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新用户8926AVU2 2024-04-30 发布于北京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为其大办丧事,极尽所能地表达了对她的宠爱,但是,顺治帝死后,董鄂妃却遭到了清廷的冷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董鄂妃作为一个满洲正白旗下的名门淑女,18岁入宫,她并没有恃宠而骄,飞扬跋扈,欺压后宫妃嫔,更没有干预朝政,危害国家。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死后竟受到清廷的冷遇呢?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分析董鄂妃死后受到冷遇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点:

首先,能够被立为皇后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之一:一是皇帝即位前的嫡福晋;二是嫡皇后死后,由皇贵妃、贵妃中遴选而递补继立;三是皇帝冲龄继统,成年后,举行大婚,正式册立;四是皇帝的生母,母以子贵,被追赠、晋尊;五是对皇帝有抚育之恩的。具备以上其中一条,就能居正位中宫,被立为皇后。对于董鄂氏来说,上述五条,她均不具备,完全出于皇帝对她异乎寻常的宠幸才被追赠为皇后的。因此认为董鄂氏头上的这顶皇后桂冠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其次,满洲与蒙古世代联姻,这是加强和维护满蒙联盟的重要手段,是出于政治需要,在清帝中特别是清初几帝后宫中,来自蒙古的后妃占相当比重。在世祖的10名有名号的后妃中,竟有5名都是来自蒙古。然而世祖对这5名蒙古族女子均不甚满意,而独独钟情于董鄂妃,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致使这5位来自蒙古的后妃均无子嗣,终生膝下寂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世祖福临的第一个皇后是孝庄皇后的亲侄女,竟被福临废掉。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皇后的侄孙女,福临认为她“乏长才”而将其冷落一旁,险些被董鄂妃取而代之。

福临和董鄂妃的所作所为,对于满蒙世代联姻的国策和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在清廷后宫中的优越地位是极为不利的,自然要受到以孝庄皇后为首的满洲上层贵族、亲贵大臣们的反对,必然要对董鄂氏及其家庭进行抑制,削弱董鄂氏在皇家中的势力。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福临对董鄂妃的过分宠幸,引出了一系列违背祖制、家法的行动:

董鄂氏入宫不到两个月,就晋升为皇贵妃,直逼皇后之位。晋封之迅急,令满朝惊异。

董鄂氏生的皇四子刚刚降临到人世第二天,福临就把将来继承皇位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婴儿身上,称之为“朕之第一子”。此子殇后,福临封之为和硕荣亲王,并为他相度兆域,营建园寝,撰写墓志。福临对这个人事不知的稚子如此偏爱垂青,完全是为了取悦宠妃董鄂氏。


董鄂氏死后,福临悲恸欲绝,不顾一切地为她大办丧事,铺张扬厉,任意挥霍。竟让二、三品的八旗高级官员为她抬棺椁;曾勒令30名太监宫人殉葬,以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服侍董鄂氏。

按定制,死于皇帝之前的皇后,初上谥只用2个字。董鄂氏死后,福临命礼臣议谥,初拟4个字不允,拟6字、8字不允、直到12个字才得到福临的认可,犹以谥号中无“天”、“圣”二字为歉。

福临的这一系列“逾滥不经”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孝庄皇后及朝中大臣们的强烈不满。但福临作为天子,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群臣奈何他不得。自然要迁怒到董鄂氏身上。福临一死,董鄂氏的靠山和保护神一倒,种种冷遇自然就降临到她的身上。这是第三个原因。

探寻古今清东陵:清代关内第一陵——孝陵(11)

深刻剖析董鄂氏的荣辱遭遇及其原因,不难看出,这完全是宫廷内部斗争的结果。

图片:徐贺齐 驴来驴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