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节,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节日。 自古以来,劳动都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荣耀。 祖先们不知疲倦的辛勤耕耘,铸就了中华民族千年不衰的辉煌历史。 25首劳动诗词,致劳动者,致每一个辛勤劳动的你。 【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先秦《击壤歌》 这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展现出农耕时代先民的幸福生活图景。 【2】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先秦·《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这首诗描写采桑女愉悦恬静的心情,以及轻松愉快的劳动场景,显得诗情画意,温婉可人。 【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传神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五代·契此《插秧歌》 “后退原来是向前”,明白如话,富含哲理,有时候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5】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唐·孟郊《织妇辞》 此诗通过农夫织妇辛勤劳动织衣,自己却穿不起好衣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广大劳动者的辛苦。 【6】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这首写夏天的田园诗,赞颂了农民紧张而繁忙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7】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唐·李白《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为了生活,渔夫和舟子不得不终年与险滩、与惊涛骇浪搏斗,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景。 【8】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唐·顾况《过山农家》 从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9】 大家齐力斫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宋·王禹偁《畲(shē)田词》 品读此诗,清新朴实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勾画出庄稼繁茂,硕果累累的丰收图。 【10】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唐·刘方平《采莲曲》 诗中塑造了一个勤劳可爱的采莲女形象,给人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11】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宋·杨万里《插秧歌》 一首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的诗歌。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生活气息浓郁。 【12】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唐·杜荀鹤《蚕妇》 年年辛苦养蚕,身上穿的却苎麻做的衣服。诗中反映了劳动者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 【13】 一塍(chéng)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宋·朱淑真《东马塍》 东马塍芳草碧绿茂盛,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 【14】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唐·雍裕之《农家望晴》 农民打麦晒场时,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诗人恳切地默默祈祷苍天不要下雨。 【15】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16】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唐·崔道融《田上》 天还没有亮,农民便身披蓑衣,冒雨耕田,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满腔同情。 【17】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宋·梅尧臣《陶者》 寥寥数笔,画出一位饱尝生活艰辛,缺衣少食的陶瓦者形象,对不事稼穑、五谷不分的达官显贵进行了无情的斥责。 【18】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清·阮元《吴兴杂诗》 这首诗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又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背离实际搞“一刀切”。 【19】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江南二月,细雨迷蒙,青山、白鹭、红桃,渔舟,渔夫,一派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2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这首诗描绘农民辛苦劳动,秋天获得丰收,硕果累累,但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2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首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22】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此诗描写秋天收获后打谷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对劳动的赞美。 【23】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宋·杨万里《悯农》 久旱无雨,,秧苗大半枯死,谁知偏偏又遇上闰年,日子更难过。这首诗层层渲染,步步加深,将农民的灾难描写得具体、深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24】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此词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人物面貌、情态,以及他们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5】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节选 此诗描写了一位老人从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扣人心弦,成为了广泛流传的一首经典诗作。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