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說唐》(《說唐全傳》、《說唐演義全傳》、《說唐前傳》)第四十三回:改赦書世民被釋 拋彩球雄信成婚

 元亨技术 2024-04-29 发布于贵州

《說唐》(《說唐全傳》、《說唐演義全傳》、《說唐前傳》)

第四十三回 改赦書世民被釋 拋彩球雄信成婚

當下魏征接過赦書一看,沉吟半晌,便說道:"不難。可將第二句中'不'字上,豎出了頭,下添一畫,改作'本'字,'本赦南牢李世民',便可以放他了。"茂公稱善。二人隨即改了赦書,令從人帶了秦王的逍遙馬、定唐刀,同到牢中見秦王。將改詔放走之事說知,秦王拜謝。徐、魏二人道:"主公,臣等不久亦歸輔主公。今事在匆促,請主公作速前去,恐魏王早晚回來,難以脫身矣!"秦王十分感激,提刀上馬,拱手辭別而去。

再說魏王班師回來,問起秦王如何,徐茂公道:"主公詔書後批語:有'滿牢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故臣已放他去了。"李密聞言,大怒道:"取詔書我看。"徐魏二人連忙取上,李密細細看出改詔的弊端,拍案大喝道:"都是你二人弄鬼,侮玩孤家。本當處斬,姑念有功有前,饒你們一死。你們去吧,孤今用你們不著。"喝令廷尉將二人趕出。茂公冷笑,寫詩一首,貼在午門上,詩曰:

喪失賢良事可傷,昏君無智太荒唐;

強郃壓境誰堪恃,不及當年楚霸王。

茂公將詩貼畢,與魏征出城而去。

這邊午門外有值日官連忙報知李密,李密看了詩句大怒,即差秦叔寶、羅成趕走,拿他們回來,以正國法。叔寶,羅成出城,鬼混了一日,進朝回復道:"臣等追尋二人,並無蹤跡,不知去向。"李密大怒道:"好姦党,明明私情賣放,還敢在孤家面前搪塞!"喝左右綁這二人,押出斬首。閃出程齩金大叫道:"主公,這個使不得,你不想想,這皇帝是那裡來的?如今怎麼無情,動不動就要殺起來。"李密大喝道:"好匹夫,焉敢奚落孤家!"吩咐左右,一併把他推出斬首。嚇得兩班文武,一齊跪下道:"乞主公息怒,看他三人從前之功,免其一死。"再三保奏,李密怒猶未息,說:"既是衆卿力保,將三人削去官職,永不復用。"三人勉強謝恩而出。程齩金一路大叫道:"有這樣可笑的人!我讓他做皇帝,如今他倒作威作福起來!"叔寶道:"事已如此,說也無益。"齩金道:"秦大哥、羅賢弟,我們如今周遊列國,到處為家,看有甚麼機會罷了。"羅成道:"說得有理。"

此時秦母、程母俱已去世,只有羅成母親在堂,三人各各收拾車輛,帶了家眷,一同登程,沿路周遊去了。當時金墉關六驃八猛十二騎,見魏王如此,漸漸分散。那洛陽王世充聽了這消息,心中大喜,即密傳將令,暗暗起兵來取金墉不表。

再說李密兵勢大衰,手下只有王伯當、張公瑾、賈閏甫、柳周臣保護,心中也有些著急。時值荒年,糧餉均無著落,心中十分著急。一天黃昏時分,忽聽炮響連聲,軍士來報說:"王世充來襲金墉,攻打甚急。"李密大驚,連亱與衆將計議,都是面面相覷,糧草又無,兵馬又少,怎生迎敵?君臣商議,惟有棄了金墉。投奔別國,再作區處。李密道:"如今投那國去好?"王伯當道:"若投別國,俱是小邦,未必相容;莫特投唐,庶可苟全。"李密道:"我與世民有隙。"伯當道:"不妨。向來李淵仁厚,世民寬宏,決不會難為主公的。"李密猶豫未決,忽報王世充人馬攻破兩城了,李密大驚,伯當道:"主公快上馬。"張公瑾、賈閏甫、柳周臣都棄了家小,走馬出城,望長安而奔。這裡王世充入城安民,只斬了蕭後,其餘各家家小,俱皆赦免,不在話下。

再說李密一行五人,行到長安,在午門外,先自綁縛,送人本章。高祖看了,對世民道:"金墉李密,被王世充暗襲,破了城池,今來投順,我欲殺之,以消你之恨。你意若何?"世民道:"椉人之危,殺之不仁,又失人望。望父王憐而赦之,復以恩結之,則天下歸心矣!"高祖大悅,即宣進來。李密到金階,俯伏在地,高祖離坐,親觧其縛,赦其前罪,封為邢國公。又將淮陽王李仁的公主,配與李密為妻。封張公瑾、王伯當、賈閏甫、柳周臣為廷尉。伯當不受,願為李密幕將,高祖許之。這話休表。

再說洛陽王世充得勝回國,想起妹子青英公主尚未招駙馬,遂下旨在午門搭一彩樓,憑妹子擲球自擇。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樓上,拋球擇婿,對天祝道:"姻緣聽天由命。"就吩咐宮女,將球擲下.卻落在一個青面紅須大漢身上。你道那大漢是誰?卻就是單雄信。只因他拋棄了李密,來到洛陽,在彩樓邊經過,公主一球,正中頂梁。兩邊宮官太監,邀住雄信,延入午門。王世充見了,心中大悅,立與成親。過了數日,叔寶、羅成、齩金三人。游到洛陽,聞得單雄信為駙馬,同來投他,雄信接見大喜,意欲奏知王世充,封他們官爵。但恐他們與唐家有舊恩,異日反復無常,反為不美,不如且款留在此,再作理會。便奏過王世充,將金亭館改作三賢館,供養他三人在內,逍遙安樂,不表。

且說李密雖為駙馬富貿,焉能比得前日為魏王時快意?欲要反唐,未得其便。適值山西有變,李密就在高祖面前,討差出師,願効微勞。高祖下旨,命他收服山西。李密得旨甚喜,退回府中,意欲公主同去,遂將心思,一一說知,並道:"此去成功,公主即為王后。"公主大怒駡道:"你這狼心狗肺之人,我家伯伯何等待你,你不思報恩,起此反心,真逆賊也!"李密罵道:"你這賤人,如此無禮!"遂拔出寶劍,將公主殺了,即招伯當相商。伯當見殺了公主,大喫一驚道:"不好了!還有什麼商議?此時不走,等待何時?"李密慌忙與伯當上馬,逃出東門而走。

這裡邢國公府中家將,飛報入朝,高祖得報大驚,命秦王領兵追趕,碎屍萬段。秦王領兵出東門一路趕去,李密回頭一看,只見一隊人馬飛奔趕來。李密與王伯當縱馬加鞭,行不上十裡,到了艮官山斷密澗,見追兵已到,李密連聲叫苦。王伯當把戟向前,大喝道:"唐兵休趕,俺王伯當在此。"秦王道:"王兄,李世民特來勸你。今日之事,猜理皆虧,勸王兄不如降了唐家吧!"伯當道:"千歲,不必多言。俺王勇素重綱常,事雖無濟,有死而已!"遂勒馬挺鼓刺來。這裡衆將一齊放箭,伯當恐傷了李密,把身向前擋住。用戟挑撥,叮叮噹當,把箭杆都撥在地下。不料旁邊一箭,射中李密左腿,李密呵呀一聲。伯當回頭,才掇得一掇,就著了數箭,手戟一松,萬弩射身而死。李密並同行數人,亦被射死。秦王下令,將王伯當屍首葬在艮宮山,把李密首級斬下,收兵回長安,入朝復旨。高祖命將李密首級,號令午門示衆。

不多幾日,徐茂公、魏征,行至午門外,見了孿密首級,哭拜於地。有守門軍人,將二人綁縛,入朝啟奏。高祖聞知,叫推進來,軍士將二人拿到金階,秦王一見,忙奏道:"這就是徐勣、魏征,改詔私放臣者。"高祖聞奏,即令秦王下殿觧縛。秦王領旨,下階觧縛,謝敘前情,就要二人歸唐。二人道:"要臣歸輔,必須葬祭了魏王屍首,以盡舊主之誼,然後歸附。"秦王將此言奏請高祖,高祖准奏,命秦王前往主等。秦王就將李密屍首,用天子禮葬于艮宮山。致祭畢,徐勣、魏征,就舊唐朝。高祖封徐勣為軍師,魏征為洗馬,按察四方,招集金墉七驃八猛十二騎。那些金墉舊將,聞二人歸唐,皆來歸附。

欲知後事,再聽下回分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