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括蒌根煎剂治疗糖尿病6例报告

 新用户25016145 2024-05-03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858 期

作者 / 周玉麟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许红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图片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 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 医风纯朴, 其真实性、 实用性、 可靠性均很高。 

----------------------------------

糖尿病的古代记载 

糖尿病古称消渴,三消、内消、上消、中消、下消、消肾、消瘅等等;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内经,以后历代各家皆有记述,且由简而繁。糖尿病所可能有之并发症,皆散见于各家专辑论著中。糖尿病之主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黄帝内经即已记载之,如厥气论曰:“肺消者,饮一尿二,死不治。”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晋王叔和脉诀歌曰:“脾脉实兼浮,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唐孙思邈千金方曰:“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金刘完素曰:“上消者,又谓之鬲消,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元张洁古消渴论治曰:“有上消,有消中,有消肾,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消中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赤黄,热能消谷,知其热在中焦也,消肾者,初发为膏淋谓淋下如膏油之状。”李杲十书云:“鬲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数,下消者,烦燥引饮,耳轮焦干,小便如膏。”其余历代各家,如朱丹溪、赵献可,张景岳,喻嘉言等,对糖尿病之多饮,多食,多尿之症状,皆有详细类同之记载。

糖尿病的近代病因记述 

本病虽可能由于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所引起,但其主要关键肯定与胰脏有关,不论来自何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与胰脏本身的病变,均使兰氏岛的分泌减少或抑阻,引起醣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失常,胰脏兰氏岛分泌的胰岛素的功用是把人体所摄取的炭水化合物,在肠内分解所得之三种六烷糖类(葡萄糖、果糖、奶糖),由六烷糖酶和燐作用转化为葡萄糖而贮藏,和分解肝糖元,氧化葡萄糖,放出热能,以供应人体的需要。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分泌的减少或抑阻,由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元肌肉动物淀粉的机转阻碍,同时肝糖元的异生作用旺盛,由脂肪与蛋白质裂解为葡萄糖的生产增加,以致血糖浓度高涨,超过了肾阈,小便中开始出现糖质,为稀释此肾脏远端肾曲管超浓缩限度之葡萄糖,引起了大量排尿。

糖类既在小便中大量排出,人体即失去一部份能的供应,为补偿此种能的损失与大量排尿的体液消耗,肝脏储备的醣元和体内积存的脂肪与蛋白开始大量分解,以为抵偿,出现了多饮多食的病象,来适应其供求,此多饮、多尿、多食的三联症状,早在中医内经(约公元前400年)已详细的叙述了下来,较之1672年英医Thomaswillis 氏发现糖尿症的时期已早了一千数百年。

消渴并发外科病的记载 

我国自古代以来,对糖尿病与癰疽关系的观察,有详尽的记载,如唐孙思邈千金方“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大而卒,所以戒之在大也。”诸病源候论曰:“其病变多发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不行,血气壅滞,故成脓。”又曰“发于皮肤,皮肤先有风湿,湿热相搏,所以生疮。”刘完素曰:“夫消渴者,多变盲、聋、疮、、痤、疿之类。”赵献可医贯云:“一男子患此,渴不止,发背疽而殁。”医宗金鉴云:“热多舌紫干者,多发疽而死也。”从这许多历代记述里,古人已很深刻的体会到消渴病与外科的密切关系,并且明白了三消而并发疽的,彼此有相互增恶的影响。

糖尿病禁针 

古代医家非但认识了、疽、癤、肿为糖尿病的合并好发病,即使因医疗需要而造成皮肤的少许疮伤,如中医的灸刺术亦列为禁忌,如唐孙思邈千金方曰:“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以后历代医家皆引用孙思邈的经验学说,列灸刺为消渴病的禁忌。

尿甜的记载 

糖尿病患者,小便中糖的排泄量,可由不足1%到8.1%,严重患者,一昼夜可排出糖数百克,这样的糖尿其甜如蜜。我国除内经早已记载糖尿病的症状外,至唐代的甄立言古今录验方又开始记载了三消病人的“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继而外台秘要解释小便甜的理由,好比“淋饧醋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如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尽下为小便,故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宋、朱震亨云:“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但欲冷饮,小便数而甜。”清林佩琴类症治裁“小便不臭,反作甜气,此脾气下脱,症最重。”这足证明古代医家除望、问、闻、切外,连小便的色、臭味,都作了详尽的观察,除症状显现者外,再从小便的味来判断三消病。

由消渴引起眼科疾病的古代记载 

由糖尿病之血糖过高,引发血胆脂醇过多,转变动脉硬化,高血压、肾脏炎、酮中毒等,皆能产生眼科疾患,虽然对于夜盲症,有许多医家认为由于肝的正常能力,(把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已受损减而引起其余眼科发病的机转还不太明了,但在古代的医家已注意到三消病与眼科的关系,如刘完素六书,戴思恭证治要诀,刘河间宣明论方的消渴论,皆提到“或为雀目内障,”“或目视无所见,”“眼涩而昏”等等。

消渴病与血管病肾脏炎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因糖尿病引起肝脏动物淀粉减少,脂肪代谢过速,或各个类脂质比率的改变,引发早期血管硬化,而产生中风瘫痪,或因肾脏小动脉硬化,发生肾小球肾炎,引起水肿的,古代也有不少记载,刘完素曰:“夫消渴者,皆肠胃燥热沸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妄行而面上肿也。”张从政儒门事亲云:“其状多饮而数尿,或不数尿,变为水肿。”戴思恭“三消久之,或手足偏废如风。”其他神经系统方面的记载,有沈氏尊生消渴论,“肾消,大渴,便数,腰膝疼。”生殖系统因糖尿病而引发阳萎记载的,有王焘外台秘要“阴痿弱,数小便。”沈金鳌“消渴,便干,阴头短。”赵献可“白浊阴痿,小便频数。”但与此相反的记载,由消渴而引发“强中,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千金外台诸病源候论皆有发挥。

消渴病酮中毒昏迷的古人记载 

糖尿病最危险的并发症,厥为酸中毒。由于葡萄糖在小便中大量排泄,能的消耗,显著增加,脂肪与蛋白的代谢作用随之加速,以补充醣元储备的匮乏,由于脂肪大量的裂解,产生脂肪酸,转化为酮体,蓄积于血液中,小便内也有酮体出现,正常人血液(血浆)中,酮体之浓度为1-2毫克/100毫升,酮体之肾阈为4—6毫克/100毫升,且易为周围组织所氧化,在未加控制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脂肪裂解为酮体的速度,远超过了外围组织能利用酮体的速度,于是发生了酮中毒昏迷,并且由于糖尿病的频尿,水与电解质的异常丧失,可以造成脱水及肾功能缺损,减低了肾脏排泄酮体的正常能力,加剧了酸中毒的发生,古代医家对于消渴症而引发昏迷痉厥的记载不多,仅清、张潞玉曾提到酮中毒初期症状的“昏昏嗜卧。”与张从政的“久则变瘈,不救必死。”大概因疾病分类的关系,古人把神昏痉厥另立专门、不属于三消症范畴之内讨论了。

三消病病源的古今学说 

古来学说分歧,大致可以分成①生活优裕,肥美甘咸过节,如唐、孙思邈千金方论消渴曰:“饮噉无度,咀嚼鈼酱,不择酸鹹。”内经奇病论:“歧伯曰,此必数食甘美而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②由于精神因素。金、刘完素“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育,其传为风消。”③由于毒物因素。如长期而大量的饮酒,与药物中毒。如千金方“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诸病源候论。“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④体质柔弱,与脏腑相互移热的学说,如内经五变论:“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又厥气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关于第一项肥甘过度引发消渴。有人作这样解释,认为食量超过身体的需要,剩余的变为脂肪堆积,脂肪堆积愈多,糖耐量愈小,肝脏也因脂肪堆积阻碍肝糖元的储藏,于是血糖增高,胰岛受刺激,此种刺激,可使胰岛衰竭,引发糖尿。第二项精神因素的影响,自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条件反射学说后,更阐明了高级神经中枢与糖尿的关系,虽然说胰岛素的失调,为糖尿病的基础,但胰岛素,必须经过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而后作用于糖的代谢,如高级植物神经中枢的机能障碍,不论为精神上的刺激,或器质性的创伤,皆能通过大脑皮层,视丘下部,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影响糖、蛋白与脂肪的代谢,而引发糖尿。第三项长期而大量的饮酒,能否引起糖尿症?还没有现代学说的证明,我们已知道一九三七年杰考勃士发现一种化学药物名尿囨者,以之注射于家兔,可以破坏家兔胰脏的B细胞,引起永久而严重的糖尿,那么,古代医籍里一再提到的“少服五石,热结于肾中。”“少时服乳石,石热甚时,房室过度。”是否古代人视为长生与兴奋强壮剂的药物之毒性,破坏了胰脏机能,或扰乱了垂体,肾上腺皮质,与甲状腺内泌激素的平衡,而引发消渴,那只有待将来研究了。第四项体质素因关系,我们已知道糖尿的患者,大多有过多的体重外与遗传也有很大关系。大概古代医家也早已发现了消渴病会发生在某种体质上,至于脏腑移热与其他许多学说,作者认为费解而且价值不高,姑从简略。

糖尿病的治疗 

现代糖尿病的疗法大多可分两种:①饮食疗法,②胰岛素治疗,我们知道糖尿病的成因,由于胰岛的功能不全或阻抑,不能将摄取的炭水化合物转化为动物淀粉而储藏,和分解肝糖元,放出热能,以供应人体的需要,扰乱了机体糖类的代谢,那么使有病的脏器休息或减轻其工作负担,以期待其机能之逐渐恢复,正所以治疗疾病,正如肺结核之使用人工气胸,以压缩其病灶而使肺脏之活动受到限制,糖尿患者限制其炭水化合物的摄入,便是使胰岛减轻其工作,或完全处于休息,以待胰脏的功能恢复。

如饮食疗法不能控制尿糖,或有其他急性并发症与酮中毒时,则用注射胰岛素疗法来迅速控制血糖,挽救病势恶化,从外界输入胰岛素来调剂人体胰岛功能的缺陷,其原意仍是使机体内的胰岛休息,减轻其分泄工作。

古代对于消渴病的分类和疗法虽不十分明显,但已隐约为后世分析出上消主心肺,中消主脾胃,下消主肾与膀胱的学说,至金元以后,开始因消渴的症状互有不同,而确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如金、刘完素云,“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知其燥在上焦,治以流湿润燥,中消者胃也,热在中焦,法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肾消者,病在下焦,法宜养血以肃清,分其清浊而自愈。”以后历代各家,因循此说,如清、彭锺龄云,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清代常州名医费伯雄氏云,上消者,肺病也,肺气焦满,水源已竭,口燥烦渴,引饮不休,肺火炽甚,阴液消亡,当用大队清润,中消者胃病也,胃为谷海,又为燥士,宜清阳明之热,下消者,肾病也,一阳居于二阴之中,肾阴久亏,孤阳无依,饮一溲二,宜培养真阴,至于历代各家,所有治疗消渴之方剂与药物,千变万化,各有灼见,难以缕述,兹摭拾古代方书,消渴论治中最常用之药物,有地黄、黄蓍、麦冬、玉竹、山药、黄连、干葛、括蒌根等等,其中引用之次数最多,一药而有多种服法者,又首推括蒌根,如唐、孙思邈千金方消渴项下,共处52方,其中用括蒌根者共有23方,麦冬16方,地黄11方,黄连10方,黄蓍4方,玉竹5方,其中单用括蒌根一味而服法不同者又有4方,且用量至钜,甚至作为粉、粥、或加入乳酪中,不限多少,作为饮食服之。外台引近效方治消渴方共18首,中用麦冬8方,地黄6方,黄蓍1方,括蒌根9方,方中用括蒌根者竟居其半,又外台引崔氏治消渴5方,用麦冬者二,黄蓍、括蒌根各三,引广济方五首,用麦冬者四,括蒌根者五,葛根一方,引古今录验方二,用地黄者二,黄芪一,括蒌根一,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渴门共集录古代医家消渴论19篇,共集各家治渴91方。其中用麦冬者35方,括蒌根35方,地黄37方,山药11方,黄连19方,黄蓍19方,干葛13方,其间单以以上数味药物作为主体,略辅以他药数味者,有刘河间黄芪汤,麦门冬饮子,三因方之猪肚丸,洁古神仙减水法,直指方天花散,简易方生地黄饮子,黄芪汤,得效方之降心汤,张子和黄连猪肚丸,朱丹溪藕汁膏,入门活血润燥生津饮,回春五汁玉泉丸,良方天花粉丸等等,丹溪心法消渴门,对括蒌根一味,更赞扬备至,曰:“天花粉,消渴神药也,又引经验方括蒌根汤曰,用括蒌根薄切,炙五两,水五升,煮取四升,随意饮之,又括蒌丸,用括蒌根薄切,用人乳拌蒸,竹沥拌晒,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噙化,或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米饮下。

根据古人用药治疗消渴的逻辑,与对括蒌根的推崇,作者数月以来,于门诊病例中,即引用上述数药,以括蒌根为主药,治疗了糖尿患者八九例,其中服后有复诊对核,及反复检验小便,可作尿糖对比者有六例,皆获显著效果,小便糖之检验,由强阳性于旬日后,皆转为阴性,但所有病例,因限于设备,及条件限制,于治疗前后,皆未能作血糖测定,与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作更进一步的观察,殊为遗憾。兹将六例报告于后。

病例简介

例1:方××,女,49岁,家庭主妇,于1956年6月18日初诊,主诉头昏眩晕,心跳不安,夜间失眠已一年余,口干,有时夜间起床饮水,一夜小便二三次,容易疲倦,不能胜任劳动,胃口很好,体检:患者有肥胖之外观,头部器官阴性甲状腺不肿大,心尖区略有收缩期杂音,心浊音界略扩大,肺听无异征,肝脾未能扪得,四肢脊柱,周身淋巴阴性,血压260/130,实验室检查:康氏反应阴性,小便比重1025,蛋白少许,上皮+、糖+++;初步臆断:糖尿病、高血压。处方:生黄芪八钱,大生地一两,天花粉二两,淮山药二两,泽泻四钱,杜仲四钱,五味子一钱,夏枯草四钱,嫩钩籐六钱,共服八剂,至6月26日复诊检验小便,糖质已阴性,血压降至200/10。,以后即以黄芪、天花粉、淮山药、杜仲、钩籐为主药,以广地龙、黄芩、茺蔚子、肥玉竹等为副药,出入加减,至8月18日,小便每周检查一次,糖质皆为阴性,血压亦递降至160/83,各症状渐次消失。病者自以为病愈,游兴勃发,至北京游览半月,舟车劳顿,睡眠不足后,血压又上升至250/120,再服药调理,又渐次下降,但血压再高时,小便检验糖质仍为阴性。

例2:邵×氏,女,67岁,家庭主妇,1956年9月21日初诊,自述,有糖尿病史已十余年,曾经住院治疗,并注射过胰岛素,三四年前,又患中风,左上下肢瘫痪,以后左肢功能逐渐恢复,步行与运用皆能自如,但稍迟缓无力而已,近时又觉头部昏痛,夜间睡眠不酣,多尿,一夜五六次,胃口不好,周身筋骨痠疼,容易疲乏,体检:患者颇为瘦弱,不如一般糖尿患者呈肥胖之外观,头部器官无病变,甲状腺不肿大,心主动脉第二音亢进,心浊音界向左扩大,超过锁骨中线,肺听无异征,肝脾未能触及,血压230/90,左膝反射亢进,化验室检查:小便比重未测定,蛋白少许,白血球少许,上皮少许,糖+++,初步印象,糖尿病,高血压。处方:生绵芪七钱,川杜仲四钱,淮山药二两,天花粉二两,肥玉竹五钱、钩籐六钱、桑寄生六钱,广地龙三钱,至1956年10月3日,小便糖质已转阴性,后仍以此方为主,出入加减,至10月26日,血压降至206/96,复因无力服药,即嘱以单味天花粉每天二两,煎汤代茶饮,每隔十天检查小便一次,至12月下旬,小便糖质仍为阴性,此时患者饮食已照常,每餐吃饭二碗,晨间稀粥二碗,间亦吃少许糖类零食,小便亦未验得糖质。

例3:史×,女,60岁,家庭主妇,自述患糖尿病已五六年,曾经住院,经因素林注射治疗,近年以来,右上肢肩肘腕关节痠痛,不能高举任重,但局部无肿胀,畸形,诉述头昏,胃口不好,口干喜饮水,夜间小便一二次。1957年5月15日初诊,患者呈肥胖之外貌,头部检查无特殊,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听无异征,肝脾未能们得,小便检验,比重1031,反映酸性,上皮++,糖++++,印象:糖尿病,高血压,处方用大生地一两,生黄蓍五钱、淮山药二两,天花粉二两,秦艽三钱,杜仲四钱,威灵仙三钱,防风己各二钱,门诊三次,即以此方加减,共服十剂,至5月25日小便检验无糖质,血压亦降至正常,(136/64)患者自谓已愈,虽嘱继续检验小便观察,惜未再至。

例4:刘××,女,46岁,家庭主妇,于七月前足月顺产第七胎,自己授乳,近三数月间,逐渐有特殊之饥饿感,口千,较平时多饮水,且多白带,前阴部有异常搔痒,因此至本市某医院检验白带与小便,疑为阴道滴虫病,无意中检得小便为尿糖++++,医嘱住院治疗,因家庭照料困难,未果。1957年4月2日初诊,体检无足记述,血压180/10。,初步印象,糖尿病、高血压,处方:生绵芪八钱、肥玉竹六钱、天麦冬各三钱、川杜仲四钱,淮山药二两、天花粉二两,茺蔚子四钱、夏枯花四钱,服七剂,至4月9日复验小便,糖质已阴性,至4月28日,血压亦递降至150/90,此时,病者已恢复吃午饭至一碗半,早餐稀粥二碗,晚餐泡饭二碗。

例5:陈××,女,36岁,布厂女工,三四年来,曾因两侧卵巢囊肿,先后在上海与本市某某医院两次手术,近半年以来,先觉周身关节痠痛,尤以两肩关节与髋关节为甚,但局部无肿胀与压痛,无功能障碍,先后针灸多次,无效,以后旋觉食量超常,易饥,烦渴,喜喝水,虽多食而仍感体力不支,易于疲乏,夜尿二、三次,甚至夜间亦起饮,前阴搔痒甚剧,终日为其所苦,白带多。1957年3月16日就诊时,疑其为阴道滴虫病,检验白带与小便而发现糖尿,小便糖质++++,体验:有一般糖尿病肥胖之外观,除腹部脐下正中线有约一公寸长之手术瘢痕外,无特殊,初步诊断为糖尿病。处方:生黄蓍八钱、肥玉竹六钱、天麦冬各三钱、天花粉二两、淮山药二两,服一周后,复验小便,糖质已阴性,复以此方出入加减,至今已吃早粥一碗,饭大半碗,晚饭泡饭一碗,无尿糖。

例6:王××,男,56岁,患糖尿病已多年,1953年曾住院治疗。经因素林注射。1957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夜间多尿,一夜有六七次,多饮多食,饮食虽多,仍感倦怠少力,近年来自感体重日益减轻,消瘦,体检:主动脉第二音亢进,心濁音界略向左扩大,外无特殊,血压170/90,小便糖++,上皮少许,粘膜丝少许,初步印象,糖尿病,高血压,处方:生黄著八钱,杜仲四钱,淮山药二两,天花粉二两、玉竹六钱、茺蔚子四钱、夏枯草四钱、泽泻三钱,共服13剂,至1957年2月28日,小便糖质已阴性,血压未见下降,夜尿仍有六七次,患者因尿糖消失自谓已愈,未再继续治疗。

以上六例患者小便之检验,第一次唯恐为食饵性糖尿,皆嘱隔日不吃糖类食品,以第二天晨间未进食时第一次小便作为检查记录,最后尿糖阴性之记录,则以饭后二小时之小便作检验。在治疗服药期间,皆饮食管制,每天嘱吃鸡蛋三四个,瘦肉二三两,少许赤豆或绿豆、线粉、豆腐、半杯牛乳,其余尽量以素菜水果充饥,待小便检验无糖质三四天后,每餐从两匙稀粥或饭开始,以后每两天增加稀粥或饭一匙,大约一月以后,恢复服药前粥或饭量。

以上六个病例,以第一例方××及邵×氏观察时间最长,方××至57年2月间小便糖质仍为阴性,邵×氏约继续检验小便四个月,其间无一次小便再验得糖质。第三例史×,六例王××观察时间较短,小便糖质消失后,未再继续治疗,亦未追踪观察,第四例及第五例犹在继续治疗观察中。

上述病例,虽无糖尿病的一般典型严重现象,但依据我国糖尿病的严重性,确较欧美各国为轻,这原因可能与我国人民主要以米为主食,高炭水化合物可能增进人体糖耐量,促进胰岛分泌机能,同时,我们膳食中脂肪较低,能减少酮中毒机会,及与我国人民的镇静作风有关。

轻症糖尿病,依据现代治疗常规,用饮食管制即可制止尿糖,无须胰岛素治疗,上述六例尿糖的消失,是由于饮食管制而获效,抑或必须再加以上述的药物作为辅助,作者尚无经验判别。

在整理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今日,作者仅贡献这样一个肤浅而不成熟的经验,作为医学界今后临床的试验与参考。至于所用药物的性味引证,因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了。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1957年第9期第475页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