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儒敏先生读错“参差”了吗?

 中学生读写 2024-04-28 发布于山东

前不久,温儒敏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编写教材的难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备受关注,动不动就会引起社会的议论。它必须要有时代性,(时代)对教材编写是有要求的,领导有要求,教材局有要求,教育部有要求,群众也有要求。这些要求有时候不能说是完全一致的,它可能会有些参差,所以要做平衡的工作。

这段话道出了编写教材的难处。确实如今做点事很容易受到各种质疑更何况还是编写教材这样的大事这些年,作为部编版教材编者,温儒敏先生常常受到“饱和的攻击”,委实不容易。

不过,在这次采访中,温儒敏先生将“参差”读成“cān cī”,却又一次被语文教师们聚焦挑刺。其实,汉语这么些多音字,不小心读错,也是保不齐的,我这个语文课代表也常常会读错音,所以不会在这方面“攻击”温先生。

但由此我想说说教材中的注音问题。

有一些多音多义字,教材中没有注解,特别是一些古音,不明确读音容易给师生学习带来了困惑与不便。仅仅初中教材,容易读错需要明确的就有以下多个。

1.《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有人认为该读"xing",意为一起“行军”;也有人认为,应该读“hang”,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教材不做注解,教学时只能选择其一,给师生造成困惑。建议统一加注。另外,还有“著我旧时裳”的“裳”,是读“shang”还是“chang”,也可以标注一下。

2.《世说新语》中也有一句话:“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差”字可以读"chai(差使)”"ci(参差)”"cha(差别)”"cha(差劲)”等不同的读音。在过去的教材注释中,只有释义,没有注音。很多老师根据现代汉语的读音习惯读作“cha”,但古音中读“cha”的只有一个义项,即指“病好了”,与“瘥”相通很多老师于是迟疑不定。现在版本的教材明确加了注音,这是很好的改动。

3.《愚公移山》中“曾”出现了三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课本注释读作“zeng”。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曾”字有以下注释:

①zeng  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②ceng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有时可译为“连……都……”,《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

③ceng 曾经。李白《猛虎行》:“萧何曾作沛中吏。”

④ceng 通“层”。重叠。杜甫《望岳》诗:“荡胸生曾云。”

在这里看,这个字应该读作“ceng”,这个是字典里明确有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我们建议,教材编写之后,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好由专家研究进行更为明确的解释,这样,我们教起来才能胸有成竹、理直气壮。教师毕竟不是学者,不应该让他们在教学中为这些本来就似是而非的内容花费过多精力。

而且,我觉得,专家们的精力花在这些“小问题”上,比花在那些“大单元”“大情境”“项目式”等“大问题”上更有价值。

推荐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