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怪王语嫣宁愿被疯子糟蹋,也不嫁段誉,把三位主角的名字读一遍就懂了

 耳东话史 2024-04-28 发布于湖南

《神雕侠侣》中,如果杨过和小龙女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你是否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或许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毕竟没人喜欢悲剧结局,武侠迷读武侠故事无疑都是顺着主角的视角去体验剧情,甚至带入角色,觉得自己就是书中的主角,如果连主角都得不到一份圆满的爱情,那这样的故事又如何能让读者满意?而这样的设定就出现在了《天龙八部》之中。

以新修版的剧情为准,主角段誉最终就没能娶到王语嫣,而更打击人的地方在于王语嫣不仅是离开了段誉这么简单,她甚至还回到了慕容复那疯子身边,宁愿陪那疯子逢场作戏,也不愿嫁给段誉,若你是段誉,你的世界观是否会因此崩塌?

而金庸如此设定的理由又是什么?

一、被偏爱的慕容复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金庸在慕容复这个角色身上花费的笔墨一点儿也不比三位主角少,当然,《天龙八部》本就是一部多主视角角色多线展开剧情的作品,读者认为萧峰、虚竹、段誉三人是主角,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是正派,并且他们成了结义兄弟,若单单只论戏份多少,慕容复也算得上是负面形象的主角。

(段誉、王语嫣剧照)

事实上说慕容复的形象是负面的还不有些不妥,因为故事初期的他,其实也是个正派角色,甚至他的存在让段誉都感到自卑。

比如珍珑棋局上的这段描述就很直观:“她满脸倾慕爱恋之情,痴痴地瞧着她身旁一个青年公子。段誉顺着她目光看去,但见那人二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面目清俊,潇洒闲雅。段誉一见之下,身上冷了半截,眼圈一红,险些便要流下泪来,心道:'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龙凤,果然名不虚传。王姑娘对他如此倾慕,也真难怪。唉,我一生一世,命中是注定要受苦受难了。’他自怨自艾,自叹自伤。”

慕容复确实是人中龙凤,王语嫣会爱上他也实属正常。

可后来慕容复在西夏驸马大选时对王语嫣做出负心之举,她也一度转投段誉的怀抱,到最后为何还是执迷不悔?

(王语嫣、慕容复剧照)

新修版最后一回中,段誉就见到了回到慕容复身边的王语嫣,书中只道:“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坟边垂首站着两个女子,却是王语嫣和阿碧。王语嫣衣衫华丽,两颊轻搽胭脂。阿碧身穿浅绿色衣衫,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她从一只篮中取出糖果糕饼,分给众小儿。’”

此时的王语嫣可谈不上有多幸福,想也知道,陪着一个疯子,谈何幸福?

可这也是让人纳闷的地方,她明明不幸福,为何还要这么做?在段誉身边即便当不了皇后,当个妃子,能受皇帝宠爱,怎么也比现在强,不是吗?别说段誉想不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也着实匪夷所思。

二、段誉的人设

段誉的人设其实是十分出彩的,他本人无论是从外貌还是谈吐,还是后来的一身神功,都算得上是十分优秀。

比如他初登场时,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段:“段誉将头略侧,待欲闪避,对方手掌早已打过缩回,一张俊秀雪白的脸颊登时肿了起来,五个指印甚是清晰。”

当然,一个女子爱上男人,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容貌,可论人品,段誉也丝毫不差啊,反倒是慕容复略显不堪,不是吗?

(王语嫣剧照)

就拿段誉的养父段正淳来说,有人不解明明这家伙就是个典型的花心大萝卜,凭什么能收获那么多女子的喜爱?

其实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大理镇南王”的身份,从那些女子后来的表现也不难看出,她们并不贪图段正淳的荣华富贵,而是喜欢他这个人,至于他有何魅力,他在少室山大战时的表现就能给你答案。

当时萧峰被群雄围攻,段正淳作为一个大理人士,大可作壁上观,然而你看他是怎么对手下说的?

原著道:“段正淳低声向华赫艮、范骅、巴天石诸人道:'这位萧大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范骅道:'是!’向拔刃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

这种英雄气是藏不住的,而段誉也有这种英雄气,他不也是在兄弟有难时选择与兄弟共进退吗?

(段誉剧照)

可以说段誉就是高配版的段正淳,哪怕是天下女子都爱他,也不足为奇,可凭什么王语嫣不爱?

或许金庸早已将答案藏在三位主角的名字之中。

三、主角兄弟的命运

萧峰、虚竹、段誉之名有何玄机?

多读几遍,把它们想象成另外几个同音字,你就明白了。

萧峰即“消峰”,他执迷于探寻身世之谜,要报父母之仇,可他却因误会而亲手打死挚爱,最终在平息宋辽纷争后消失在群峰之间,到头来只得一场空。

而虚竹则压根不需用同音字来替换,虚本就是虚妄的意思,而“竹”则是空心,也暗示他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徒劳,有人说虚竹的结局不错,娶了梦姑,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做个普通的小和尚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事情。

(天龙三兄弟剧照)

再看段誉,他这名字即是“断欲”之意,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会在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出家,他终归还是意难平。

再回过头来看王语嫣离开段誉这件事,无非是金庸想让段誉的命运符合“求不得”的主题,此时已经忽略了书中角色的逻辑,而是让角色的命运贴合故事的主题罢了。

当然,即便没有“求而不得”的主题,笔者也不希望段誉和王语嫣走到一起,这种强求的爱情,不要也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