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碥》作者:何梦瑶 清:公元1751年

 庆祝我447 2024-05-02 发布于北京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卷五论述四诊,最后两卷是方药。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何氏极力推崇并继承了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的学术思想,因而《医碥》的主要内容多直接从王氏的《证治准绳》辑出。何氏认为,《证治准绳》虽为当代医书之冠,但对初学者来说,还是过于奥博难读,因作《医碥》以羽翼之。《医碥》的特点是简约明了,易读易懂。“医碥”,即医学阶梯的意思。《医碥》“辛序”对《医碥》的评价是“言简而意赅,深入而浅出”,确非虚言。其实,简约明了不等于粗陋浅薄,要从《证治准绳》那样的巨著中凝练出精髓,没有深厚的临床实践功底是难以做到的。同时,要在行文上做到易读易懂,更需治学通透。此乃《医碥》的真正价值所在。

何氏可谓博览多闻。当时西学已经传人,何氏亦有所涉猎,算学、几何都曾用功。《医碥》虽然直接看不到多少有关西学的内容,但何氏受西学影响,崇尚务实、致用、不尚玄的思想风貌是显而易见的。何氏在《医碥》自序中写道:“瑶少多病失学,于圣贤大道无所得,雅不欲为浮靡之辞,以贻虚车诮。”

除了《医碥》外,何氏还辑有多种医学著作,如《神效脚气秘方》、《追痨仙方》、《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痘疹良方》被合为一集,名《医方全书》。此外,尚有《伤寒论近言》、《本草韵语》、《针灸吹云集》等

自序

文以载道,医虽小道,亦道也,则医书亦载道之车也。顾其文繁而义晦,读者卒未易得其指归,初学苦之。瑶少多病失学,于圣贤大道无所得,雅不欲为浮靡之辞,以贴虚车诮。因念道之大者以治心,其次以治身。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医,所以治身也,身死则心无所寄,固小道中之大者。爰取少日所诵岐黄家言,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参以己见,HT 为一书,用以阶梯初学,非敢谓是载道之车,欲使升车者藉此以登,如履碥石云耳,故以“碥”名编。或曰∶方今《景岳全书》盛行,桂、附之烈,等于 冈,子作焦头烂额客数矣。人咸谓∶子非医病,实医医,是书出,其时医之药石欤!“碥”当作“砭”,予笑而不敢言。

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季春望日南海何梦瑶书于乐只堂

凡例

一论证须明其所以然,则所当然者不言而喻。兹集务穷其源,故论证详而系方略(如怒、太息等篇,并不系一方,但明其理,则方在其中,如必欲考古人成法,于《准绳》等书检求可也。)

一论中所引古人成说,欲令读者易晓,不无修饰之处,即非古人原文,故多不着其名氏,非掠美也,谅之。

一议论多出臆见,间与古人抵牾,不避不敏,求正有道,幸恕狂瞽。

一河间言暑火,乃与仲景论风寒对讲;丹溪言阴虚,乃与东垣论阳虚对讲,皆以补前人所未备,非偏执也。后人动议刘、朱偏用寒凉,矫以温补,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梦瑶目睹时弊,不得不救正其失,初非偏执,读者幸勿以辞害意。

一是集宦游所作,自粤西而辽左,十余年来,风 烟江,霜轮沙碛,偶有所得,随付小史录之,以故体裁无定,亦欲改从画一,而多事仓卒,未能也。

一论目、方目各下注页数,而方目之前,复冠以门目两页,下注方目页数,使先得方目页数,而后查诸方页数,皆以便检寻也。

一诸方有在论外者,(如《关格门》方全在论外,《虫门》取虫积,二方在论外是也。)检方目即得。

一论中主治诸方,隶别门者,注明见某门字样。其不注者,即本门方。或虽隶别门,而一篇之中重出数见,亦但于首见者注之,余不复注。

一方下例系主治,以着本方之功,即以明用药之理。(知某药为某病设也。)凡品味 杂者,必所治之证不一,丹溪所谓杂合之病,须用杂合之药治之也。本宜备录,以锓板力绌删之,用方者当因病加减,更详考原方主治为佳。(诸方多从《准绳》录入,按门索之。)

一药品分两轻重古今不同,炮制亦异,当酌宜用之。

一此书只论杂证,尚有《伤寒论近言》、《妇科辑要》、《幼科辑要》、《痘疹辑要》、《本草韵语》、《针灸吹云集》等书,俟续刻呈教。

一五卷四诊,HT 思恩时辑以教邑医者,本自为一书,今附《医碥》之末,颇多改窜,与旧本岐出,当以今刻为定。

https://www.zysj.com.cn/lilunshuji/yibian/index.html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脏腑说

  • 喉在咽前,其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由肺橐龠。肺居胸上,覆诸脏腑,故称华盖。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气则满,呼气则虚。肺气上通鼻窍,故谓肺开窍于鼻也。肺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心中有窍,与肺不同。心气上通于舌,故谓心开窍于舌。(按舌之腠理,即窍也。《原病式》注云∶古知味,不可云无窍,但细微,不似耳目等窍之大耳。故守真曰∶玄腑者,玄微腑也。脏腑皮毛骨肉筋膜,无处不有,乃气出入升降之门路。以此推之,则心窍在舌,可默会矣。若泥耳目等窍求之,固矣。)心外有心包络,即膻中也。形如仰盂,以包裹此心,使邪不能犯。犯者,包络当之。若犯至心即死矣。脾、胃、肝、胆、肾、膀胱各有一系,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此三者,皆在膈上。膈者,隔也。有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膈下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膈膜之下为肝,肝气上通于目,故谓肝开窍于目。肝叶中有胆,胆中有汁,藏而不泻。以上肺、心、心包络、肝、胆,皆从喉之一路而下者也。咽在喉后,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由此入胃,与喉之气道不相犯。盖喉窍有一会厌覆之,如皮如膜发声则开,咽食则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若当食而发声,则会厌忽开,食错入喉,喉不容物,遂呛而出矣。胃在膈膜之下,其上之左有脾,形如刀镰,能动而磨食使消化。脾气上通于口,故谓脾开窍于口也。胃之下口连小肠,小肠后附脊膂,前附脐之上,左环周回叠积,共盘十六曲。小肠之下口,右接大肠,(亦名回肠。)当脐左回周叠积,亦盘十六曲。其下为广肠,附脊左环叠积。其下名直肠,出肛门,为粪道。(广肠,即大肠下节之更大者。直肠,又广肠之末节耳。)广肠之左侧为膀胱,膀胱上无窍,只有下口出尿。饮食入胃,得脾消运,其精华之气,上升于肺。肺布之周身,以充血液,其余下入小肠。小肠受三焦之气化,泌别清浊,糟粕趋大肠以出,水饮渗入膀胱,(小肠与膀胱,虽皆无窍相通,而得气运化,腠理可以渗灌。)为尿以出。此全赖三焦气化施行,若气不施化,则闭塞不通而病矣。以上脾、胃、小肠、大肠、膀胱,皆从咽之一路而下者也肾有两,形如豆,左右相对,而附于脊,各有二系,上系系于心,下系系于脊。肾气上通于耳,故谓肾开窍于耳也。心、肺、脾、肝、肾为五脏脏者,藏也,所藏惟精气,藏而不泻者也胆、胃、大小肠、膀胱为腑,腑如库之贮物。胆所贮者汁,亦藏而不泻余所贮者水谷,则泻而不藏。虽有泻、不泻之殊,而均有所贮,则均谓之腑。但胆所贮者乃精汁,与水谷之滓秽不同,故胆独名为清净之腑也。心属火,肾属水,肝属木,肺属金,脾属土。而小肠与心经脉相连,故从心属火;膀胱与肾经脉相连,故从肾属水;胆与肝经脉相连,故从肝属木;大肠与肺经脉相连,故从肺属金;胃与脾经脉相连,故从脾属土。而脏属阴,则配乙、丁、己、癸、辛之阴干。故肝称乙木,心称丁火,脾称己土,肾称癸水,肺称辛金腑为阳,则配甲、丙、戊、庚、壬之阳干。故胆称甲木,小肠称丙火,胃称戊土,大肠称庚金,膀胱称壬水也。

    五脏五腑,两其五行而为十干止矣。而益以心包络与三焦为十二,何也?此千古所未明,而不可不言者,说见后篇。

  • 心包络三焦说

    心包络,《难经》谓其无形。然考《内经》论十二官,无心包络之名,而有膻中之号。盖膻中乃心之窝,心藏窝中,若包裹然,则膻中固即心包络,非无形也。三焦,《经》谓上焦如雾,(上焦,膈以上也。清阳之分,其气如雾。)中焦如沤,(中焦,膈下脐上也。水谷之区,停留如沤。)下焦如渎,(下焦,脐以下也。便溺所出,如决渎。)亦未言其形状。论者纷纷,皆如捕风捉影,毫无实指。惟张景岳谓即腔子,脏腑如物,腔子如囊之括物,人但知物之为物,而不知囊之亦为一物。其说甚通。(古谓三焦,有名无形者,盖指腔子内、脏腑外之空际言,乃三焦火气游行之处也。)予因是而思,人之脏腑只有十,而以心为君,余为臣。三焦即腔子,(窃谓“焦”当作“椎”,人身脊骨二十一椎,上焦乃上七椎,中焦乃中七椎,下焦乃下七椎也。“椎”别作“焦”耳。观《灵枢·背 篇》五、七、九、十一、十四各椎俱作焦可见。)如京城,君臣所同居也。心包络即膻中,如宫城,君所独居也。宫城在内,京城在外,内为阴,外为阳,故三焦亦称腑,而心包络亦称脏耳。三焦既即腔子,则为有形,有形则有经脉。凡腔子中之经脉,皆三焦之经脉,但不分地立名,难于指称。故将其与各脏腑络系者,分属所络系之脏腑,名曰某脏某腑经脉。而以其无所击属者,名三焦经脉。犹之九州之地皆王土,而除分封诸侯外,余为王畿。心包经脉,亦三焦经脉之络系于膻中者所分属,为十二经也。(奇经八脉,亦即三焦经脉另立名目分出,如王畿内有公卿大夫采地也。)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心肺位居膈上,而肺尤高,天之分也,故属干金。肝肾位下,而肾尤下,为黄泉之分,故属坎水。坎外阴而内阳,阳气潜藏于黄泉之中。静极复动,故冬至而一阳生,惊蛰而雷出于地。肾水得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以上,肝受之而升腾,故肝于时为春,于象为木,于卦为震雷、巽风。(肝之怒而气盛如之。)阳气上升,至心而盛,阳盛则为火,故心属火。于卦为离。离,南方之卦也。圣人向明而治,心居肺下,干卦之九五也。实为君主,神明出焉。离、干中画之变也。兑、干上画之变也。肺居心上,干之上画也。上画变而为兑,于时为秋,于象为金,金性沉降,秋气敛肃,阳气升极而降,由肺而降,故肺又属兑金。(心火上炎,肾水下润,坎离之定位也。火在上而下降,水在下而上升,坎离之交媾也。肾水上升,由肝木之汲引,地道左旋而上于天也。心火下降,由肺金之敛抑,天道右旋而入于地也。)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饮食入胃,脾为行运其气于上下内外,犹土之布化于四时,故属土。于卦为坤、为艮。金、木、土皆配两卦,而水、火各主一卦,故五行惟水火之用为独专也。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五脏生克,须实从气机病情讲明,若徒作五行套语,茫然不知的,实多致错误。

  • 今略着其概如左。饮食入胃,脾为营运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气亲上也。)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体,是为肺金生肾水。肾受肺之生,则水愈足,为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上升,肝先受其益,是为肾水生肝木。肝受肾之益,则气愈旺,上资心阳,发为光明,是为肝木生心火脾之所以能运化饮食者,气也气寒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此五脏相生之气机也。肺在心上,心火上炎,肺受其伤,此为心火克肺金也。若由脾胃积热,或由肝肾相火,或由本经郁热,皆与心无涉。肾阴太盛,寒气上冲,心为之悸;或肾寒甚,而逼其龙火上乘,心为之烦,皆肾水克心火也。若饮水过多,停蓄不行,心火被逼不安而悸者,与肾无涉。脾气过燥,则肾水为其所涸而失润;或过湿,则肾水为其所壅而不流,皆脾土克肾水也。

  • 若他脏之燥,外感之湿,与脾无涉。肝木 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或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皆肝木克脾土也。若自致耗散,自致凝滞,及由他脏腑所致者,与肝无涉。气有降则有升,无降则无升,纯降则不升,何则?

  • 浊阴从肺右降,则胸中旷若太虚,无有窒塞,清阳得以从肝左升,是谓有降有升。若浊阴壅满胸中,不肯下降,则肝气被遏,欲升不能,是谓无降无升。(东垣谓食填太阴,为金克木,即此说。详见伤饮食门。)肺金肃敛太过,有秋无春,是谓纯降不升。无降无升,纯降不升,皆肺金克肝木也。若肝木自沉,或因他脏之寒郁,与肺无涉。此五脏相克之病情也。不足,则欲其生;太过,则欲其克。故木疏土而脾滞以行,金得火而肺寒以解,肾得脾之健运而水无泛滥之虞,肝得金之敛抑而木无 散之患。人但知生之为生,而不知克之为生。心火偏胜,则克肺金,若肾水充足,则火有所制,不但不克金,且温脾以生金,余脏同此论之。

  • 平人之无病,实由五脏互相克制,故不至偏胜为灾。即《经》所谓∶亢则害,(亢,太盛也;害,克也。)承乃制,(承,相承也。水之承金,如子之承父,火耒克金,水乃制之也。)

  • 制生化。(火受水制,则不特不克金,且益土以生金。化,犹生也。)若已病之人,则火盛者,不但刑金,且复涸水,肝脾皆被焚灼矣。不治之,而望其自然承制,有此理乎?乃医者见其热极血瘀而舌黑也,热伏于内而外反寒 也,谓黑为水色,寒 为水象,是火极而反兼水化,乃金之子水,为母报火之仇,即亢害承制之理。其说虽本前人,终欠的当。《医贯》曰∶人皆曰水克火,予独曰水养火。盖水克火者,后天有形之水火也。水养火者,先天无形之水火也。(先天水火,互相为根,故水养火,如灯得油而愈明也。)人皆曰金生水,予独曰水生金。盖肺气,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肾中火炎,则金为火刑而不能归;无火则水冷金寒,亦不能归。凡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肾虚不能纳气归元也。毋徒治肺,或壮水之主,(此即承制之理,肾水心火一也。)或益火之元,(所谓水冷金寒用丙丁也,即制生化以克为生之理。)金向水中生矣。人皆曰土克水,予独于水中补土。

  • 八味丸从水中补火,以蒸腐水谷是也。(寻常土寒,止须补脾胃之阳,若命门火衰,犹釜底无薪,必须八味丸。)人皆曰木克土,予独升木以培土。盖木者,春生之气也,与胃气同出异名。当遂其发生之性,木气升发,即胃气升发也。及其发达既久,生意已竭,又当敛归水土之中,以为来春发生之本,(明此则金之克木,正所以敛聚其生意,不使散也,亦以克为生之理。)

焉有伐之之理?此东垣《脾胃论》用升、柴以升木气,谆谆言之详也。(土性中和,有升有降。郁而不升,虽曰木病,亦即土病。故升木即是培土。由是言之,若有升无降,则降金亦未始非培土矣。)愚按赵氏之说甚有理,诚能触类引伸,则五脏互相关系之故,无不了然矣。赵氏又论五行各有五,其说颇凿,未甚的当。予谓五脏无一脏无血液,是皆有水也;无一脏无气,是皆有火也;无一脏不发生,是皆有木也;无一脏不藏敛,是皆有金也。有气、有血、有发、有敛,是无一脏不和平,则皆有土也。知五脏各具五行,则其互相关涉之故,愈推愈觉无穷,而生克之妙,不愈可见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