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柏乡汉牡丹——谷雨时节游牡丹园有感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4-04-27 发布于河北

文/徐凤祥

谷雨时节,春已走向深处。我与朋友慕名到著名的汉牡丹之乡——柏乡县观赏游览。

繁花似锦的汉牡丹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上午8点多,牡丹园子里已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春和景明,花团锦簇,蜂飞蝶舞,馨香四溢……”走进汉牡丹园,我被千姿百态的花海而吸引,五官六感立马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切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 

牡丹有着倾国倾城的神韵,一向备受崇尚。

李白称其“名花倾国两相欢”,刘禹锡感叹“唯有牡丹真国色”,皮日休赞之“佳名唤作百花王”,白居易有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在我心中,一直是华贵艳丽的,我曾经在洛阳欣赏过牡丹的华贵。

然而,我更钟情于柏乡汉牡丹,因为它属于我的家乡邢台,因为它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因为它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美好。

每逢五一黄金周期间也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汉牡丹园游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人们欢乐的笑声与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亭台轩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是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位于柏乡县北郝村,如今的柏乡牡丹园占地680余亩,以汉牡丹总领群芳,囊括中国红、豆绿、赵粉、姚黄等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堪称世界牡丹花的总汇。

据柏乡县志记载:汉牡丹“枝粗如椽,花大如盘,同株异花,溢香满园”,以其“花开知国事”而享誉天下。 

据当地传说记载,很久以前,一日黎明,弥陀寺僧正在打扫庭院,忽闻仙乐嘹亮,奇香扑鼻,惊奇之间,只见一对少男少女自天飘飘而降,没入庭间沃土之中,后此处牡丹、芍药相继而生。

还有一个传说更有趣:两汉之间王莽逐杀刘秀,刘曾避于弥陀寺内,因寺庙坍毁,难以藏身,幸有牡丹、芍药繁茂盛蔽,保他躲过此劫,刘感而叹之,留下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汉牡丹之名由此而得。汉牡丹在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

1937年侵华日军为独霸名花,曾两次兴师动众,深掘数尽,欲移汉牡丹至日本,但均告失败。

汉牡丹遭此毁掠,数年不发。新中国成立,她却息而复萌,故名花不向敌寇开。可见汉牡丹有民族气节。 

除观赏外,勤劳的人们还用牡丹制成了牡丹茶、牡丹酒等产品,使牡丹有了更多的附加值,为勤劳的花农增添了不匪的经济收入。

如今汉牡丹已成为了家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美好总留恋,快乐时犹短。

一上午的牡丹园之行,我饱览了汉牡丹的神韵和柏乡的发展变化,也领会到了汉牡丹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

作为这一方神奇热土上走出来的游子,不由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独特的富贵魅力而自豪!

此春不虚此行,柏乡牡丹必将成为我今生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

作者简介:徐凤祥,河北邢台人,1967 年 5 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 石家庄市诗词协会、 石家庄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某央企销售经理,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汽车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民间文学》发表各类文章 200余篇,著有民间故事集《小西天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