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考级教材:写意兰、梅、竹基本画法

 无咎●无誉 2024-04-28 发布于上海

素材来源:《国画考级教材》,余静等编著,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3年出版。

兰花画法

一笔长↓↓↓

图片

二笔短形↓↓↓

图片

三笔破凤眼↓↓↓

图片

四笔攒鱼头↓↓↓

图片

画小叶时注意疏密、虚实关系,并要与长叶遥相呼应。↓↓↓

图片

笔蘸花青调藤黄,笔尖蘸胭脂,由外向内中锋用笔画出枝和各种不同姿态的花朵,最后用浓墨点出花芯。↓↓↓

图片

以浓墨点花芯,用笔灵动。↓↓↓

图片

以浓墨点花芯,用笔灵动。笔先蘸藤黄笔尖蘸墨加胭脂,中锋用笔由外及内快速画花。↓↓↓

图片

花的正、侧、仰、偃。↓↓↓

图片

一枝上要描绘出含苞、怒放、凋零等各种姿态,各种角度,才能将兰花表现得更加具有神韵,形态愈加优雅。↓↓↓

图片

先以朱磦调淡墨,再以笔尖蘸浓墨,画花梗,可画得略有弧度,配合叶的姿态。按照兰的生长规律,两笔背向靠紧,先画出花的内两瓣,再画外三瓣花瓣。↓↓↓

图片

图片

范画欣赏↓↓↓

图片

...........................................................................................................................

梅花画法

用笔要力度适当,穿插自然生动。↓↓↓

图片

“无女不成梅”,可将枝的造型归纳为“女”、“丛”、“丫”、“之”几个字型。↓↓↓

图片

勾勒法画枝:用浓墨中锋勾出树干,再画出小枝,将花的位置留空。↓↓↓

图片

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方向,有盛开,含苞待放,凋零等形态,花瓣有单瓣、复瓣之别,写意多以单瓣入画,为五瓣呈圆形。

没骨法(点厾法):画花瓣时笔先蘸曙红,笔尖蘸胭脂,藏锋起笔,回笔下按后渐提起,点要圆,不露锋,用笔有深浅变化,使之表现出立体感,花瓣要画得圆中有用笔变化,注意表现出蕾、含苞、盛开等各种姿态、各种方向的花形。↓↓↓

图片

花芯应成辐射状,长短相间,齐而不乱。↓↓↓

图片

圈花法↓↓↓

图片

采用没骨法浓墨侧锋画出主枝,中锋画出辅枝,画一簇花时用色上要有深浅变化,表现出前后空间关系。↓↓↓

图片

范画欣赏↓↓↓

图片

竹子画法

中锋用笔,灵活 安排叶的组合,要有浓淡、粗细、长短、大小、提挑、仰偃等变化。↓↓↓

图片

也可用白描来表现竹叶。↓↓↓

图片

主干决定了丛竹的主要动势,要根据构图来考虑经营位置,多根竹排列时竹节忌横线排列,尽量将其安排得高低错落,与视觉平行的竹节略平,视觉以下两头略上弯,视觉之上两头向下弯,才能体现出竹的修长挺拔。↓↓↓

图片

中锋运笔画小竹枝,竹枝是互生的,相邻两节轮换左右生枝,一般是每节生两枝,小枝一般不点节,新叶叶尖朝上,也称“仰叶”。↓↓↓

图片

竹叶的疏密关系要安排好。↓↓↓

图片

笔饱蘸赭石调淡墨,笔尖蘸浓墨,由上及下,上实下虚画笋,要注意长短疏密变化。↓↓↓

图片

行笔要快,气势相连,画到竹节时顿笔,随即笔锋上挑,产生“圭角”后,再往上一点顿笔下落,继续运笔画向上的一节。↓↓↓

图片

范画欣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