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已经电子化的古籍仍不公开?

 where5 2024-05-02 发布于四川

当前,古籍电子化是一个大趋势,也在迅速发展中,成果最显著的可能是日本,像日本内阁文库,每年都有大量古籍在网络公开,其中不乏孤本珍本。但在中国大陆,古籍资源的公开仍然困难重重,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很多古籍早已在馆内完成电子化,但就是不在网上公开,也不能在线传递,要看就要亲自去馆里,而且还不能拍照,只能抄录,或者花钱复印。古籍不允许拍照,一般是出于保护古籍不受损坏的考虑,但都已经电子化了,还这么用心保护,可以说责任心非常之强了。

我最近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因研究需要,需查阅某馆的某部古籍,但由于路途太远,耗时耗力,不便亲自前往,于是打电话问能不能在线传输,答曰不能,可以来馆阅览。没办法,我找了个专门帮人代查古籍的二道贩子,对方说说帮我找个学生跑腿。后来回复说,该书已电子化,可在馆内电脑上看,不允许排照,但好像管得不严,可以偷偷拍点照片,然后要价300元。后来付钱,资料就弄到了。

我还需要另一部古籍,藏在某大馆,二道贩子说该书没电子化,可以代为复制,4元一个筒子页,一册起购。我想一册不过几十页吧,百十块钱,能够接受。后来发我一看,大吃一惊,差不多150页,这在古籍中算是很厚的了,需要500多元,而且是精致的带水印扫描版,明显是从馆方拿到的,而不是个人偷拍的。我想,这本书不是没有电子化吗?那么我买这一次,就相当于帮他们电子化了吧。你猜他们会不会公开?绝对不可能,因为还可以再卖第二次,第三次,这第二次第三次可就没有成本了,卖10块钱也是赚。

就这样,查了两次古籍,花费近1000元。为啥已经电子化的古籍不公开?这下应该知道答案了吧,不是经费不够,人手不够,是因为可以坐收渔利。所以,感觉日本人真是蠢,每年拿出那么多钱搞电子化,而且还是外国的书,坐着收钱不香吗?可以在知网查查,有多少成果受惠于日本古籍的公开?如果变现,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