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友初学书法是以楷书入门的,苏轼曾说:“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把楷体练扎实了,写起行书、草书方能事半功倍、得心应手。这也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就是以谁为师,练习谁的作品呢? 楷书有“四大家”一说,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如果以欧、柳为师,这二位的字法度严谨、用笔森严,笔画、结字有明确的要求,学起来非常难,需要细扣每一处细节,而且练起来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走出,久而久之,自己的字就变成“美术字”“印刷体”了。 而如果以赵孟頫楷书为入门,虽然容易上手,但是我们没有赵氏出色的书画修养和运笔功力,这就难免出现越写越俗,笔法越来越单一的情况。 综合而言,颜真卿就是大家最好的选择,首先,颜真卿的楷书法度同样严谨深厚,他取法北碑南帖以及篆隶二体,每一笔都有来源,每个字都堪称完美;其次,颜字相比欧、柳,又给了书写者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学颜而成的大师,数量远远多于学欧、学柳者。 第三,颜真卿的字相比于赵孟頫字,更为高古多变,也能避免“因熟而俗”的境况。因此,我们以颜楷为入门,既符合“取法乎上”,又能兼顾各个方面,堪称不二之选。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颇为经典,但要说哪一件笔力最饱满、最豪情万丈,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大唐中兴颂》了。此作由尚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镌刻于唐大历六年(771年),是颜真卿63岁时的作品,也是目前唯一确定的颜氏摩崖石刻,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 此碑为“记平安史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而作,书写时颜真卿痛快淋漓、情感极为饱满,心手合一。《中兴颂》横416.6厘米、纵422.3厘米,共21行、332字,字如斗大,超过15厘米,也是是颜书字迹最大者。 当代书法家启功称此作为“颜楷第一法书”。全碑藏锋起笔,蓄力、衄搓、调锋处理明晰,笔笔中锋、雄健开阔。用笔以圆为主,结字舒展开张,高低错落、呼应得宜。《中兴颂》既有楷书之严整,又有汉隶之雄浑。通篇古朴庄严、神完气足。黄庭坚曾赞:“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 《中兴颂》相比于其他作品。字迹大、用笔细节也更清晰,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上佳字帖。 而今,我们将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拓本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原作毫无差别,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