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论语】 3.4这可是个大问题呀\3.5孔子到底在褒扬什么\3.6如果为非作歹,拜神又有何用

 惟虫能天 2024-04-30 发布于河北

  

 

 

这可是个大问题呀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本章的意思是,林放问礼的本义。孔子说,这可是个大问题呀。礼,与其奢华宁可简约;丧祭之礼,与其铺张宁可哀戚。

林放懂得问礼之本,与季氏等三家形成鲜明对比,是以得到孔

子褒奖。在孔子看来,礼不在奢侈铺张,而在是否合乎礼义,丧祭尤其如此。林放是孔子的弟子,他提的问题很大,而孔子的回答却很具体。孔子没讲形而上玄而又玄的大道理,讲的是他听得懂的事情,即礼之本在于两宁:宁俭、宁戚。俭是行为,戚是心态。此理亦适用于一切人和事。

孔子讲的道理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却并不是太多。假如孔子处在当今社会中,不知要感慨到什么程度。前些年不少地方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奢靡浮华到了惊人的地步。还有些人办丧事,不重哀戚而重奢侈、体面,人死了还吹吹打打唱戏跳舞,还有的自己嘻笑打闹却找人代哭,火葬过后没三天又在家里开舞会。这不仅是不懂礼,甚或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不仅争不到任何体面,而只会被人瞧不起。

孔子到底在褒扬什么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是古代对周边文化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说法。诸夏是指周朝及其分封的华夏各诸侯国或指中原国家。诸夏往往与夷狄对举。本章文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当时诸夏不如夷狄。因为夷狄尚且有君主,不像当时诸夏礼崩乐坏、目无君长。另一种说,夷狄不如诸夏。因为夷狄即使有君,但因其文化落后,没有完备的礼仪制度,仍然不如诸夏。两种解释都有道理。

《春秋》讲夷夏之辨,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并不以种族血缘为判断标准。孔子在此说的君也非仅指国君,更指和谐的政治秩序。第一种解释,孔子认为当时具备这种和谐秩序的夷狄,着实胜过礼崩乐坏的诸夏。按第二种解释,孔子是说偏远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君王,但是只有形态没有完备的文化礼仪制度。比如说夏、商虽然亡国了,但其精神和文化却永远地传承了下来。在这里,孔子是在褒扬一种精神、文化和政治秩序。这里说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亡国还可复国,但若文化亡了,则永世不得翻身。

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传承了下来。比如夏朝,虽然亡国但他的文化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拿过年来说,我们对阴历年比阳历年要重视很多,还有过生日,可能大多数人过的还是阴历生日,而阴历年沿用的夏历就是夏朝留下来的文化。

如果为非作歹,拜神又有何用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本章的意思是,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说,难道泰山之神竟然不如林放懂礼吗?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他后来成了文人带兵的统帅。冉有这个时候在季家为相,等于是总管。季氏旅于泰山,不是旅游而是旅祭。泰山是当时文化精神的集中点,是人跟天沟通的地方,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封禅这个地方。秦始皇曾到泰山封禅,回来的路上就死掉了。对季氏这个连诸侯都不是的权臣而言,他去泰山干嘛?实际上是他想造反,到泰山去祈祷神的帮助。对此孔子当然是明白的,所以他把冉有叫来对他说,你不能劝阻他家吗?冉有说他不能。季氏当时已狂妄到极点,他不会把冉有放眼里。冉有的这个回答,当然也在孔子意料之中。但作为老师,是一定要教育学生尽职尽责的。所以当时孔子深深地表示叹息。说道,难道泰山之神连林放也不如吗?这看似叹息泰山之神,实际叹息的是自己的学生、是季氏、是当时礼崩乐坏的时局。

古人认为泰山有岳之神。传统文化讲“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八个字是做神的资格。泰山若有神,也是聪明、正直、公道的。家去祭拜、贿赂他,拍他马屁就如他的愿,那这还算是神吗?孔子不是说泰山之神不如林放,而是表达了以下含义:一是严厉警告季氏,若为非作歹,拜神又有何用?二是借赞赏林放,弘扬注重礼仪、修身敬德的风尚。三是借机对自己的学生乃至鲁国的一些人,对季氏的反叛行为不斗争,任其坐大的行为进行贬斥。

孔子历来主张凡事应在修身正己、立人达人上下功夫,而不是求助神灵的庇佑。时至今日,为人不走正道,却去拜求神灵保佑的也不是个别现象,这怎么能实现呢?神灵若保护这些人,世间还有公道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