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害”我国数千年的害虫,在农村人人谈起色变,怎么如今却销声匿迹了?

 塞外喵喵 2024-04-30 发布于陕西
我国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蝗虫过境的可怕景象以及它们对农作物的巨大危害。历史上,蝗虫灾害的恶劣影响绵延了数千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曾经在我国农民中引起恐慌的蝗虫,为何在现代变得鲜见其踪迹了呢?这一切,都要从揭开“粮食杀手”蝗虫的神秘面纱开始说起...
千百年来,蝗虫一直背负着“粮食杀手”的恶名,它们残害粮食的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古人常说“旱极必蝗”,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蝗虫的虫卵会利用裸露的土地作为跳板,破土而出,为形成具有极强杀伤力的蝗虫族群做好准备。
蝗虫和螳螂虽然外形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蝗虫是典型的害虫,而螳螂则因其捕食其他害虫的特性而被视为益虫。蝗虫体型短促肥润,体色以灰绿色、黑褐色为主,而后腿粗壮、肌肉发达,使得它们擅长跳跃和长距离飞行。
蝗虫之所以被老百姓憎恨,主要是因为它们无情的掠夺性和摧枯拉朽般的摧毁力。在古代,蝗虫过境意味着农作物的灾难,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将大米、豆类、小麦等作物的根茎和叶片蚕食殆尽,只留下突兀的杆子,因此被称为“粮食杀手”。
蝗虫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饥荒的威胁,家中无余粮的贫苦百姓可能会因此饿死。在古代,粮食是百姓的天,蝗虫的危害性被认为是所有昆虫之最。蝗灾、水灾、旱灾并称为历史上威胁国民幸福生活与国家安定的三大自然灾害。
在古代,面对蝗虫的威胁,老百姓只能采取有限的对抗手段,效果并不理想。每当蝗虫过境,人们都如临大敌。进入近现代,蝗虫的威胁愈发严重,我国老百姓不得不展开旷日持久的“粮食保卫战”。
建国初期,我国曾采用飞机喷洒农药的方式来应对蝗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这种高成本的防治方式虽然短期内有效,却不是长久之计。
那么,曾经顽劣的蝗虫是如何销声匿迹的呢?
杀灭蝗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仅从外部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源上进行治理。我国农民之所以能够基本逃脱蝗虫的威胁,离不开一位名叫马世骏的专家的贡献。
马世骏是中国生态学家,也是一位海归精英。1980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一生致力于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和实践。面对国内严峻的蝗灾威胁,马世骏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和“种群变境成长”的科学理念。
在马世骏的理论指导下,我国14亿人的口粮得到了保障。如果说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缔造者,那么马世骏就是这些口粮的守护者之一。
1952年,马世骏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飞蝗的习性和爆发原因,并总结出了可靠的治蝗经验。
马世骏认为治理蝗灾不能仅在蝗虫本身上做文章,而应从整体生态出发,寻找蝗虫爆发的规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和防治,提出了防微杜渐的防治策略。
通过修筑控制水位、保护植被等措施,让蝗虫无处产卵。同时,马世骏团队还利用真菌等生物手段杀灭蝗虫,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在中国人的新智慧和治理经验面前,蝗虫想要卷土重来变得难上加难,只好销声匿迹,不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