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海霞山水画法示范

 shineboy1 2024-04-29 发布于加拿大
何海霞(1908年10月7日—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中国画家、书法家。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
  • 素材来源:《人美画谱 何海霞》,徐步编;万鼎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年出版,节录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

Image

《寒树野云图》临摹步骤

一:起手先从中景的树画起,临习何海霞先生的画,要特点注意“一笔墨”的运用。从树顶画到树根,把墨自然用尽。↓↓↓

Image

二:画出树的组合关系,要有前后穿插,要有大小、疏密、正斜、浓淡的对比。↓↓↓

Image

三:逐渐扩展开去,画出山石、小树及配景。何老对于小树的刻画非常考究,看似随意,却笔笔精到。↓↓↓

Image

四:半干未干时,以淡墨渲染,注意依然用“写”的笔意,不可随意涂抹。在淡墨上复以浓墨,使之自然渗化,墨色丰富而有墨韵。↓↓↓

Image

五:墨色较干时施以赭石打底,一来是随类赋彩,二来为了固墨。↓↓↓

Image

六:最后以花青墨染树叶,使层次更丰富,并点出远山。↓↓↓

Image

坡脚山石画法

一:画山石要注意自然形态及用笔变化,画坡脚山石,要注意石与地面的关系。↓↓↓

Image

二:施淡墨以增加石的体积和肌理感,以赭石染坡脚流水线,略微点染。↓↓↓

Image

三:赭石打底,石绿渲染。随时要注意书写用笔,不求平均,注意留白。↓↓↓

Image

四:略干后,施以石青,可衬托写意性背景。这一组石头的总体画法特点,反笔笔法的运用和留白变化。↓↓↓

Image

山石瀑布画法

一:正、侧锋运用,逆笔而行,顺势点染,大笔画出呼应山石,挤出水口位置。↓↓↓

Image

二:注意水口流水方向,焦墨剔骨以提精神,在半干时用焦墨勾勒。↓↓↓

Image

三:注意侧锋运笔变化,皴擦不宜过多,注意点的丰富性,形成大块面。↓↓↓

Image

四:画瀑布起笔先上桃,再往下,表现出水的动感,以淡墨略加淡绿对瀑布渲染,山石略施淡赭石。↓↓↓

Image

山法

一:以干笔淡墨画出山形,顺笔势皴擦出山石肌理,并点出丛树。↓↓↓

Image

二:以湿笔淡墨点染,并画出远山层次,局部趁湿复以浓墨,墨色自然融散,显出丰富变化。↓↓↓

Image

三:一笔墨由浓到淡,枯湿自然变化,分染层次,最后施以淡色,先赭石后石绿。↓↓↓

Image

杂林画法

一、画一组杂树,先从中间的一棵画起,以它为中心,安排前后左右的穿插关系。↓↓↓

Image

二、以淡墨湿笔画松树。↓↓↓

Image

三:要时刻注意每棵树之间的穿插关系,切忌平均、呆板。↓↓↓

Image

四:随着树的添加,要随时调节疏密、节奏、韵律、浓淡、干湿这些关系。↓↓↓

Image

五:在近处添加两棵杉树,先以干笔画出前面的一棵以及后面一棵的主干。以个字点、介字点画叶。↓↓↓

Image

六:再以淡墨湿笔大笔点叶,注意节奏、干湿以及树形和叶片团块的层次,趁未干时复以浓墨,增加厚度。↓↓↓

Image

七:干后施以淡色。树干施淡赭以提神,便色墨相融。↓↓↓

Image

八:最后演示一棵老树枯枝的画法,双勾画树干,可从根部画起,也可从中间画起,注意“转”笔,表现苍老、顿挫感。依然有干湿浓淡和穿插变化,画出一种节奏和韵味最难。↓↓↓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