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隐遗密·太易·庚乙》虚实寒热与望闻问切

 WANGCHONG1979 2024-04-28 发布于河南

實生於積,虛生於泄,寒生於凝,熱生於蒙(懣)’。

實者,其積之所害也。

虛者,不通之所滯也。

熱者,陰有餘而其陽宣化所不能也。

寒者,髒為實積之所害,氣(氣下火)物不能暢者也。

这一段讲了虚实寒热的定义。虚和实是不能直接的分开的,就像寒和热不能彻底的分开一样。但他们之间有联系的同时,也有确然的区别,主要还是要去考察人体气机的状态与有形病理产物的生成。当恢复人体气血就可以直接疏通阻滞的时候,往往可以定义为虚。而需要先排除有形病理产物才能解除,此处的阻滞则需要定义为实。寒热也是一个相似的虚实关系,都是需要细细辨别的,其中往往会存在虚实寒热并存起夹杂的状态。圣人所示法度是灵活周变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框子,要从框子里面看出圆融之法来。

熱者,虛之鬱而氣弗宣,其流通之弗能支,結而不散故也。[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热气是可以自由宣散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阳气不能宣散,就会产生热的状态(在人体想要恢复正常状态的情况下)]

陰之有餘(有形的物质积滞)而陽(六腑)為所鬱,則石生六腑。

陽之有餘(无形的阳热之气)而陰(五脏)為所任,則髒多瘤痞欬(病頭區多口)啼(病頭肉下火);[火热蒸动,把相对清稀的水液阴血,变成痰核瘀结之类]

此臟腑之實也。[这就是脏和腑两个方向产生实的状态,即六腑肠道里面堵一堆东西和五脏里面有一堆奇怪的增生]

邪入則病,未知以苦者,陽之虛也。[这里讲阳虚的一种情况就是已经发生了病变,但是并没有感受到疼痛和痛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阳性的能量(阳气)不足导致的病变]

邪並則肌腠不用,久留不去者,陰之虛也。[外邪停留在筋膜层次时间很久,导致肌肉的运动产生了障碍,这会导致阴虚(有形的物质不足),也是阴虚的一个体现]

少氣(氣下火)無力,動則少氣(氣下火)者,氣(氣下精)之虛也。[这里描述的很形象,这个人他没啥劲儿,然后跑起来非常喘(动则少气),这个人是明显的精亏的状态,这里的精,应该偏向于阴而有形之类的物质,甚至可以直接认为是男子阳精房事虚劳一类]

頭首急則弦,起臥舉而暈,心中顫者,血虛也。[典型的贫血,站起来突然头晕一下那种,还有心脏代偿性的打血,就是整个血液的量不够的典型指征]

[所谓搬运气血,与上中下三丹田,如果以现在医学的角度去看,可以理解成大脑的供血(泥丸九真之类,主元神与清静,主要还是大脑的功能),心脏的功能(中丹赤城绛宫主气,就是现在所说的心功能的状态)和消化功能(人体主要的阴精气血都是由五脏水谷化生而来而下丹田小肠命门之中是消化最重要的部分,当然丹道所指之下丹田于此处其实是两义,但是有相通之处),而气血则可以以阴阳的角度去看,人可以通过打坐调息或者是意念导引之类,改变各处的气血分布情况及所谓搬运气血,这是有问题的,典型的有余于上而不足于下,有余于中则不足于外,不能这么练,不够根本。]

言我曰:

補有所不受者,內傷所致也。

瀉有所有不平者,實邪太過也。

法當疎上而導之下。

这一段简直封神,临床经常可以看到有违上面这几句的误治。

補有所不受者,內傷所致也。[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就是给人吃一大堆补阴药,然后这个人中焦运化不动堵住了。现在普遍的观点对于补某个药的观点是某药直接补某种东西,如当归补血,地黄填髓,但实际上这是明显忽略了消化这一过程的。这些东西吃下去又不能直接变成人身的有形之物,需要经过六腑阳气的烹炼,所以就会出现所谓的补有所不受的状况。然后这个时候都要去讨论内伤的层次问题,有的时候问题是出在了六腑里面,有的时候是出现在为六腑提供阴液精气的五脏之中,这个时候就要分门别类的去讨论具体的状况了。举一个西医的例子,一个心衰的病人,他现在非常的虚弱,也没有什么肉,属于一个典型的大亏的状况,这个时候你给他上一堆羊肉,他肯定六腑堵住根本消化不了]

瀉有所有不平者,實邪太過也。[这一句联系上下文来看,并不能确定是针灸或者是方药的补泻手法,所以不太能确定此处的泻是指啥,但是联系后来补充的治疗方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具体应该做什么]

法當疎上而導之下。[在上者疏而散之,(麻黄桂枝银翘散),在下者引而导之(承气陷胸禹功散)]

若夫(髟付)。病者,其來乘氣而入,其微莫察,覺有不適之,其乘氣血而擾之矣。故,良工望而知其氣者,望微而洞著也。心志潛潛,意識湛湛;氣血調和,則神智自明。所以望而知之也。

[这一段讲的是一些望诊的要领]

病者,其來乘氣而入,其微莫察,覺有不適之,其乘氣血而擾之矣。[《玄隐遗密》所阐发的起病原因,最常见的是天时气候所导致的气血由表到里的侵扰,这里讲的就是]

故,良工望而知其氣者,望微而洞著也。[这个法子其实还是挺有用的,所谓望气就是望气色,主要就是看人脸,人产生各种病之后,脸这个末梢毛细血管非常明显的位置,它的供血和颜色会非常容易地产生变化,最典型的就是受了冻或者生气很快就面红耳赤,可以通过看一个人脸的气色来判断他最近的状态。满面红光必然头脑供血好,然后最近遇到的事情比较开心,也不缺钱,过得也蛮不错的,断其最近富贵吉祥。如果面色晦暗,各种雀斑青春痘之类的就,断其没有女朋友,最近干嘛嘛不顺,做啥啥惨。总归是人体气血变化的状态会体现在面部,这个用来观察一个人当下的状态是非常好用的。]

心志潛潛,意識湛湛;氣血調和,則神智自明。[这个是描述医者望诊的时候应该具有的心态,你不能看见美女帅哥就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要秉承中正清净的思想,这个样子才能气血调和,神志清明。]

聞者,聽聲而辨其音。知其聲,以悉氣韻生克。五音之所病,五行之生死也。氣之至若湛湛,氣至住若缺缺,則其聞者自遠矣。故,聞而知之也。孰識病之然,其所以然。洞析風土,人情之變,以度其志,知者矣。[闻诊的法子整体上失传了,只有很少的流派还能用得起来,暂略]

問者:問其寒熱之變,而知陰陽虛實。知其所苦之晝夜,而明氣血之所害者,所以問而知之也。[我个人一般情况下问诊着重问两点,一个是验证脉象所得,另一个是问起因发病,我认为这两个东西它比较有用]

知天地之常,而工陰陽之變,悉四時六氣之化,而明生克之道。以三部之浮沉遲數,大小強弱之象,而知其所苦。判其虛實,生死之道者,所以切而知之也。[古人把脉和当今的医者把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古人一直在强调天时对脉象的影响。内经时代最重四时阴阳气候对脉象的影响,宋元明清则重视28部脉这种整体脉象的辨别,今人则更注重微观有形之脉,如果想要通彻脉理的话,还是要俱而学之的,毕竟每个时代的阐发都非常的有意义]

天之機,湛湛寂寂。地之玅,運而不息。陰陽之化,奇出氣神之奧。碌碌也人道,盡溺(人水)七惑而苦其中矣。故焉能知其玅,而達大聖之至道哉?[《玄隐遗密》是一本充满了道家色彩的书籍,准确的说应该是充满了先秦黄老道家特色的书籍,上面这一段是典型的道家的道论,这种道论就在以后的文章里面不译了,但并不代表他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最重要的心法部分]

'外氣即動,內氣(氣下火)萌之。外氣所發,內氣(氣下火)應之。外氣常和,內氣(氣下火)接之。外氣既去,內氣(氣下火)蘝之。外氣遠之,內氣(氣下火)潛之’。外有不及,內有太過。內有不及,則外有太過。天地如此,人亦然矣。

[这里是一个气血倾移与内外关系的问题,在我个人的阅读过程中,一般以四肢肌凑经表为外,以六腑五脏为里。]

以下是闲聊部分:

注解内经这个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地位相当尴尬。

一般情况下去研究内经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古文基础,他不太需要注解这个东西。

而古文基础不好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走入内经系统,往往直接上手伤寒,然后走贴近临床的方向,搞文献理论研究的偏少。

而且如果要系统注解内经的话,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历代疑难的部分,他并没有那么有助于临床的研究,搞一些训诂考据之类的,并不会直接提升大家的临床水平。

但还是有历代大家去非常系统的去搞内经的注释,去深入的研究内经,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如果你系统的搞过内经之后,你的中医基础理论就会非常的扎实。

这种扎实是内核的提升。

所有有关与内核的提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提升起来非常的缓慢,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但是这种提升是非常坚挺和本质性的。

就像洗经伐髓会彻底改变人的体质,但往往要经历巨大的痛苦,或者是漫长的过程一样。

彻底的改变,往往需要巨大的付出。

而且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不入内经的话,历代医家与各门各派皆是分歧,互相攻击,吵成一团,非常不体面。

能入内经之门,则历代医家,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角度阐发医道罢了。在阴雨连绵的江南,好与黄沙漫天的塔里木盆地,用相同的方子,执定法治病,这是不可能的。

天下没有可以一以贯之的方剂,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有的只有随时顺变的医道。

多读内经是非常有好处的,现在互联网上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言婢膝之辈,纷纷秉政,以至医道化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多读内经可以有拨乱反正之功,让人平和,使人清静。

最近差不多把元朝之前的医家的书籍给看完了,是时候返本还原,回到医学的原点去再读一读玄隐了。

之前有师兄提到玄隐遗密诘屈聱牙,颇多章节难以理解。确实有这么个情况,但存在这种情况的多是与道论有关的篇章,可以暂且略过。《玄隐遗密》里面有关医学的部分都是容易理解的,并不难。之后会写一篇文章介绍玄隐遗密里面,容易读且非常有用的篇章,到时候大家可以先读这些篇章,以基本了解玄隐遗密的医学体系,然后再逐步通读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