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深山人难觅 沩江南源好风光

 续藏四库全书 2024-04-30 发布于湖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日讯 据今日宁乡消息(记者 李向 刘淑兰)龙田,位于宁乡西部、一个山川河流美如画卷的高海拔乡镇,一个充满波澜壮阔历史传说的地方;这是一个等待世人探索的秘境,一个让人流连忘返安放乡愁的地方……

  龙田,素有“长沙小西藏”之称,据袁氏族谱记载:“境内有田,双井为睛,首尾毕具,酷肖龙形。”故名之为龙田。在这里,一脚踏长沙、涟源和益阳三市,有“摇旗岭、响鼓崙、教打坪、梅王椅、红水坑、不晓冲、急救山、岚光(拦官)坪,川(穿)门子、摊尸大丘、长生桥”等许多栩栩如生的地名,诉说着唐朝的黄巢起义、明朝的梅四保起义、历代梅王安营扎寨等历史和传说故事,将人们带回当年在这片千年古战场上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这里群山巍峨,峰峦叠翠,谷幽涧深,草木葱茏,等待着人们来揭开她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盛夏七月,记者一行和该镇干部顶着炎炎烈日,来到位于白花村的扶王山西麓,探寻在当地小有名气、外界却少有人知的颇具历史传说的“牛厂里”,也就是沩江南源的源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一路上,当地村民闻声纷纷主动带上柴刀,热情地为记者一行开路,带着我们向扶王山顶的沩江南源水源地进发。

  沩江南源

  藏在深山少人知

  扶王山的清晨在云雾中醒来,踏着晨光依依惜别,艳阳缓缓爬上了天空。

  白花村党总支书记贺社明和当地村民手握柴刀一路披荆斩棘,记者尾随其后,在被草丛灌木丛完全覆盖的田埂、山野间穿行,一如走进了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满眼的绿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将记者一行人温柔拥抱,温柔的还有凉爽的山风。

  “水绕山间流,径在林中走,人依山溪居,无处不是景。”

  艳阳下一路跋涉,移步换景,记者不时在山野中沾一手花香,在溪涧里掬一口清冽甘爽的山泉,身心倒并不觉得疲惫。

  攀爬到接近山顶的位置,一口约半亩大小的池塘映入记者眼帘,只见池塘里水草丰盛,水流常年不涸。

  “这里就是沩江南源源头石板水牛厂里。”贺社明介绍。夏日的骄阳下,小池塘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扶王山的怀抱中,只有清风捎来问候,再无人惊扰她的沉眠。三两只蜻蜓在水面上振翅舞动,轻快地追逐,周围偶尔传来一两声蝉鸣……极美的风景“养在深闺无人识”,记者在心底惋惜的同时,也为她的恬静、自然而高兴。

  “牛厂里有数百年历史了,这里离集镇太远,平时根本没人上来。”随行的百花村村民赵迂初介绍。

  据曾煦生所书《扶王山忆游》中记载,在扶王山山顶,原有一座扶王寺。因处山巅,终日强风劲扫,因此寺顶所盖的都是数十斤一片的镀铜铁瓦,墙壁是用硕大的青砖砌成。“牛厂里”这口半亩大的池塘成为扶王寺僧人们的生活用水来源。

  自清末以来,扶王山上不时有盗匪过境或在寺内停留,僧人亦多随之星散,仅留两位老僧守护。某年隆冬时节大雪封山多日,困在寺内的两位老僧不慎断了火种,无火为炊及取暖,在饥寒交迫下,两人为之鸣呼。自此后没有人再敢来此山修行,扶王寺亦遭破坏,铁瓦与青砖被人拆走,就此成了废墟,只剩下若隐若现的寺基,供后人发思古之幽情。

  怡然自得

  颐养天年好去处

  “空气好,水养人,勤劳动,自己保自己,不给儿女添负担。我们住在这里,白天不用扇子,清晨可穿外套,晚上不离被子。”白花村18组76岁的龙会云身体硬朗,今年种植了3亩多稻谷、1亩玉米、2亩红薯、半亩花生和各种蔬菜,还养了牛、鸡、鸭,老俩口收获的粮食、蔬菜吃不完,多数都送给了儿女和朋友。龙会云的哥哥今年86岁了,但依然自己种田种菜养牛,自给自足,怡然自得。

  在龙会云的厨房旁边,摆放着一口大水缸,一根水管从山边延伸过来,把山泉水直接接入水缸中。

  “这里的水,到了夏天格外冰凉,泡茶喝还有股甜味。”来的都是客,进屋一碗茶,龙会云妻子张罗着为记者准备茶水、座椅,又端出零食、饼干热情地招呼大家。

  “白花村18组大部分村民已经外出,只有11户还住在扶王山半山腰中,村民的饮用、耕种水源全部来自沩江南源山间的小溪,取之不尽。”龙会云介绍,如今山里的农户逐渐改用煤气、电生活,很少砍柴生火,山里渐渐人迹罕至,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牛厂里”的山泉水一路流下,不断汇聚大小溪流,流经约4公里的路程后就进入了杨柳水库。接下来,再奔流穿梭近11公里经过孽龙潭峡谷、四知桥等地,最后由七里山村进入沙田乡境内。

  “杨柳水库是沩江南源石板水下来的第一个水库,1973年开工建设,蓄水面积4.7平方公里,总库容230万方,受益面积5500多亩。”杨柳水库管理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水库已安装了15公里水管,供应龙田集镇和附近几个村村民的生活用水。

辣椒丰收,阙贱才(前一)心里乐开了花。

辣椒丰收,阙贱才(前一)心里乐开了花。

  好山好水

  种出蔬菜味道美

  “朝天椒的批发价是8元一斤,这种本地大辣椒可卖到3元一斤,今年蔬菜基地夏季菜的收入预计能达到90多万元。”盛夏的阳光下,七里山村的“脱贫之星”阙贱才正在基地采摘辣椒。因为人手不够,龙田镇政府扶贫办主任易金琳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前来帮忙。“今天上午,宁乡市区一大型超市找阙贱才收购300多斤辣椒,因为要得急人手少,我们来帮一把。”易金琳告诉记者。

  “大家都说我种的辣椒味道就是不一样,尤其是那个大辣椒特别受人欢迎,微辣中带着股透鲜的甜。”阙贱才说,是沩江源头的好山好水,还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让他“咸鱼翻了身”。今年47岁的阙贱才可以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3岁时父亲病逝,其母因生活压力太大精神失常无法自理,在左邻右舍的关心和帮助下,阙贱才成年后结了婚并生育了一儿一女。正当日子有点奔头时,儿子在2岁时掉落水塘丧命。好不容易从失去爱子的伤痛中走了出来,没想到3年后,阙贱才在煤矿打工挖煤时因发生塌陷事故被压断了4根胸骨。2014年,龙田镇政府将阙贱才一家列为“建档贫困户”,对他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干部给他家送来了2头牛、10头羊、4头猪苗让他喂养,并安排他的妻子到村上当保洁员。“到2014年年底,我家收入超过了5万元,还了债。到2017年底,我家终于彻底甩掉了贫困帽。”脱了贫的阙贱才越干越有劲。2018年,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下,他流转了50亩农田种起四季蔬菜,当年的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年底,阙贱才被我市评为“脱贫之星”,并作为脱贫典型参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巡回演讲。

沩江南源深藏在莽莽群山中。

沩江南源深藏在莽莽群山中。

  退养复绿

  守护碧水向东流

  记者站在龙田镇同心村庄望去,一丘长满了绿草的水田显得十分养眼。据了解,这块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水田曾经是一个养猪场,属于龙田社区七组村民阳富军,猪场的粪水、臭气、猪叫声影响了周边群众,也给沩水南源的水质带来了影响。

  为了保护水源地,2018年,龙田镇通过“五包制度”和科学安排、服务到家的措施,积极推进户主自愿退养、栏舍拆除、植绿复绿等生态修复工作,清除水源地的污染源。阳富军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拆除了猪舍,还原成了一丘稻田。

  该镇龙田社区七组村民廖孟强喂养了一塘鱼,眼下正是鱼的生长旺季,他每天要割4担牧草投入鱼塘。好水质加生态饲养,鱼的质量特别好,他家塘中的鱼估计已超过1000公斤,根本不愁销路。

  廖孟强告诉记者,2018年7月8日,他迅速处理了自家猪场内的9头能繁的母猪和113头大小肉猪,并将猪场拆除还原成耕地,种上了3亩牧草和2亩红薯,养了6亩鱼塘和黄牛,勤勤恳恳发展着生态种养业。

  “2018年8月,全镇禁养区内13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已全部退出,共退养生猪1000多头,拆除栏舍面积3000多平方米。”该镇畜牧站站长阙素云介绍。拔除了污染的“钉子”,2019年该镇又借全市“政府送树,群众栽树”活动广泛开展的契机,着力推进矿场复绿工作。

  在月塘村寨子山组的一处山坡上,绿草茵茵,风清气爽。记者看到新栽不久的红叶石楠树林边上堆放着锈迹斑斑的采砂洗砂设备。

  “这里原来是一处洗砂场,2018年年底我们对砂场设备进行了拆除,并盖上了1米多厚的黄土,今年1月又栽上红叶石楠,撒上了马尾松树种和草籽。”该镇林业站站长沈冠强介绍。

  “变了大样,更安全,又好看,不用担心水土流失污染堵塞河道了。”对于该镇七里山村四合组恒胜矿业采石场的绿化,当地村民李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据了解,截止目前,该镇已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对洪水冲毁位置、关闭的洗砂采砂场、矿场等完成复绿21处,面积达90多亩。

  四知桥

  昭世人清廉为政

  沩江南源的水一路往东流,流到七里山村新屋组的隔山冲河,河上有一座构造简单、线条简洁的步行桥,名四知桥。桥东为七里村,桥西为隔山村。而在130年前,这里两岸的人们往来,只能靠河中铺石涉水而渡。每当水涨,唯有隔河而叹。

  “观四知桥,必先知'四知’的故事。”七里山村退休党总支书记黄建中向记者讲述了四知桥的来历和故事。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 人,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出任涿郡太守时,途经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时,其荐举的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的荐举之恩,趁夜深人静之时,怀揣黄金十锭到驿站拜见杨震。杨震严词以拒,王说:“夜深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从邵阳来到宁乡七里山定居的杨氏族人为歌颂并纪念其先祖杨震的清廉而捐资修建,将此桥取名“四知桥”。百余年来,隔山冲一带,无论杨姓或他姓,受其文化之熏陶和影响,后秀辈出,不乏清廉为政者。

岁月沧桑,四知桥静卧沩江上游隔山冲河上听人间风雨。

岁月沧桑,四知桥静卧沩江上游隔山冲河上听人间风雨。

  亲历者说

  我叫廖秧坚,是龙田镇九年制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宁乡文史的一名调研员。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龙田人,这么多年来,我爬遍了龙田的五大高峰:瓦子寨、王安山、祝融峰(古双峰)、桂岩山、扶王山。特别是扶王山上的沩江南源,我和朋友多次在这里欣赏漫山遍野竞相怒放的野生樱花,樱花谢毕,杜鹃花又开,座座山岭美如画,灿烂着沩江南源的整个春天;夏天,凉风习习,舒适怡人,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眼中只有铺天盖地的绿;秋季,野生核桃、猕猴桃、板栗……野果累累,大自然的馈赠竟是如此的慷慨;冬季,山上的草木被晶莹剔透的冰棱包裹着,长成冰笋、冰瀑、冰穗、冰花……像极海底的珊珊群,美得惊心动魄……

廖秧坚在扶王山顶向记者讲述他的亲历故事。

廖秧坚在扶王山顶向记者讲述他的亲历故事。

  这些年来的走访调查,我找到了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古刹华严寺遗址(解放后毁);找到了海拔989米的龙田祝融峰,这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以祝融命名的山峰之一(第一个以祝融命名的山峰在南岳衡山);找到了扶王山西麓的沩江南源和祝融峰下扇子排的楚江源头;走遍了龙田镇全境,亲身了解到龙田镇非常独特的自然、历史及人文景观,并一一形成文字记载下来,已超过了10万字之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原生态美景、传说故事、历史遗迹等一直藏在深山少有人知。

  百姓心愿

  “石板水有数百年历史了,这里离集镇太远,平时都少有人来光顾。”百花村村民赵迂初告诉记者,这里的山美,水也美,但是也太偏僻和闭塞,村民的收入来源都靠到外面去打工,因此,平常村里很难见到几个青壮年劳力,留守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弱少。不过,近几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还是很喜人,尤其是村里干部积极到外面筹资,村里修好了水泥路,为村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龙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都非常独特,但藏在深闺少人知。赵迂初说,他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龙田人,期待龙田能够融入宁乡全域旅游环境中,把宁乡第一峰、南中国万亩野樱基地、千年古刹华严寺、我国第二个祝融峰、避暑雾凇胜地、矿山遗址公园等龙田元素展现在世人面前,以期带动龙田镇的全面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