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媒时代电视剧剧本评价范式与智能实现

 冰城老D 2024-04-28
图片

智媒时代是媒体融合转型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编剧行业出现了剧本数量供不应求、剧本创作周期长、材料获取难度大、创作易被抄袭而又难以佐证等问题。电视剧剧本创作本身也可能存在情节安排不紧密、线索结构不清晰、矛盾密度不均匀等不足。为了助力广大编剧更好地完成剧本创作,促进电视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艺云剧本创作系统”依据剧本创作规律和电视剧剧本评价指标,基于多种核心算法和指标量化辅助剧本创作,并通过人物与情节统计功能提供智能化的剧本评估结果。人工智能参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将推动电视剧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使之更好地顺应智媒时代的行业需求和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律。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4年第2期。

图片

文丨宋凯 魏艳阳 曾澍

 责编丨杨阳

在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如今产业变革的新形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走向融合发展之路,信息进入“四全媒体”传播渠道,智能媒体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内容的生产模式与传播流程。面向人工智能的话语意义计算研究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语言学理论与AI技术的实践结合。人工智能的语义理解指机器将文本等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即自然语义理解。语义理解通过建立有效的模型,实现词、句、篇的自动语义理解,从而理解整个文本表达的真实语义。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受众的评论判断观众的期望,借助数据库与关联检索功能构建剧本内容,辅助编剧创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剧本艺术创作和剧本分析带来新的动能,辅助解决编剧行业的痛点,提高创作效率,提升剧本质量,促进影视剧实现更高质量的生产与传播。

剧本管理系统为影视创作团队提供了极大的工作便利。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剧本管理系统各有优势,也颇受编剧和剧组的喜爱,如韩国的故事助手、中国的剧云、美国的Dramatica Pro等。然而,现有的剧本创作软件系统也不是尽善尽美,大部分剧本创作软件虽然具备基础的格式和排版功能,但缺乏简单高效且逻辑性强的可视化编辑器,基于剧情分析、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等系统化的管理功能相对较弱。此外,大多数剧本创作软件无法提供数据分析功能,难以帮助编剧了解自己的创作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制片公司和投资人也较难通过数据准确预测剧本创作质量和市场化推广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自主研发“艺云剧本创作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电视剧剧本创作。这是人工智能入局艺术创作领域的一次尝试。我们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编剧创作,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旨在解决影视剧剧本情节架构混乱、线索结构不清晰、矛盾密度不均匀、语义冲突、逻辑错误、人物关系混乱、戏份控制不合理、情节高潮位置不当等问题。①当前背景下,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推动电视剧剧本创作走进新的智能化阶段。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智媒时代的剧本创作与评价范式

先进算法技术为电视剧剧本提供了可视化的创作环境与评估反馈,呈现出智能化创作的总体趋势。从特征上看,新时代的电视剧剧本具有叙事结构化、数据格式化、逻辑思维化三大特点。“艺云剧本创作系统”旨在通过内容文本的标签化处理、语义冲突的自动化识别、外部数据库的扩展化连接打造创作辅助平台;通过可量化的符号指标、关系化的人物网络与情节分布、可视化的标签数据分析几个方面共同完成剧本评价,将传统的编剧写作移步至智能剧本创作平台,为编剧提供内容创作与评价分析的双重辅助功能。

图片

(一)剧本创作与可计算思维

剧本的创作流程

1

剧本的创意与表达决定着电视剧的情节走向和思想高度。对于剧本编写,不同的编剧有不同的认知与创作习惯,业界公认的编剧流程大致是先确定角色,然后根据角色设计情节结构,形成故事框架之后再进行剧本写作。写剧本时几乎不可能达到一边写一边想的状态,如果没有确定最后如何结尾,就不知道主人公该如何行动。②可见,人物勾勒与情节设计是进行剧本写作的基础,提炼人物发展脉络、抽取出人物关系对于充实人物形象极为重要。在这个关系即数据的时代,借助智能技术将人物关系进行数据化处理,参考可视化关系网络构造剧本情节,可以使剧本结构更有逻辑、冲突矛盾安排更合理。

一个规范的剧本由格式、人物、主旨、对白动作、结构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组成,每个要素因其各具特点而需要编剧注入不同的考量。格式是编剧专业性的体现,格式统一、片层清晰是剧本的基础要求,剧本中的时间、场景、台词等内容格式都应当简洁明确。目前中文剧本尚未有严格统一的格式,但规范的编写将会提升剧本的清晰度,展现编剧写作的逻辑水平,更有利于获得进入市场的机会。人物完整、性格鲜明是保证人物精彩的必要因素。角色主要包括主角、对手和二级人物,主角和对手是戏剧动作的施动者及其对抗性力量,是人物矛盾的爆发来源。编剧需要创造可信的、具有矛盾冲突的人物,让观众相信由人物编织的剧情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能从中寻得情感的共鸣、引发长远的期许。主旨因果是剧本的精髓,主旨陈述有助于建立故事的核心冲突,因此剧本的主旨应当合理,表述应当通顺。在对白动作方面,弗朗西斯·霍奇认为,戏剧性动作就是剧中不同力量的冲撞,即角色之间持续的相互冲突。而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③动作与对白相互配合可以烘托剧情氛围,体现人物的情感,使观众获得共情体验。从情节上来看,结构严谨、逻辑通畅是剧本质量的保证。内田贤治在编剧时追求“优美的结构”,比如手机因突发事故不翼而飞导致当下无法使用的剧情代替手机没电了这一僵硬的状况就会形成一种结构上的美感。④这种美感源于偶然的设计,而偶然又源自巧妙的伏笔安排。在片层之间设置情节矛盾,安排贯穿前后的行文伏笔,可以增强剧本的魅力。

剧本的可计算建构

2

计算思维是指利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通过把问题分解成更简单和具体的子问题,进行模式匹配、抽象化、设计算法和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来解决人类在日常生活、工作或者某些特定领域(如剧本创作领域等)的问题。Abstraction(抽象)和Automation(自动化)是计算思维的两大核心特征。⑤

格式、人物、主旨、对白动作和结构是影视剧剧本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根据计算思维抽取各组成要素中可用计算机实现的部分,可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分别进行格式化、关系化、因果化、情感化、逻辑化处理,最终可制作出结构清晰的剧本,自动化生成关系网络图与各项数据参考指标(如表1所示)。

图片

●表1 电视剧剧本基本组成部分与可计算思维

格式方面,智能剧本创作系统为编剧预设了创作模板,规范了时间、场景等写作位置,以格式化数据字段存储剧本,并通过模式识别定位各部分内容的位置,使剧本符合行业格式规范。人物方面,人物信息通过关系图谱呈现,提取个人生命线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征,综合各类数据分析角色戏份配置是否合理,人物矛盾密度分布是否均匀,其性格特征是否符合角色形象等。主旨方面,故事由大小事件组成,最终指向统一的主旨内涵。计算机可以抽取出主要节点并将其线索化,利用关键矛盾的串接和因果推断技术巧妙表达主旨要义。智能系统还可以辅助故事梗概的提炼,投放至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提前吸引受众,培养粉丝群体。人物对白动作方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以最清楚的方式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即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语言文本、分解人物动作,智能提取情感信息,从语言和动作的连续变化分析出人物的情绪起伏,在统计功能模块输出完整的评估结果。叙事结构方面,剧本结构作为故事逻辑的载体体现情节的冲突走向。托多罗夫认为,“叙事句法是叙述作品最主要的因素,即可以构成情节的因素”,⑥并将其分为命题(构成情节的最小单位)和序列。参考托多罗夫的理论,可以将剧本拆分为具体的叙事句法,从中提取出基本的情节组成要素,从而被计算机精确识别。计算机参照前后呼应的伏笔进行逻辑建模,构造完整的故事主线,在剧情中留下悬念,从而引发观众对主旨的进一步遐思。

图片

(二)人物网状关系与情节线性关系

人物和情节是剧本创作的基础,落实到计算机系统中便是用算法体现人物情节关系的特征。比如人物之间属于乞求者与施悯者、遇难者与救援者、同盟与仇人等冲突关系,投射到情节中分别属于求告、援救、复仇等情节。又如角色的身份、性格等人物属性在其生命线中发生翻转,在情节上相应地表现为伏笔,推动下剧情的起伏跌宕。不论是前者铺展开的网状关系还是后者纵向观察视角下的线性关系,都是剧本关系化的体现。智能系统可以捕捉到人物和情节的联动关系,利用相关算法自动勾勒出形象化的关系图谱和可视化的线索路径,将文本信息量化处理,形成具体的数据指标。

利用人物的对白动作可以进行情感分析,可以在人物情感发生翻转时标注情感的正负倾向,计算机将情感转化为数据标签,将其作为情感符号经过情感分析输出人物情感变化曲线图。又如编剧可以在情节翻转处做上标记,算法分析这些节点符号得出情节的起伏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情节结构的严密性与完整度,判断情节矛盾密度分布是否合理。此外,还可以将算法分析出的关键情节点与编剧直接标注的伏笔处以及利用算法计算分析出的人物情感波动处进行对比,通过人物情感变化与情节翻转情况的比对,得出人物与情节的关联度,进而分析出人物对情节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智能剧本创作系统的标签化处理功能赋予电视剧剧本多样化的符号意义,包括场次符号、人物符号、情节符号、大小事件符号、线索符号、情感符号、节点符号等。人为标注的标签以数据的形式被计算机识别,而标签以其符号化意义被编剧所理解,从而辅助内容创作,提高剧本的质量。

图片

(三)智媒时代的电视剧剧本评价指标

剧本评估主要从人物与情节两个方面入手,在前期创作中已形成了大量基础数据,因此在评价剧本时通过可量化的标签数据、关系化的人物网络与情节网络、可视化的数据分析来评估剧本创作的合理性、严密性与深刻性。本文从人物精彩度、故事精彩度两个角度总结出智能媒体时代的电视剧剧本评价指标。

在创作剧本时,人物设计一般从完整度、可信度、性格与情感共鸣、出场安排、戏份配置、矛盾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物的完整概念和人的性格以及人们作出的或避免的选择有关。⑦罗伯特·麦基认为,反对主人公的对抗力量越强大越复杂,人物和故事必定会发展得越充分。⑧可见,无论是单个人物的特征还是整体人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都是人物完整度的考量维度。人物可信度是使观众信任故事内容并保持观剧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物的行为应当符合性格特征与实际处境,而不能凭着编剧的个人乐趣而让剧本中的人物做不该做的事情。此外,人物戏份配置和人物矛盾设计也是应当着重考虑的因素。如果次要人物的戏份配置或矛盾关系不合情理,观众会产生电视剧人物重点倒置、逻辑模糊混乱的疑虑,这些状况都违背了编剧创作的初衷,是一部优秀剧本应该从根源上杜绝的问题。

情节结构安排主要考虑情节模式分类、情节完整度、逻辑性、伏笔线索、剧情节奏、矛盾密度等方面。从亚里士多德将戏剧分为简单悲剧、简单喜剧、复杂悲剧、复杂喜剧四种基本类型开始,许多戏剧家对剧情模式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乔治·普罗蒂的36种剧情模式,包含求告、援救、复仇等剧情。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起承转合四部分,在实际创作中需要进行灵活的比例配置才能构造完整流畅的故事情节。故事的逻辑性、伏笔安排体现剧情的严密程度,剧情节奏、矛盾密度则体现剧本的合理性与舒适度,最终都将影响观众的观剧体验,直接反映剧本的质量。

为了将剧本创作要点在智能剧本创作系统中投入实践,本文从中抽取出可以用计算机实现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思维指导下的评价指标,用于智能平台的剧本统计与评估。这些评价标准经过算法检验与调整,构成智能媒体时代电视剧剧本评价范式(如表2所示)。

图片

●表2 剧本评价指标统计框架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智能剧本创作系统

为将上述电视剧剧本评价范式投入智能化实践,提高剧本的创作效率与内容质量,本文基于传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算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剧本创作系统—“艺云剧本创作系统”,为电视剧剧本创作与评价提供可实施的操作平台。该系统集创作编写、关联资源检索、统计量化、展示评估等功能于一体,为编剧提供详尽的剧本创作功能,通过多种核心算法和功能指标量化分析剧本,给出人物与情节这两个主要评价维度上的可视化评估结果。

图片

(一)智能系统辅助剧本创作

由语义分析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为主、多种计算机技术为辅的剧本创作系统“艺云剧本创作系统”由“我的剧本”“人物关系”“外部资料库”“写作统计”和“我的账户”五大模块组成。剧本管理包括场管理、剧集管理等细分功能,在不同的功能界面可以实现更为具体的智能编剧功能;人物关系管理界面包括人物简介、关系设定、图谱展示等功能,这些内容是编剧预先设定的信息,属于编剧创作的一部分;资料库查询界面包括Wiki查询、媒体平台查询等关联检索功能,并提供智能推荐服务;写作统计界面包括场次、人物、情节等系统智能分析后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为用户提供各项剧本评价指标的参考数据,从而评估剧本的创作质量;用户账户界面是用户的个人信息页,用户可以将其设计成个性化编剧平台。该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系统功能架构图

可视化撰写:智能化编辑剧本内容

1

“我的剧本”界面由导航栏、内容编辑和标签设定三个模块组成,内容编辑模块有符合行业规范格式的创作排版,以框图形式标注出不同的对话模块,便于演员查看台词,也便于人工智能识别文本内容,更快速精确地进行情感分析统计(如图2所示)。标签设定模块包含当前场的情节设定、人物事件、铺垫与提醒,编辑可以标注该场是否为高潮、所属哪个大事件,可以设定人物之间的关系、增加角色间的矛盾事件,也可以自主选择“伏笔”标签,在后续创作中提醒自己编写与之相呼应的内容。该模块采用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算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BiLSTM算法”进行实体关系自动提取,并由此构建人物关系图谱。在轻量化BERT模型的辅助下识别文本情感,分析角色细粒度情感倾向,判断剧情矛盾的起伏。该模块的基础数据将同步至“人物关系”和“写作统计”模块,人工智能将对剧本做出相应的评估,以剧情发展结构示意图展示情节统计结果,以人物信息与人物关系图谱展示人物统计结果,输出可视化的评估效果图。

图片

●图2 “我的剧本”界面

在智能媒体时代,人们的观剧审美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流动性的变化,互动剧成为一种新型视听艺术形式。在影游互生的媒介生态背景下,互动剧将传统的影视剧与游戏相结合,融合了电视媒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特色。观众在观剧时可以自行选择故事的发展走向,决定剧中角色的命运。互动剧的多线程叙事特点对互动剧剧本创作提出了内容易于修改、剧集便于编排、逻辑清晰可查询等需求。“艺云剧本创作系统”包含了专业化的多线程叙事创作平台,提供剧集可视化编辑功能,加之人工智能技术在资料查询、数据统计方面的辅助,可用于互动剧的多线性创作(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多线程叙事创作界面

在“剧集管理”界面,系统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故事的发展路线,编剧可以拖动剧集片层规划逻辑顺序。与传统的“预设”叙事模式不同,该系统模块主要用于“生成”叙事模式下的剧本创作,即剧情不是固定的发展与结局,而是由观众参与其中自行选择故事线。多条情节路线带来更高的创作难度,相比内容创新,剧情统计编排是更大的挑战。一旦顺序安排不当便会出现结构混乱、逻辑矛盾的问题,直接影响剧本质量。该系统可以帮助编剧缓解创作与编排的困境,在创作方面提供格式化编辑、资料库关联查询、标签化注释等功能;在剧集安排上提供流程图式的可视化编辑平台;编剧可以由外部剧集界面进入内部场次片层的编辑界面,进行更细化的创作调整。

关系图谱:智能化管理人物信息

2

人物是戏剧性动作的实施者,也是事件发展的推动者。黑格尔认为:“艺术形象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它并不是只代表自己,而是可以指引到某一种意蕴,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⑨人物角色以其被赋予的性格特征在故事世界中展开行动,通过陷入困境、面临多重考验、努力探索解决办法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式过程,获得人物的成长、凸显人格魅力。在剧本中,人物关系除了指人物的社会关系外,更强调与其他人物之间存在的情感关系,以及人物关系因情节推动而逐渐产生的变化。因此,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关系勾勒是丰富剧本内容、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智能剧本创作系统为编剧提供了特定的人物创作平台。“人物关系”是剧本创作模块的分支,可以智能提取人物关系,进一步细化设计。编剧会预先设定人物的基础介绍,在人物管理页面呈现为当前出场人物及这些人物在剧集中的身份形象、生命线等相关信息。在人物关系管理页面,编剧可以设置人物之间的关系,包括该人物在剧集中的戏份权重、同其他人物的关系、矛盾密度变化等信息。系统将使用“注意力机制+BiGRU神经网络”进行人物关系提取,引入亲密度算法刻画人物关系强弱,然后分析以每个角色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并确定其中存在的交叉关系,使编剧抽象化的创意设计得以具象化呈现(如图4所示)。除了在该模块设计人物关系,编剧还可以在“我的剧本”界面手动标注人物关系。系统会自动将其存入数据库的人物相关字段中,在“人物关系”模块同步体现标注情况,同时为后续的人物统计功能做准备。

图片

●图4 剧本《拳拳四重奏》“人物关系”图谱

图片

(二)提供人物统计和剧情统计

统计功能是该剧本创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该系统的统计功能分为人物统计和剧情统计,分别对应前文电视剧剧本创作范式中的人物精彩度和故事精彩度可以从各自的维度进行智能评估。一个优秀剧本不仅要揭示出人物本性,还要在结构展开和层层推进中表现出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和变化,也就是要展现人物的生命线以及引起人物发生变化的因素,即人物所处的动态关系网络。角色的动作设计也是剧本编排的一部分,肢体语言不仅能有效地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而且能使演员更好地发挥舞台表现力。舞台表现力包含表演风格、情绪渲染等多种因素,它是人物情感的现场表达,可见动作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信息。'写作统计'模块可以提供人物统计功能,抽取出与人物相关的数据,结合'人物关系'模块中已有的基础数据整理人物的出场顺序,梳理单一的人物线,描绘人物之间的圈层关系,通过人物对话互动数反映人物关系密度,从人物结构、人物合作与对立关系等多角度进行人物评估。该系统还可以拆分人物动作,结合台词文本分析,从中提取出对白动作背后的情感数据,得到人物情感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翻转情况、人物戏剧冲突以及人物情绪转折点与剧情之间的关联,辅助编剧更好地掌握创作人物的相关信息。

情节结构安排是故事发展的轴心。德国美学家高特雪特曾诗意地表达了情节结构的重要意义:'诗人先挑选一个他要用感性形式去印刻在读者心中的道德主张。于是他拟好一个故事的轮廓,以便把这个道德主张显示出来。”⑩将这一观点延伸至剧本创作领域,可认为情节结构是编剧表达主旨要义的框架载体,是剧本展开的骨架支撑。由此可以看出,分析情节结构对于掌握剧本精髓、优化剧本内容至关重要。'写作统计'模块(如图5所示)通过多种核心算法,对从其他模块收集到的人物关系变化、人物出场顺序、人物心情变化、伏笔线索设置、场景构成占比、矛盾发展数目、情节互动等基础数据进行相应的量化处理,分析情节翻转情况,生成剧本高潮分布统计图 ,实现线索可视化。

图片

●图5 '写作统计'界面

剧本高潮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帮助编剧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节奏和紧张度。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潮点主要分布在剧本的中后段,这也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规律。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高潮点的大小不一反映了故事情节的紧张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编剧可以进一步优化剧本,加强高潮点的设置 ,提高故事情节的紧张度,让观众更加投入剧情中。

图片

图6 剧本《风声》的主要角色戏份占比图

图6展示了剧本《风声》中主要角色的戏份占比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角的戏份占比最高 ,其次是配角和反派角色。这个统计图可以帮助编剧更好地安排角色出场时间和戏份分配,避免某个角色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保持故事情节的平衡和连贯性。同时,也可以根据角色戏份占比的变化情况,判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一步优化剧本结构和内容。

图7展示了剧本《风声》各角色的情感波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对于剧本情节有较大影响的场景中,各角色的情感波动都比较剧烈,而在一些次要场景中,情感波动则比较平缓。同时对于情节反转的部分,各角色的情感波动也比较明显。情感统计可以帮助编剧更好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变化,刻画角色形象,提高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同时,剧本高潮的场景或情节转折点大多会伴随主要角色的大幅情感变化,编剧也可以根据情感折线图的变化情况,判断故事情节的高潮点位置。

图片

图7 剧本《风声》情感折线图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智媒时代艺术与技术的共生思考

图片

(一)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和谐共生

跳脱出电视剧剧本创作系统这一实体化的平台,站在艺术创作的视角观察智能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艺术创作的范式与方法,革新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创作具有意向性、复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⑪技术推动了艺术理念的更新。在技术思维的指导下,传统的艺术创作理念中可以融入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元素,从而形成智能媒体时代艺术创作的新范式。然而艺术内涵本身无进化和退化,它只是随着技术的进化而变化而已。⑫黑格尔表示:“思想才是事物的本质。”⑬艺术的内涵归其根本是艺术家的思想核心,因此艺术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本质。美的生命在于外显,在于将内在的东西表现为一个实体。⑭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决定艺术内涵的优劣,却能影响艺术内涵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在艺术的创作阶段逐渐形成,人工智能的技术化影响也从创作阶段就已体现出来。

智能化系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便利的操作平台,颠覆了传统时期单一向内的创作模式。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⑮人工智能技术使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时使用高新前沿产品进行内容生产,大大节省了时间开销,使艺术创作过程能够以智能化的形式呈现,同时更大限度地激发创作者的灵感,让他们在作品中倾注更多细腻的情感,从而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情思,保证内容创作的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使艺术呈现方式也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观众的审美方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引领观众进入艺术作品的内部,以身临现场之感体验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电子媒介是意识的延伸。⑯新媒介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甚至表示,数字技术已经用资料库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取代了叙事。⑰VR、AR技术的成熟使用将用户带入艺术内部景观,使用户沉浸于外显的艺术之美,从中体悟内含的核心之韵。人工智能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而这种观众审美需求和审美方式的变化也将反过来给艺术创作提出新要求。从创作方式到作品呈现,从艺术考量到审美倾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艺术创作在智能媒体时代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图片

(二)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思辨结合

在智能媒体时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沃尔夫冈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元性。⑱在如今的人工电子世界里,我们面对现代性这一议题时不应简单地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看作两个极端,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持辩证性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持续地促进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筹划人的发展和进化,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和技术,持续地提高人类自身。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本身就包含了科学主义的成分,加之在人文主义指导下抒发人类情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外在辅助与内在灵感的双重驱动。在人工智能创作系统上,技术与艺术完成融合共生。

尽管技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创作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不能因为技术的便利性而模糊了艺术创作的主体界定。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创作是基于数理统计的算法程序,未能摆脱以语法决定语义的思维定式,与人类实际的语言思维能力存在着差距,而真正的艺术创作是由灵感触发下的思想汇聚,因此由人工智能技术控制的机器人不能与艺术家画等号。如果完全依托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者将会产生思维惰性,逐渐失去深度思考。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创作缺乏精打细磨的钻研过程,其批量化产出的内容难以经得住推敲,无法成为艺术精品。可见,艺术创作的主体应是独具创意思想的人类艺术家,而非算法操控下的人工智能系统。创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顺应时代潮流,把智能技术用活用透,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深度的作品。

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式。将人工智能语义理解技术应用于电视剧剧本创作领域,有助于推动电视剧产业的变革,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推动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应用人机协作的技术和方法,让机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认真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基于智能剧本创作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经验,学界可以对智能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展开新的研究,从理论上丰富艺术与技术融合共生的范式标准,从实践上革新艺术创作的智能化实现手段,从而全面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智能化转型。

(作者宋凯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研究员,魏艳阳系中国传媒大学2021级互联网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澍系中国传媒大学2023级互联网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视剧本剧情叙事建构研究—以中韩影视剧剧本创作为例”〈项目编号:AMRC2022-6〉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

注释:

①朱传欣:《网络剧凸显同质化、轻质化、空心化症结》,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8-08/16/nw.D110000gmrb_20180816_2-16.htm,2018年8月16日。

②④[日]泊贵洋:《从零开始做编剧:10位日本金牌导演、编剧谈剧本》,袁琨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第51页,第52页。

③⑨⑭[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278页,第24页,第12页。

⑤Jeannette M. W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9, no.3(2006): 33–35.

⑥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第223页。

⑦[美]温迪·简·汉森:《编剧:步步为营》,郝哲、柳青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第28页。

⑧[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第343页。

⑩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283页。

⑪董洪哲、毋嘉敏:《人工智能技术范式下艺术创作的再思考》,《艺术管理》(中英文)2020年第2期。

⑫谭力勤:《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第28页。

⑬[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396页。

⑮[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第261页。

⑯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⑰兰斯·斯特拉特、张云鹏:《论作为媒介之叙事—谈讲故事之研究的媒介生态学方法》,《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⑱[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26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