候,家在伏牛山麓岭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我们那里的民间都算不上富裕的家庭。但家乡的村民中却出了许多才子。有些村民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旁边的听众坐在大树底下,一边吸着烟,品着茶,一边优哉游哉地用两个指头当鼓筒,敲打锣鼓,如醉如痴,非常投入。也有专业歌者,借内乡熟曲,击碗而歌。因村庄与内乡县毗邻,唱的当然是内乡宛梆调子的多。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智力超出了意识欲望所需的人,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之外,摆脱意识欲念的拘束,同时能享有精神生活的人。他能弹三弦,但不常弹。会刻图章,常锁在抽屉里。我记得他的字写得很好,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因我父亲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

记得六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清明时节,老师带我们到伏牛山麓游玩,我在山角下发现了一种植物,是一株文竹(文竹属百合科,当时在我的家乡尚不多见)。回来后,我把这一株文竹送给我的父亲,我父亲非常喜爱,把我母亲腌蒜苔的一个细高的黑瓦罐在底层打蘑一个拇指大小的圆洞,把这株文竹栽在盆盎里,安置在南窗之上,为他的南窗添了一个盆景。远近观之,似竹非竹,细叶嫩枝,看似小家碧玉,而不失其挺然高举之致。给我的感觉是凡物小巧则可爱。这一盆文竹真可谓“穷在深山无人问,富在我家有远邻。”村人喜其奇,常来观之。每隔一两年,我父亲便为它翻换肥土,以利新根,不到数月,左右并生了许多新的文竹,我父亲便把这些小的文竹赠送给爱其花草的村人。

可惜的是,我父亲认为的他这种所谓的“现实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人生的目的精神生活,让他深切感受到、并抵却也没有想道自己无非是对自己做了一场可怜的表演。

二十年来家乡,八百里山伏牛,年年岁岁,鲜花开放满人间,我都没有见到父亲养过什么花草。

二十年后,我们全家移居到一座美丽繁华的大城市,就是现在的邓州市。可是一算计,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时光真是十分珍奇的东西,这些年过去了,不但人事有了变化,便是物候也有变迁。我的院子里并没有种过什么好花,略能形容院子里的好处,也无非只是槐柳之类,乃承蒙它的不弃每年春天吐芽开花准时光临。邓州公园里的花卉我也欣赏过,当然已经是昔年我在家乡伏牛山所见的那些红如染的杜鹃、香一片的玉兰香等花的几代孙了。除了这些,还有的就是几十里的护城河两边,年年春天,看到的风景是: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鲜。还有那许所说的槐柳,它的茂密枝叶也是春天很可看的一种风景,唯独上边所说的二十年前的那株文竹,我虽是也极想看,但是住在这大城市里边,无论是地方怎么偏僻,要想看到这种山林里的自然之竹,那总是不可能的,虽然也是极可惜的事。

二十年前,嗣文化革命,丧乱之中,人亦难保,遑养盆景,但一想起我父亲的那盆盆景,然我心中至今戚戚。

我父亲养的第二盆文竹乃购自游走于邓州市古城街的卖花担上。

一个晴朗的上午,我游玩于古城街道,在卖花担上购得一株唐山的矮而茂密的文竹,回到家送给我的父亲。父亲正在灶前帮母亲烧火,我把文竹递给了父亲,他站起来接过我手中的文竹,二十年前他那颗创疤的心似乎复活了,既激动又高兴,他告诉我:“想到咱家乡伏牛山麓上的花树修篁成林,蔽不见天,固然幽雅宜人。而移栽于盆盎之间绿竹猗猗,则亦未尝不惹人怜。”

我父亲为了培护这株文竹,可费了大事。先是跑到古玩陶盆店,购制了一个相当很小的旧麻石磨盘。并用苇篾编的“撇子”装好,安置在临窗的书桌右角。观之,叶叶都美,细叶嫩枝呈耳鬓厮磨状。从此,我父亲的书案上添了一个盆景。作为案头清供,实乃清雅可爱,诚为无上妙品。我有时闲暇,常来坐到书桌之前欣赏一番,为我增加情趣不少。父亲按时浇水,自不待言,苦的是它需阳光照晒,晨间阳光晒进窗来,便移盆就光,让这株文竹享受那片刻的煦暖。遇到艳阳当空,父亲把它般到院子里,让它享受那片刻的明媚阳光,但不久又般回室内,怕时间过久则又不胜骄阳的肆虐。左邻右舍之人,常给我父亲献计献策,有告诉我父亲的,这文竹每隔一两年一定要翻换肥土,以利新根,败枝枯叶亦须修剪。还有指点我父亲,用毛管戳穴,灌以稀释的芝麻酱汤或施加颗粒状的微量元素,会新芽茁发。过数月,果然抽芽窜长,其势甚猛,长至数尺而意犹未尽,我父亲乃用细绳吊系之,使其缘窗匍行,如茑萝然。

其实盆栽之术,源源流长。高手的花匠师很精于些道。所制盆栽,率皆枝条掩映,俯仰多姿。尤其是盆栽的松柏之属,能将文理盘错的千寻之树,缩收于不盈咫尺的缶盆之间,可谓巧夺天工。我多年来到过很多地方,所见盆景多夥,南北各地无处无之。苏州园林,姑苏园林,黄山之景,等等。据说盆景始于汉唐,盛于两宋。明朝吴县人王鏊曾作《姑苏志》有云“虎邱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受,谓之盆景。”姑苏不仅擅园林之美,且以盆景之制作驰誉一时。还有刘銮《五石瓠》:“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间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

而河南邓州的古城广场,每年的五月都要举行一场花卉盆景的展览会。究其实,近几年有许多专业人士以盆景为专业,都想证实自己优越,最喜欢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盆景好,且公开展览,让别人来饱眼福,夸自己的盆景好。会上,可谓琳琳琅满目,洋洋大观。邓州的爱花人士对于盆栽好像很精于此道,而技艺之精则均与时俱进。盆景,原非自然生态之花卉,一经他们培养,乃成为自然景色之一部。有松柏盆景,或根株暴露,作龙爪攫拿之状,名曰“露根”。或斜出倒挂于盆口之处,挺秀多姿,俨然如黄山之“蒲团”“黑虎”,并美其名曰“悬崖”。有观音竹盆景,或一株直立,或左右并生,无不于刚劲挺拔之中展露搔首弄姿之态。甚至有在浅钵之中植以小枫林者,一二十株枫树集成丛林之状,居然叶红似火,一片霜林气象。有的在石槽之中把假山、吸水石摆成山势确荦,峭崖多隙,使松生其间,用铅铁丝缚绕其枝干,使其弯曲作态,枝柯虬曲遂作龙蟠虬曲之势。还有制盆景者纳小梅花于盆中,培以最少量之肥土,使之滋长而不过盛,芟之剪之,使其根部坐大。种种盆景,真是无奇不有。

这些盆景,让人领会盆景之妙虽尙自然,然其制作全赖花匠。就艺术观点而言,盆景本为模仿自然。不但让观众惊讶于养花人非凡的养花才华,还会把他们看作是一位丹青妙手,好似他们在画面上把水墨皴擦与素描法则融为一体,把雕塑的量感和写意的挥洒混合无间。使盆景因之变得充满可能性和魅力无穷。让观花人体验到盆景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视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盆景之花卉,使人感觉尺幅之盎而有千里之势。这一点中国佛经上有提示:“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取法乎自然。

去年我在赏花其间,听一位长者讲道:“这些盆景之培养很不容易,需要经年累月,悉心经营,有的花木长得慢,有时甚至要经数十年之辛苦调护方能有成。”他还说道:“他年轻时在外地工作,有一年到云南出差,见过有历千百年之盆景古木,价值连城,是则殆不考,非多人所知。

今年的五一节将至,我父亲很想抱着他那一盆文竹到古城广场去凑一凑热闹。我也希望爱花人士,前来观看欣赏我父亲养的那盆文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