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牙山之“险”

 书柜茶室 2024-05-01 发布于上海

湖北宜昌虎牙山自古天险,与长江南岸荆门山十二碚南北相对,形成江关。虎牙山下为虎牙滩。古代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复避荆门而北,横流湍急,悬若千丈,非乘风奋楫,舟莫能进。晋郭景纯《江赋》云:

“虎牙磔竖以屹碎,

荆门阙竦而磐礴。

圆渊九回以悬腾,

湓流雷呴而电激者也。”

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中说: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南山,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

那段文字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荆门山与虎牙山的地形地貌。

虎牙滩有多处巨石暗礁,长江经此,水流湍急,航道险峻。多有航船遇难于此。上下行船由此经过皆望滩生畏。常避滩斜过江至荆门山仙人桥由江南行。在1964年扩修纤道、整治航道时,虎牙滩礁石被炸掉,因此航道通畅。

虎牙荆门之地势险峻行舟困难,历代文人至此多有感慨描述。这是杜甫的《虎牙行》,虽说是在四川夔门写的,却提到了虎牙的危急险难。

“秋风歘吸吹南国,

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

虎牙铜柱皆倾侧。”

《虎牙行》唐·杜甫

杜虎牙山虎牙滩,也就是今天宜昌猇亭景区内的虎牙山。“虎牙铜柱”即指虎牙山铜柱峰,杜甫引在这里指江上风大,江水汉水为之倒流,山峰都为之摇晃的意思。

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也写有过虎牙的诗句《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

“晓鼓潭潭客梦惊,

虎牙滩上乍船行。

山形酷似龙门秀,

江色不如伊水清。

平日两京人少壮,

今年三峡气峥嵘。

卧闻乱石淙流响,

疑是香林八节声。”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旅人在清晨听到鼓声和湖水的声音而惊醒,他正在一艘小船上穿过虎牙滩。他发现周围的山峰形状很像龙门山,但江水的颜色不如伊水清澈。躺在船上,他听到了乳石淙淙流动的声音,有些像香林八节的声音,让他感到神秘和充满想象力。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又是另外一种境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因虎牙荆门山势险恶,古人曾在山上筑城据守,使之成为“上收蜀道三千之险,下锁荆襄一方之局”的战略屏障,素有“川鄂咽喉”之称。既是长江上的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巴蜀和楚国的分界点,被誉为“楚之西塞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