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博物馆藏“北方系青铜器”

 流浪的半夏 2024-04-27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地形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地带。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境内分布着一种典型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文化遗存。这种文化的发现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北方系青铜器”出土地域集中在宁夏的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区域,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质地的器物,其中青铜器占比例较大,其文化内涵既展示出了“北方系青铜器”的一般特点,又显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从而使宁夏成为“北方系青铜器”文化分布、发现和研究的重要区域,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增添了新的类型。
“北方系青铜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目前考古界对中国北方地区沿长城一线考古发现的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称谓,其空间分布范围西起甘宁两省交界的陇山周围,向东经鄂尔多斯高原、冀北地区到内蒙古东部,时间上一般分为商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宁夏的北方系青铜器主要集中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这段时间,延续至汉代早期。
宁夏博物馆藏“北方系青铜器”主要来自宁夏北部地区的中宁县、中卫县(今中卫市沙坡头区)发掘的墓葬和宁夏中部地区同心县发掘的墓葬。
中宁县:1983年11月中宁县关帝乡群众在倪丁村挖沙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宁夏博物馆考古队前往调查,发掘清理了2座墓葬,为南北方向排列。其中北面一座墓葬墓坑为长方形,东西向,头向东,单人仰卧葬式。出土铜、石、骨、金、陶等各种质地的器物120多件,其中铜器有短剑、镜、马衔、当卢、銎斧、镦等。
中卫县:1987年7月,在当时的中卫县(今中卫市沙坡头区)西台乡狼窝子坑发掘墓葬11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低足高。出土了铜、陶、骨、石等质地的器物440多件,其中铜器有398件,器物有铜柄铁剑、短剑、鹤嘴斧、戈、刀、车马饰、牌饰等。
同心县:1985年,宁夏博物馆、同心县文管所等单位在同心县倒墩子村清理发掘墓葬27座。其中长方形竖穴墓20座,偏洞式墓6座,石椁墓1座。墓坑深浅不一,单人仰身直肢葬,大部分骨架足高头低。成人墓均有木质葬具。随葬铜、铁、金、石、骨、陶等质地的器物1500余件,其中铜器有747件,器形有牌饰、环、管状饰、鐏、刀、铃、带扣、泡、五铢等。
“北方系青铜器”是以北方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用具,包括兵器、车马器、生产生活工具、装饰品及其他用品。
一、兵器
青铜兵器是北方系青铜器中数量、器形较丰富的器类,宁夏博物馆馆藏出土青铜兵器包括剑、戈、管銎斧、镞。  
(一)青铜短剑
青铜短剑把首和剑格上的装饰,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由繁细到简单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剑首以“触角式”造型为主,战国时期简化为以环首为主。
依据剑的柄首造型,宁夏博物馆馆藏出土的青铜短剑大致有三种类型:
1.“触角式”青铜短剑(图一),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残长18.3、宽5厘米。剑首铸两个相向连接的兽头,即呈“触角式”。柄扁直无纹,剑格略呈展翼状。剑脊明显,剑身上宽下窄,断面呈菱形,剑身残断。

图片

2.环首青铜短剑(图二),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28、宽5.3厘米。剑首呈环状,长方形茎,剑格略呈展翼状。剑身上宽下窄。剑脊凸起,断面呈菱形。

图片

3.圆柄青铜短剑(图三), 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27.3、宽4.7厘米。剑首呈实心圆柄状,穿一小孔,长方形茎,剑格略呈展翼状。剑身上宽下窄。剑脊凸起,断面呈菱形。   
(二)戈
戈是一种可勾、可啄并装有长柄的兵器。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四部分构成。戈头主要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柲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柲的小孔称“穿”。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之后发展为略近“T”字形,后来又作“Y”字造型。

图片

青铜戈(图四),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17.9、宽10.4厘米。中胡三穿,三穿均为长方形。援微微上昂,中间起脊棱,尖峰。胡末方折,援本部有阑。长方形内,内的后下部缺角,内上有一长方形穿。此戈形制规范,铸造精良,无装饰。
(三)管銎斧
管銎斧,也称管銎啄戈。斧身一端有刃,銎呈管状,横装柄,管銎上部一般附有柱状或扁平长方形突饰物。从形态分析,中国北方出现的这种斧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均有管銎,且管銎的长度总是大于或等于斧身的宽度;二是斧身的基部一般较厚,斧身长宽之比大于1。

图片

管銎斧(图五),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12、宽3.8、銎径2.1厘米。銎孔作椭圆形,銎部宽于斧身,銎壁两侧有圆形钉孔,是装柄时插钉之处。扁刃,一端斧身短狭,另一端斧身较长,且正中有棱脊。

图片

管銎斧(图六),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11.3、宽3.5、銎径3厘米。銎孔为扁圆形,銎部略大于斧身,两端刃,一端短而狭,一端尖圆,銎的两侧相对各有一孔。
(四)镞
铜镞即铜箭头,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镞身正中突起的部分称为脊,左右两边称为翼,亦称为叶。翼外缘锐利,称为刃,两刃向前聚成镞末,亦即前锋。双翼后伸作倒刺状,亦称后锋,后锋与脊相连接处称作本。脊的下端挺出的圆棍称作铤,脊铤连接处称作关。根据箭镞的翼与棱可将镞分为双翼镞、三翼镞、三棱镞、带銎镞。

图片

三翼铜镞(图七),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3厘米。三翼,无铤。三条刃均向上收聚成尖锋,后刃角呈抹角,每个刃根部有椭圆形孔,底面有一直径为0.4厘米的孔,是装箭杆之处。

图片

双翼铜镞(图八),中宁县战国匈奴墓出土。长5.3厘米。铜镞形制呈柳叶形,纵起中脊,前锋呈抹角三角形状。
二、生产生活用具
生产生活用具是北方系青铜器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宁夏博物馆藏出土生产生活用具有刀、鹤嘴斧。
(一)刀
刀,即削刀。刀的基本特征是凸背凹刃,柄与刀身衔接处刃部的一侧有突齿,背部起棱,有的柄部饰羽状纹、星点纹、锯齿纹或方格纹。根据柄首的不同可分为直柄带孔刀和环首刀。

图片

铜削刀(图九),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17.7厘米。圆首,柄部略狭,直被弧刃,背部略向下弯,刀尖上翘。 
(二)鹤嘴斧
一端稍尖,另一端为扁刃,中间有圆形或椭圆形銎孔。扁刃的一端具有斧类的功能,稍尖的一端在形态上与鹤嘴相仿。

图片

鹤嘴斧(图一○),1987年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长11.4、宽2.2厘米。铜斧中间有銎,呈椭圆形。銎一端呈扁刃斧状,另一端稍尖与鹤嘴相仿。
三、车马器
车马器包括车器与马器。车器是指车上的铜质器件,一般也包括单纯作为车装饰的青铜饰。马器亦即马具,是指附着于驾车的马体上的铜质器具,一般也包括装饰马首与马身的铜饰。宁夏博物馆藏出土马器有当卢、马衔、铜铃。 
(一)当卢
当卢是用皮条系连在马头上,置于马面额前的装饰物,位于马头颅正中。

图片

铜当卢(图一一)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残长10.3、宽8.3厘米。长条形,上端宽圆,下端狭平,正面略鼓,边缘饰一周三角形点线纹。上端有一对圆睁的眼睛图案,背面上、下各有一对竖状小钮。

图片

铜当卢(图一二),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9、宽7.3厘米。上端宽圆,下端狭平,边缘饰一周由点线组成的三角纹,背面下端有一对竖直小钮。
(二)马衔
马衔,俗称的“马嚼子”,勒在马嘴里以便驾驭马匹。

图片

青铜马衔(图一三),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21厘米。两节直棍式,中间两环相扣,两端环外附有梯形环。
(三)铜铃
宁夏出土的铜铃主要是系于马脖子上,起到实用和装饰的作用。依据形制特点,可分为平口型铜铃和凹口型铜铃。

图片

凹口型铜铃(图一四),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高10.6、口径6.3厘米。平顶,半圆形钮,顶端部饰一圈折线纹。

图片

平口型铜铃(图一五),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高7、口径3.4厘米。桥形钮,平顶,椭圆形口,器身有近似长方形的小孔。
四、装饰品
宁夏博物馆藏出土青铜器装饰品主要有带扣、青铜牌饰和空腔动物等。  
(一)铜带扣
铜带扣从构造上看主要有环孔和舌针两部分,功用是装于带头,便于解结。

图片

铜带扣(图一六),1983年中宁县关帝乡倪丁村战国匈奴墓出土。长4.6、宽2.8厘米。整体呈方形,有舌针。

图片

马蹄形透雕铜带扣(图一七),1985年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长8.8、宽6厘米。呈马蹄形。带扣两边饰两个透雕龙首;中间饰一只透雕动物,头顶圆环,造型奇特。动物面似狐狸,杏目圆睁,十分有神。脖颈细长,上肢张开下垂,似人手,较大,与细瘦的身形显得不协调;足似由两只相互对称、身形弯曲的双鱼构成。
(二)铜牌饰
牌饰是腰间的一种佩戴装饰物。材质有青铜、金银质地等。图案一般都是表现草原动物题材。

图片

单驼透雕铜牌饰(图一八),1985年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长11.1、宽5.7厘米。近长方形,上边框残断,主体纹饰保存尚完整,为透雕双峰单驼图案。骆驼双眼圆睁,两耳直立,嘴唇宽厚,鼻尖前伸翘起,整体取卧姿。前肢后屈,后肢前伸,双峰高耸,四肢跪地,引颈昂首,张口露齿似在嘶鸣。以凹叶纹饰驼耳,驼峰和足部,以线条纹饰颈部鬃毛。

图片

虎噬鹿透雕铜牌饰(图一九),1985年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长11.2、宽5.2 厘米。长方形,虎呈立姿,眼圆睁,臀部浑圆,体格健硕。前肢微曲,正张口咬噬一只鹿的颈部。鹿四肢跪卧,两耳直立,长嘴前伸,双眼模糊不清,似做放松休闲状,却不留意被猛虎偷袭。鹿角极为夸张地透雕成长的枝叶,与牌饰的周边自然连成一体。虎身、鹿身素面无纹饰。凹叶状纹装饰虎眼、鹿耳以及牌饰边框。整个画面构思巧妙,生活气息浓厚,刻画形象生动,表现了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情怀。
(三)空腔动物

图片

小铜羊(图二○),1985年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高4.5厘米。羊呈蹲跽式,中空,圆眼,嘴微张,耳际两边均有一圆形孔,粗颈,背部平直,四腿曲卧,前肢后屈,后肢前屈,蹄部连接。羊身各部比例适中,棱角分明,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图片

小铜鹿(图二一),1985年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出土。长7.7、 高6.8厘米。鹿呈蹲跽式,腹部中空。长耳直立,短吻,粗颈直挺,前后肢屈,蹄部连接,短尾上翘。
五、结语
宁夏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不但在地域上充实了宁夏北方系青铜器的实物资料,在时间跨度上也是一个延续。中卫狼窝子坑属于春秋中期文化类型,中宁倪丁村属于战国早期文化类型,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将宁夏北方系青铜器的文化类型延续到了西汉中期。出土的青铜器种类多,器形小巧,多为实用器,涉及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本文配图所示器物均为宁夏博物馆藏品)

(参考文献从略,下载全文请登录中国知网首页-出版物检索-文物天地)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弭辉,宁夏博物馆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3年第8期


E-mail

投/稿/邮/箱

wwtd@vip.sina.com

编辑:阮富春

审核:朱   威


图片
▲清宫旧藏填漆戗金炕桌的工艺分析

图片
▲《文物天地》:回首2023 启程2024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