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中国历史的少数民族(二)鲜卑(北魏)

 金色年华554 2024-05-02 发布于江西

公元四、五世纪的中国历史同欧洲历史颇为相似,公元375年欧洲的“蛮族”,被罗马人统称为“日耳曼人”(相当于中国的“胡”),受到匈奴人的进攻后纷纷入侵罗马帝国,开始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占领它的地盘成立自己的王国:410年西哥特人、439年旺特尔人、457年勃艮第人、486年法兰克人、493年东哥特人,一共也是五个(斯拉夫人要到公元六世纪才进入欧洲)。最后使西罗马帝国灭亡,只剩东罗马帝国,就像中国西晋灭亡,还剩东晋。

无独有偶,那时中国也出现“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趁中原八王之乱之际陆续建立北方政权而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蒙古语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乌桓和鲜卑。以后乌桓被曹操消灭。公元45年鲜卑随匈奴侵扰中国边境,因此在西汉时,汉人就已知道有“鲜卑”这个名称的存在。匈奴分裂后,鲜卑摆脱其控制,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 。91年,受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趁机占据蒙古草原。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建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386年鲜卑拓跋部建北魏,439年统一中国北方。匈奴是“扰边”最凶的少数民族,但始终未能入主中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是鲜卑。中国隋唐的皇族都有鲜卑血统。鲜卑国势极强,如今叫西伯利亚的地方都曾是他的疆域。Siberia这个字中Sibe指鲜卑,ria指疆域。所以Siberia应译为鲜卑之地。

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北魏的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663年被吐蕃吞并。

Image
Image
Image
契丹人建立的北魏王朝
Image

北魏(386-53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Image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画像

公元471年,年仅5岁的拓跋宏继位,是为孝文帝,也是北魏的第七位皇帝。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将鲜卑族汉化。汉化的第一步就是迁都洛阳,接着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命令胡人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规定三十岁以下改说汉语,不再说鲜卑语。尊崇儒学,推广教育,实现均田制,由游牧转为农业。孝文帝诏令迁居洛阳的胡人,死后要葬在黄河以南,不可以返葬于北方,籍贯都改为河南郡洛阳县。这些措施有效地打破了民族隔阂,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朝统一天下埋下了伏笔。公元499年,孝文帝积劳成疾驾崩,年仅33岁。

Image

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是一个汉人。孝文帝是五岁登基的。北魏有一个制度,子贵母死。所以,孝文帝登基,他的母亲就要被杀死。所以,年幼的孝文帝是由冯太后一手带大的,从小接受了大量的儒家经典。

Image
北魏孝文帝皇冠
Image
北魏孝文帝金饰
Image

孝文帝长陵位于河南孟津。北魏建造大规模的陵园始自冯太后,她也创立了一套将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相结合的陵寝制度,一方面,她继承了鲜卑凿石为祖宗之庙的遗风,另一方面又采用了自东汉以来在墓前建筑石殿、石阙的方式,再者结合佛教的信仰,使佛堂、斋堂和祠庙相结合,开后代在陵区建造佛教建筑的先河。北魏迁洛以后,陵墓制度再起变化:墓冢由方形变为圆形。

Image
北魏墓画中的孝文帝
Image
北魏墓套衣持剑俑 Image
鲜卑女陶俑
Image
山西平城当了北魏一百年都城。图为其城墙。
Image

北魏平城(大同)明堂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指的就是这里——花木兰拜见天子孝文帝的地方。这是现代的复建品。

北魏和波斯萨珊王朝关系密切。萨珊王朝不断向中国进贡,珍禽异兽、稀世珍宝源源不断地献给中国帝王,以求在丝路贸易上得利。北魏定都平城的近百年间,波斯萨珊王朝与北魏一直互通使节,从那里带回了波斯王赠送的大象、珍宝。         

Image北魏墓出土萨珊金币
Image
北魏墓出土萨珊银盘
Image
北魏墓出土金配饰中有萨珊国王骑射场景

北魏时期主要的宗教是佛教,僧尼人数达到200多万。孝文帝兴建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石窟寺、炳灵寺石窟等,对莫高窟也有很大贡献。

Image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北凉,北魏接着营建。
云冈石窟
Image
龙门石窟
Image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孝文帝礼佛图》(北魏,四世纪)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

Image

《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帝后礼佛图所在的龙门宾阳洞,是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为了纪念孝文皇帝和文昭皇后,为他们祈求冥福特别凿造的。

Image
北魏石窟飞天拓片,证明唐朝以前就有飞天。
Image
北魏弥勒佛立像
Image
北魏观音菩萨像
Image
铜鎏金葡萄纹高足杯,北魏时期由粟特人带来葡萄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
Image

北魏鎏金青铜杯,造型和纹饰有希腊风格。

Image
北魏墓壁画“宴饮图”
Image
北魏彩绘胡人杂技俑
Image
北魏出行俑阵
Image
北魏陶骆驼及牵骆驼俑
Image
北魏镇墓兽
Image
北魏金龙带
Image
北魏金戒指和金耳饰
Image
西晋给北魏部族册封的金印和银印,说明中原大乱时鲜卑人进入中原不是偶然的。
Image
北魏金币,证实北魏高超的铸币水平。
Image
北魏石棺雕刻男女主人对弈图。头戴鲜卑帽, 衣服有汉化因素。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
张猛龙碑
Image
崔敬邕墓志
Image
《石门铭》为王远所书,笔画开阔恣肆,结体奇纵,字势飞逸。北魏著名摩崖石刻。
Image
莫高窟257号洞窟《九色鹿》为北魏壁画经典之作。

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663年被吐蕃吞并。

Image
Image
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墓即武周时期吐谷浑王陵
Image
吐谷浑王陵出土镶嵌绿松石的金象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