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博物馆(三)专题篇

 hsgzlgg 2024-04-29

《石刻史书》、《红旗漫卷》和《天下黄河富宁夏》三个专题陈列,分别反映了原始先民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展现了宁夏岩画的艺术特色;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初期宁夏的革命历史,生活在宁夏的各族人民所独具的常有的民风民俗。

《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

《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一楼西侧,展陈面积1300平方米,以岩画的内容题材为主线,反映了原始先民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展现了宁夏岩画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宁夏岩画广泛分布在宁夏境内黄河两岸的贺兰山、卫宁北山、香山、灵武东山等绵延七百余公里的几百个山谷、峡口与丘陵之中。这些岩画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游牧民族放牧、狩猎、祭祀、舞蹈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展览主要分三大部分:序——最初的家园、岩画——留刻在石头上的生命印迹、保护研究——我们正在做和还需要做的。展览通过大量实物、拓片、图片等将岩画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游者,其中展出的岩画实物约150块,拓片约300幅,照片约150幅,游牧民族文物若干,复制品若干。

 序厅的墙雕

  

前言

宁夏岩画分布沙盘。

著名的“太阳神”人面岩画。

虎、鹿

山羊、马、符号

人、山羊

围猎图

牛的各种版本岩画。

结束语

与贺兰山的岩画陈列室相比,大为逊色。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是对红军长征路经宁夏,以及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后西路军西征等史实的回顾展。以文物为主,辅以照片、图版、文字、油画、雕塑、图表,通过多媒体展示、场景再现、电动沙盘和现代电子声像等表现手段有机的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的再现了宁夏的革命历史。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星星之火——宁夏早期的革命活动”“红星照耀——红军长征在宁夏”“共赴国难——宁夏的抗日活动”“峥嵘岁月——宁夏的解放”“日新月异——宁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五个单元,通过文物、照片、重大历史事件,全面、生动、立体地讲述了宁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序厅

序厅以山石和红旗造型凸显“红旗漫卷”的展览主题,紧扣革命特色和地域特点。前方奋勇冲锋的革命战士和民众的组合雕塑,采用玻璃钢仿岩石,人物动作充满动态,造型形象生动逼真。背景墙面为深红色喷砂艺术效果,大块红旗在六盘山上漫卷,象征着中国革命漫长的历程。

第一篇章《星星之火——宁夏早期革命活动》

宁夏早期的革命活动  

1925年8月,共产党人宣侠父、钱情泉随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来到宁夏地区从事革命宣传活动。

宁夏历任书记:第一任书记李临铭(左)、马云堃(右)

宁夏历任书记。

第一任书记李临铭以行医为名开展工作,这是掩护其身份的牛皮药箱。  

1926年9月,宁夏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在银川鼓楼成立。宁夏早期的革命活动,极大提高了宁夏回汉人民的政治觉悟,也为以后共产党人在宁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单元《红星照耀——红军长征在宁夏》

1935年至1936年,红军二十五军、中央红军、西征红军先后到达宁夏。他们以救民于水火的实际行动,让宁夏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和曙光,树立起斗争到底的信心。 

1935年8月15日,长征中第一支进入宁夏的红军队伍-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同志、吴焕先同志、徐海东同志的指挥下进入宁夏六盘山地区。1935年8月17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宁夏固原兴隆镇、单家集,沿西兰公路东进占领隆德县城,又继续东进,连夜翻越六盘山;1935年8月19日,红二十五军出固原,后经平凉进入陕北;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

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胜利会师,三支队伍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红军第一次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撒在宁夏南部地区。

红十五军团序列表

1935年9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甘川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进入甘肃南部。9月27日,越过渭河,召开会议,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5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领导随一纵队到达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地区。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省保安县吴起镇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7日,红军前卫部队翻过六盘山行进到青石嘴附近时,得知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七师十九团两个连队在此休息,毛泽东立即下达作战命令。场景采用1:1的表现手法,结合通过声光电和景观地物结合展示,使青石嘴战斗更加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清平乐·六盘山》:10月7日凌晨,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翻越了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在六盘之巅极目远眺,毛主席诗兴大发,感慨万千,到达陕西瓦窑堡后,根据当时的感受写下了一首《长征谣》,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后来,《长征谣》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当时毛主席对其作了较大改动,题目也改为了《清平乐·六盘山》,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这里的“长城”指的就是宁夏境内的战国秦长城。

193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川太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东征、部署西征,决定组成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甘肃、宁夏进军。西征红军先后解放了宁夏境内的豫旺、盐池、同心、固原、海原等广大地区,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政策,推动了东北军联合十七路军抗日,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将宁夏部分地区纳入红色区域,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为中国革命发展奠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回民自治政府成立

  情景再现。

  第三单元:共赴国难——宁夏的抗日活动1937—1945

宁夏工委

宁夏工委: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宁夏形势危急。10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宁夏工委,杨一木、李仰南先后被任命为书记。

1938年冬,国民党白色恐怖严重,为保存革命实力,宁夏工委决定将大部分党员撤回边区。1939年10月,中共中央派崔景岳、王博到宁夏工作。1940年3月,他们重建中共宁夏工委,崔景岳任书记。1941年1月,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峰,宁夏军阀马鸿逵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宁夏工委遭到破坏,崔景岳、孟长有、马文良被敌人活埋于银川城隍庙壮烈牺牲,但此后仍有大批共产党人到宁夏开展革命活动。

  

绥西抗战

  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1937年冬,由实验小学进步教师杨文海等成立的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以办壁报、开演讲会的形式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唤起了银川人民的抗战觉悟。

  第四单元《峥嵘岁月——宁夏的解放》1945-1949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在解放太原后,立即向宁夏进军。7月27日,十九兵团进军到宁夏固原东部的任山河地区,拉开了解放宁夏的大幕。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兵分三路向宁夏挺进,浴血奋战,于9月23日解放省会银川;9月底,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平解放。至此,宁夏全境解放。

和平老人郭南浦。他力劝马鸿逵和马鸿宾和平起义,为宁夏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9月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成立宁夏省委,10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宁夏省委,任潘自力为书记、朱敏为副书记。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林伯渠副主席来宁主持会议宣告自治区成立,并派刘格平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一任主席。解放初期,宁夏匪患严重,活动于境内的土匪有大小130多股近万人,经过一年多的剿匪,至1950年底全省土匪基本肃清。这面写有“剿匪功高”的锦旗就是剿匪部队在宁夏海原剿灭土匪后,当地群众送给骑兵团的,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第五单元《日新月异——宁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949-1958》

1949年12月23日宁夏省委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1956年年底,宁夏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推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宁夏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结束语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

天下黄河富宁夏

  前言

展览分为“民俗根脉、生产风俗、生活风俗、居住风俗、饮食风俗、节庆风俗、礼仪风俗和民间艺术”八个单元,通过35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现了黄河流域塞上儿女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为观众讲述多彩的“宁夏故事”。  

民俗根脉

宁夏早在4万年前就出现了人类文明。先秦时,宁夏先民以游牧民族为主。秦朝起,历代中央从内陆向宁夏移民屯垦,引黄灌溉,发展农业,改变了宁夏居民的结构,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不断交融,形成了宁夏“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多元一体”的地域民俗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表达了民众的审美理想。

宁夏各民族分布概况

  生活习俗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衣、食、住、行。宁夏地区的生活习俗,既具有中华民族的共性,也有地方特色。

 生产风俗

旱作农耕方式

居住民俗

宁夏南部山区民居修建方式灵活,大都因地制宜,既有高房子、土坯房,也有窑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建筑逐渐被砖瓦建筑所替代。

  架子车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宁夏农村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黄河中上游的一种摆渡工具。早先被称为"革囊",先将皮革缝制而成,再充入空气。后来,用宰羊后掏空内脏的整张皮囊,不再缝合。人们最初使用单个的革囊渡河,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将若干个皮囊相拼,用绳索固定在木排上,就成了羊皮筏子。

  饮食民俗

宁夏南部山区百姓喜欢各类面食;北部川区是移民地区,饮食习俗受周边地域影响较大。此外,宁夏还是优质的牛羊养殖区,这些因素造就了宁夏多元的饮食文化。

  油香:油香是回族的传统食品。当家里来了贵宾,或迎接重要节日时,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

馓子:馓子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物。馓子在制作中加糖或裹蜜成为甜食,也有加盐成为咸食的。

蒿子面:蒿子面是一种流行于卫宁平原的素面,有360多年的历史。古时中卫、中宁两地佛教盛行,吃素的人比较多,于是就有了这种面。和面时在面粉里加入少许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清爽可口,具有健胃、清热的功效,还蕴含"寄托情思、祈福安康"等意义。

炒豆子:1920年,海原县发生了一场8.5级特大地震,很多人被压在废墟下,依靠吃原粮活了下来。为了纪念当时人们所受的苦难,每年十一月初七前后,海原地区都有吃炒豆子的习俗。

羊肉搓面:羊肉搓面的精华就在面劲道、汤鲜美、风味独特。将面搓成筷子般粗细,下锅煮熟,再浇上用羊肉丁和新鲜蔬菜烩成的汤,放入辣椒红油就可以吃了。

锅子:锅子如同现在的火锅,所用的烹饪器具不同,是宁夏盛行的节日美食。

手抓羊肉:“中国羊肉看宁夏,宁夏羊肉看盐池”。宁夏盐池的滩羊"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长大,造就了手抓羊肉独特的风味。烹饪时先煮后蒸,蒸煮时不加食盐是确保羊肉独特口感的关键技巧。出锅后配上蘸汁,入口不腻不膻、肉香浓厚、非常鲜美、独具风味。

羊肉臊子面:羊肉臊子面十分注重制作和炝汤,据说是由唐朝初期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是为老人祝寿、孩子庆生及其他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

羊杂碎:羊杂碎是用羊的各种内脏经过炖煮烹制而成的。在羊杂碎中加入面肺是宁夏羊杂碎的特色制作方法,将洗出面筋的面浆倒入事先处理好的羊肺后,向羊肺中吹气,渗出其中的水分,使得羊肺内部灌满面浆,再上锅煮,煮熟晾干后切成条和其他内脏放在一起烩煮,做成美味的宁夏羊杂碎。

  

节庆风俗

礼仪风俗

  民间艺术

  剪纸:剪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宁夏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大部分都以人物、动物、花草、山水为题材,构成富有寓意的画面。

贺兰砚:制作贺兰砚的贺兰石质地细腻,易于雕刻,是宁夏五宝之一。在贺兰砚中存储的墨汁不容易干掉和发霉,墨色持久。2008年,宁夏贺兰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毛皮:宁夏皮毛加工有上百年的历史,二毛皮制品洁白如雪,是取暖、装饰的佳品。现在,宁夏的皮毛加工产品,已从单色发展到多色,品种也从几个发展到几十个,有的甚至漂洋过海,远销外国。

  刺绣:"刺绣"又叫"扎花",是宁夏各族妇女都喜爱的手工艺。宁夏刺绣针法精巧,绣品精美,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多为日常用品,如门帘、桌布、枕头、鞋垫等,也有挂在墙上或绣在衣服上做装饰用。内容多以花卉、动物和吉祥图案为主。

杨氏泥塑:杨氏泥塑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制作程序复杂,有配料、酿泥、造像、敷彩等20多道工序。作品乡土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杨氏泥塑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家项目。

  麻编:麻的使用早于丝绸、棉等织物,宁夏的土壤十分适合麻的种植,麻编技艺广泛流传。麻编通过搓捻、打结、盘绕、编辫、钩织、缝合、麻绣等工艺技法,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制作成各类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深受群众喜爱。

  翻羊拐: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和乐高积木的年代,翻羊拐是少年儿童打发课余时间的最佳玩具。吃完羊肉后将羊蹄腕处的骨拐留下来,清理干净,再涂上自己喜欢的样色,一副DIY的玩具就做好了。翻羊拐时先将羊拐撒在桌上,用其中的一个抛接,当第一个拐抛起后,赶紧用手把撒在桌上的羊拐,按要求翻摆成同一个面,一次最少翻一个,技术好的一次可翻好几个,四面按顺序翻完即为胜。

 木雕:通常用于建筑物上的装饰,雕刻内容有山水、花卉、人物、民间故事等,有的还有彩绘,作品造型生动、构思精巧、立体感强、富于生活气息。

民间绘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地区入选名录

口弦:口弦是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穿上串珠和流苏,它们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装饰品。常见的有竹制和铁制的两种。弹拨时将铁片含在口中,手指波动弦丝,就会发出婉转、低徊的声音。口弦没有明显的音调,主要通过口型、气流、节奏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在我国的云贵川地区,有些少数民族也有弹竹制口弦的爱好。

咪咪子:咪咪子是一种自制的能发声的小乐器,一般以青芦苇、嫩柳枝、燕麦杆等物品制成。吹奏时将一头捏扁放在嘴里,将出气的一头双手捧住,使声音在手掌内回旋。

泥哇:"哇呜"是宁夏较为流行的吹奏乐器,有的因形状似牛头,又被称为"牛头埙"。有的刻画图案、线条,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泥哇呜音色低沉而悠扬,宛如古箫,所以又被称作"泥箫"。

节庆风俗

  服饰民俗

民族服饰  

银熏炉。清代晚期。共两件。高67厘米,腹径34厘米,宽50厘米。整体造型非常独特,上部形似葫芦瓶,瓶顶有一头站立的大象,象背驮一小瓶,象征着“万象更新,四平八稳”;下部呈圆鼎状,有三个兽形足,熏炉两侧附有对称的螭龙状耳饰。这件精美的文物集铸造、焊接、抛光、镂空等多种工艺与一体。

 画珐琅香炉。盖子采用掐丝工艺,制作精美,顶端铸有一只踩着绣球的小狮子,富有灵动的美感。炉身四面绘有松鹤、寿星、鹿等图案,取“福”、“禄”、“寿”的谐音,寓意美好。

  展望未来。

 另外还有一些临时特展,没时间参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