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欧青年不再有“白人负担”

 新会佬l3bgs3j2 2024-04-28 发布于广东

19世纪末,英国历史学家和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诗作《白人的负担》中,首次提出了“白人负担”的概念,鼓励西方列强承担起“教化”和“文明化”落后民族的责任。这一思想成为了帝国主义扩张的理论基础,其影响深远,直至20世纪中叶的去殖民化进程,乃至今日全球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

在现代美国外交政策中,尽管官方不再使用“白人负担”这一术语,但其思维惯性依然存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政府提出的“传播民主”和“改造中东”的口号,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白人负担”思维的体现。例如,2003年以所谓“解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和“解放伊拉克人民”为由入侵伊拉克,却导致地区局势的进一步混乱和复杂化。

“白人负担”如同一股潜流悄然塑造了西方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方式。然而,新一代的美欧青年逐渐崭露头角,他们不再有“白人负担”。

近期,美国及欧洲校园内频发学生抗议事件引发世界瞩目。“挺巴”示威升级,比如学生要求校方明确反对以色列行为,终止与争议机构的合作,并保护校园内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论自由。警方的强制清场行动激起更多抗议等,这说明巴以冲突正在反噬。

美国校园兴起的“抵制、撤资、制裁”BDS运动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是对巴以冲突的直接回应,也是对过去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扮演“救世主”角色的深刻反思。这些学生在历史的阴影下,以实际行动尝试重新定义国际正义,拒绝沿袭旧有的“白人负担”逻辑,美欧“白人负担”的政治传统根基正在动摇。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白人负担”的源头。自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以来,巴以冲突的种子便已埋下。随后的1947年,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提议将巴勒斯坦分为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此举遭到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史称“纳克巴”(灾难)。进入21世纪,巴以冲突依旧持续,无论是2000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还是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军,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

巴以冲突,简单说就是两家人为了同一块地皮争了好几十年。一开始是英国人发话支持犹太人在那建家,后来联合国又提议分地,一边给阿拉伯人,一边给犹太人,但这提议两边都不太乐意。打那以后,战争来了,人也散了,特别是1948年那会儿,好多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成了难民。到了现在这年代,虽然两边都有过想缓和的举动,比如以色列从加沙撤军,但根本问题没解决,大家还是互相不买账,地区局势也是时好时坏。归根结底,这是个关乎地盘、民族自尊、宗教信仰的老大难问题,外加外面的国家也时不时搅和一下,解决起来难上加难。

美国与以色列的紧密关系,让一些人疑惑为何超级大国如此偏袒小国,包括频繁否决不利以色列的联合国决议。犹太资本的影响力,外界观点各异,中国视角下犹太人更多与历史苦难相联,而在美国,这种影响力深入政治与舆论。这种现象引起了年轻人困惑与不满,特别是对以色列大举杀戮的不满。

当下的美国,社会内部觉醒的“美丽风景线”和巴以那场“世纪拉锯战”可不是各玩各的单机游戏。新一代的美欧小鲜肉和萌妹纸,不只是历史书前的吃瓜群众,不再有什么“白人负担”。历史这本大书,未来是由他们来书写的,属于他们的时代可能已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