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孩子最需要的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新用户21623770 2024-04-29 发布于美国
Image

曾经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孩子最需要的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孩子要想获得这四种营养,就需要生活在一个有和谐、愉悦、民主的氛围的家庭中。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比较强势专制,孩子必须唯母命是从,稍有违抗,父母就非打即骂的话,孩子不仅会失去存在感,而且也没有幸福感可言。据调查显示,一个在作风民主且尊重孩子感情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比在专制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要更受人欢迎。

另外,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处在良好家庭氛围中的孩子,通常会和父母相处得非常融洽,如朋友一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性格非常沉稳,而且适应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强,能够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发展。而那些在争锋不断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不仅适应性差,还可能会存在性格缺陷。这就导致他们在涉足社会之后经常惹是非、捅娄子。

01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安全感


有一些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跟一个小朋友感情很好,后来这个小朋友说我不要跟你做朋友了,然后他会很伤心,很排斥去上学,就会说我不要上学了,因为他正面临着很大的一个分离的焦虑,这种分离的焦虑会致使他崩溃。
少年期他谈恋爱了,如果他的恋爱对象跟他说,我们相处不来,我们分了吧,心理营养足够的孩子痛苦难受,但对于这些有分离焦虑的孩子,也就是安全感不够的这些少年人,他们除了痛苦难受,甚至会自杀,因为对于他来讲,这样的一个分离就是活生生的被撕裂。
父母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在0-3岁,或者说4月-3岁的时候,他如何吸收大量的安全感呢?
0-3月的时候,妈妈只要分泌本体胺就可以了。
4月-3岁的时候,父母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妈妈要努力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面情绪稳定。
当孩子看到家里面妈妈就稳定的坐在那边的时候,不管这个孩子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他就会觉得非常安心。如果妈妈能够让自己的情绪稳定的话,那么她不用做任何的东西,孩子单单是看到妈妈就会觉得很有安全感,那妈妈只要抱抱这个孩子就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妈妈情绪稳定不是在说妈妈没情绪,而是妈妈的情绪是不会失控的,是不会乱发飙的。情绪稳定的妈妈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雷区在哪里。妈妈可以将自己的雷区告诉孩子,让孩子完全知道这个地雷在哪里,他不去踩地雷不会炸开。

第二,爸爸和妈妈的关系稳定。

在三周岁之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安全感的来源,就是只要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和谐的,或者就是他们有冲突,但是他们能够处理他们的冲突,而不是动不动就说我要离婚,因为当爸爸妈妈说要离婚的时候,孩子就会有很大的恐惧感,孩子的天和地就是爸爸和妈妈,如果现在爸爸妈妈两个人要分开,孩子就会不知道怎么办,就会进入到一个非常非常恐惧的状态。所以爸爸妈妈如果是能够关系好的话,本身你们不用做什么,就已经给了孩子很多很多的安全感了。因为孩子很清楚,爸爸妈妈就算有冲突,但他们的关系是稳定的。如果你们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只能够尽量的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争吵。


第三,允许孩子做任何他们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事情。

比如说孩子到了三岁,他能够自己拿水来喝,他能够自己拿饭来吃,他能够自己穿衣服,戴帽子,穿鞋子,穿袜子等等,任何一件你允许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包括自己走路去到幼儿园,比如说你带他,而不是去抱他、背他等等,而是他自己能够为自己做的任何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你允许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能够让孩子有很多很多的安全感,每一个给他做的事情就等于是增加他的安全感一分,因为当孩子能够动手动脚为自己来负责的时候,这个孩子独立自主的安全感就能够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

Image

02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存在感


  
之所以一直强调要欣赏孩子、要注意批评的艺术,是因为孩子需要存在感。

  客观心理学认为,社会化的人在进行交往过程中,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回应才证明了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信号存在,所以我们也存在。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发朋友圈,其实并不是发布信号这个动作有存在感,而是别人积极的回应、热烈的评论使得我们体验到自己的信号是真实的,我们才会获得存在感。

  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存在感,并且不会因为年龄、体重、身高的变化而改变。孩子也一样。

  我有一个学生,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平日里话不多,偶尔会用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望着你。对这个孩子,我内心里是喜欢的,教了他几年,除了开学和家长会时见过他爸爸,再也没见过其他家人。我懂得这意味着什么,自然就多了几分怜爱。可无论用什么招儿,他都不会像其他孩子那般亲近我,最多是羞涩一笑,抿着嘴,不出声。

  有一次终于逮着个机会把他搂到我身边,手快碰到他的脖子时,孩子怯怯地往后缩,似乎要躲避什么。就在他歪头一瞬间,我发现了孩子脖子后面有些异常,深红色的伤疤像一条条巨大的蚯蚓歪歪扭扭地高高突起。我这才醒悟过来:他一直穿着衬衣,不管天气多热都要把领子竖起来。原来如此——他既不是耍帅,也不是耍酷,而是保护自己,一种近乎自卑的自我保护。

  我把手伸进去,明显感觉到孩子身子一僵。“不疼了吧?”我一边问一边轻轻抚摸,“应该是开水烫伤的,对不对?”

  他抬头诧异地望我一眼,又低下眼睑。

  “我们交换个秘密好不好?”我提起裤腿,露出因烧伤留下的伤疤,“你看,比你的严重多了。你这点跟老师比只能算小菜一碟。而且,你的这个疤痕应该可以手术,老师这个再也不能了。再说了,我们是因为受伤才这样的,不丢人!”

  打这天起,孩子不再那么抗拒我,慢慢儿还亲近起来,虽然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大尺度。他成绩始终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我几乎没有因为这个而批评过他,关于我俩的伤疤,谁也不再提起。就这样,我们一起相处了四年半。

  因为个人原因,五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就没再教这个班级,但时不时在校园里可以碰到,他又如从前那样,抬头瞄我一眼然后逃也似的跑开去。

  有一天,我去向老师打听他的情况,不提还好,一提老师便数落起他种种劣迹:经常带钱来学校,买各种东西给同学,唆使男同学跟人打架在老师面前装无辜,上课不是写小纸条就是睡觉……

  老师说得义愤填膺,我都可以理解,孩子变成这样,做老师的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

   但我也能理解那个孩子,他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存在感——个人在班级里的存在感,只不过他用错了方法,或者说他试图走捷径:他学习不拔尖,甚至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拔尖,第一条路被封了;他个子那么矮小,手臂那么细,说句不好听的,只有被人欺负的份,第二条路又被封了;脖子上的伤疤是他心理永远的痛,说不定还因为这个受人嘲笑,第三条路也被封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钱,用钱买东西给同学,至少可以在班级扮演一个有钱的主儿,这方面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他尝到这种方法的甜头,从此有人跟在他身后,有人听他指挥……

   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用这种方式成长,没有哪一个老师愿意自己的学生用这种方式接受教育。如果我们早一点意识到存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早一点用其他方式帮助孩子获得他应有的存在感,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老师听我一一分析开去,不断点头。我也只有安慰她:作为老师,找个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一下孩子,找孩子聊聊,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希望让他在别处也获得存在感。然而我更明白,这个过程将非常漫长,绝非一两次就能起到效果。一个班级60多个孩子,又能保证多少精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呢? 

   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容易导致无意义感,也会带来价值感的缺失。如果用错误的途径获取的存在感,必将带来错误的价值感。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自控力还是价值观都处在逐渐形成并慢慢发展的阶段,获得教师、家长、同学的认同就是他们最直接的存在证明。一旦这种自我存在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很好的肯定和表扬,使得自己觉得没有存在感,便会另寻他路甚至误入歧途。

   记得师范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教书。交通不便,我手持介绍信,步行了好几里路还没找到要去的地方。

   快到中午了,天气非常热,几个光着身子的男孩在路旁池塘里游泳。一个个子稍高点的朝着我大喊:“喂——”显然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没有理会,臭屁孩!

   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并教语文,开学第一天,学生陆续来校。咦,那个尖嘴猴腮的孩子不就是那天朝我大喊大叫的吗?他显然也认出了我,正用脚不停地往地上蹭。

   我什么也没说,帮他办理了报到手续,同时默默地记下了他的名字。与我搭档的是位老同志,跟班上来的,很熟悉班级情况。根据老人家的建议,我把班干部名单确定了下来,并自作主张把男孩加了进来——体育委员。

   结果如我预料的一样,小男孩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愕然,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相处十分愉快。碰上某个村子放电影了,他保准第一时间告诉我。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每个人身上总有些闪光点,听话、高分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发现、认同、引导,从而让孩子获得存在感和幸福感,健康成长。

   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

Image

03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就感


  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化学家丹尼尔·舍特曼,在2019年一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我觉得对于对于最伟大的科学家来讲,最大的奖赏不是来自于诺贝尔奖项,而是来自于他们从日常的工作中找到的乐趣、来自自我的成就感。

  这个感受可以通过他们的发明、发现,去更好地探索这个世界上未知的事物。”

  生活中,总是能听到很多家长焦虑地反映,“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总是能看到,很多孩子沉迷网络世界、游戏成瘾。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孩子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转而在网络世界寻求成就感。

  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就感在哪里,他的热情就会在哪里。

1

  成就感,指的是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幼儿园小朋友,因帮助同学,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小红花,他会更积极地助人为乐;成年人在工作中,完成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获得了领导同事的赏识、得到奖金,他会备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表现地更出色。

  内在的成就感,是一个人做事最大的动力来源。

  然而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缺少成就感,于是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表现出消极、厌倦的情绪,不良行为也越来越多。

  学习上,家长期望过高,孩子压力太大;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否定;成绩一直不见起色甚至越来越差;生活中,家长过度照顾、干涉控制,孩子失去自主的感觉,没有机会动手完成一些事情。

  这些因素,都在阻碍着孩子成就感的获得。

  在教育中,家长若懂得用成就感来驱动孩子的成长,他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动力和自觉性, 自发地往好的方向发展。

2

  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华特·司各特,小时候身体不好又很自卑,成绩也非常差,被称为学校的“怪胎”。

  幸而当时有一位老师,发现司各特虽然成绩不好,却对读书很感兴趣,于是给予他鼓励。

  这是司各特人生的转折点,后来他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

  正是老师对司各特读书方面的欣赏与鼓励,让他在这方面产生成就感,从而开始对读书、写作产生兴趣和热情。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要求太严,总是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挑剔他的不足。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负面评价中,孩子觉得自己好像一无是处,于是做什么都没有信心,做什么都没有积极性。

  孩子的成就感,来源之一就是父母的欣赏、鼓励和表扬。

  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越是需要大人的鼓励和表扬,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

  家长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应当引导孩子跟昨天的自己相比,肯定他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真诚地表扬孩子,这样他会做得更好,更加主动、努力。
3

  朋友家的女儿,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在上钢琴兴趣班,学了半年,逐渐表现出烦躁、抗拒的情绪。

  于是,每次陪着女儿练琴,都不可避免要上演一场母女之间的“战争”,朋友大发脾气,女儿哭闹不愿配合。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办元旦晚会,朋友鼓励女儿上台表演,弹一首比较拿手的钢琴曲。

  女儿上台演出,获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朋友后来听女儿回家很开心地说,同学们都来夸她钢琴弹得好,还约着来家里玩。

  从那次起,朋友惊讶地发现,女儿每次上钢琴课都很认真,回家也主动地练习,并且是一种开心、投入的状态。母女的关系,也慢慢恢复到以前那样亲密愉快。

  坚持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成就感提供的驱动力尤为重要。

  因为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某件事,获得正面、积极地反馈,就会真实地体会到一种“我能”的感觉。

  这种满足感和愉悦感,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能促使孩子更加主动地往那个方面付出努力。

  家长应该给孩子机会独立完成事情,以及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生活上,不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偶尔示弱,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顺利穿上鞋袜、成功套好一个垃圾袋、晾一件衣服;做家务得到表扬,帮爸爸妈妈的忙听到一声“谢谢”······

  这些事情,都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产生“我能行”的感觉,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

  学习上,尽量从小就引导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孩子一开始就能在学习中表现好,尝到乐趣,有所收获。

  当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引导他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疏通学习路上的各种阻碍。

  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有动力迎接挑战,获得进步。

  正如作家刘墉曾说过的一句话:“让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

  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当发现孩子有所懈怠、抗拒的时候,不妨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或是得到一些正面的反馈,孩子有了成就感,就会继续努力前行。

Image

04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幸福感




之前,去学校接女儿,看到小区门口收废品的那对父母,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把三轮车装饰一新,还买了一个芭比娃娃。

问起原因,父亲搓着手腼腆地说:“今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我们一起来接她。”

他们的女儿走出来,惊喜地像只小鸟跳上三轮车。

一家三口笑意盎然又拉风地回家去了。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实,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那就是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的孩子才会更自信、有力量,更有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能量。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时候,正是妈妈用一些仪式,让我认识到生日和节日是重要的。妈妈也用这样的仪式来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身边的人和自己带来幸福。这些仪式,让我内心富足,产生了对家的眷恋,这应该就是一种归属感吧。

自从有了宝宝以后,真怕自己粗糙的生活,养出一个“粗糙”的宝宝。

Image

看过经典的童话《小王子》,故事里小王子和他驯养的狐狸有这样一段对话。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月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个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间不同。”狐狸说。
是啊!仪式感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我们快乐,感受幸福的时光。

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

❶ 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

❷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❸ 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❹ 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

❺ 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共进晚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

❻ 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

家庭的小小仪式,让孩子内心富足,拥有家的归属感。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雨,只要他保有一份对家的眷恋,他始终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
作家王小波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在每天的忙忙碌碌、周而复始中,唯有仪式感能赋予生活更多意义和一些诗意。
仪式感,能让孩子在最贴近我们的那几年,收获值得一生回味的人生体验。
仪式感,能让孩子在父母营造的幸福中,生出勇气、底气和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
有仪式感的家庭,才能有幸福满满、丰盈明亮的孩子。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