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嘉应州——太平天国最后的孤勇抗争悲曲!

 东吴春秋 2024-05-03 发布于江苏

公元1864年7月19日,经过一年多的围城,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太平天国宣告失败。

天王洪秀全已于6月1日病逝,但城破之时,忠王李秀成和璋王林绍璋保护幼天王突围冲出天京城。

不久后,李秀成与幼天王失散,被清军俘虏,幼天王和林绍璋不久后也在江西被清军俘虏。

洪秀全死了,李秀成、幼天王、林绍璋也被清军杀害,太平天国算是彻底失败了吗?

其实,天京城攻破后,太平军并没有彻底失败,他们还有一支实力非常强悍的军队依然在和清军战斗,那就是侍王李侍贤的部队。

侍王李侍贤是李秀成的堂弟,也是太平天国的一员猛将,在太平天国后期,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封为侍王,在祁门之战中差点干掉了曾国藩。

公元1861年,李侍贤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浙江金华一带成为李侍贤的地盘,他在太平天国晚期的权势和地位仅次于李秀成和陈玉成。

和李秀成相比,李侍贤并不是那种对洪秀全绝对愚忠之人,在天京被湘军包围,李秀成率兵增援时,李侍贤基本上预料到了洪秀全的败亡,因此他开始已经积蓄力量,壮大实力,对抗清军,对于救援天京,李侍贤其实并不是很积极。

公元1864年,李侍贤攻打溧阳失利后,就放弃了救援天京,转而进入江西作战,至天京失陷时,李侍贤的部队并没有受到太多损失,相反还收拢了康王汪海洋、来王陆顺德等部,实力不减反增,拥有十万之众。

尽管李侍贤对晚年昏庸的洪秀全不太感冒,但天京失陷后,李侍贤并没有选择投降清朝,而是决定扛起太平天国的大旗,继续对抗清军,继续太平天国未完成的事业。

李侍贤率部从江西转战福建,同时李侍贤命令汪海洋部屯兵江西、福建交界的长汀、上杭一带,作为支援。

汪海洋,安徽全椒人,少年时代以帮工苦力为生,为人强悍好斗、敢作敢为,因和当地富豪有私仇,便杀死富豪,亡命天涯,落草为寇。

公元1853年,当太平军来到安徽时,汪海洋投奔石达开,加入了太平军。

但汪海洋在石达开手下只是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和洪秀全决裂,便率部脱离太平天国,汪海洋跟随石达开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公元1860年,当石达开到达老家广西时,汪海洋决定不再跟随石达开,于是和彭大顺、童容海等各率所部脱离石达开,踏上了返回天京之路。

公元1861年八月,汪海洋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江西遇到了李秀成,重新回到了太平天国大家庭。

洪秀全对于汪海洋等人的回归非常高兴,汪海洋于是成为李秀成的得力部将。

回归太平天国后的汪海洋很快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跟随李秀成其入浙江、克杭州、守余杭、因军功卓著被晋封为康王。

公元1863年十一月,闽浙总督左宗棠率兵攻打余杭,汪海洋设下伏兵,大败清军,使得清军不敢逼近余杭,汪海洋的军事指挥才能得以施展。

但随着杭州的陷落,汪海洋自知余杭无法固守,便弃城东走,转战于江西、广东一带,因为遇见李侍贤,便隶属于李侍贤指挥。

李侍贤和汪海洋分兵后,迅速进入清军防御空虚的福建,公元1864年十月,李侍贤率兵攻克漳州。

攻占漳州后,李侍贤迅速攻取附近州县,又设伏杀死了福建提督林文察,一时间在福建声势大振,有了自己的一亩地三分。

清朝得知漳州被李侍贤占据后,立即调遣湘军进入福建,由左宗棠指挥,对付李侍贤。

左宗棠乃一代名将,虽然李侍贤也是名将,但和左宗棠相比,还是略逊一筹,更何况左宗棠手下还有湘军助阵。

公元1864年十二月,左宗棠率各路湘军围攻漳州,李侍贤面临危局,因此便向汪海洋求救,希望汪海洋出兵解救漳州,截断湘军的粮草运输。

但汪海洋关键时刻却搞起了内讧,他早就想脱离李侍贤,独自掌控这支军队,因此他对李侍贤的使者置之不理,最后选择南下广东发展。

但左宗棠对汪海洋的动向也了如指掌,因此派遣大将刘典出兵攻打汪海洋。

公元1865年正月,刘典率兵攻打南阳乡,汪海洋在马洋洞击败清军,追击至新泉,猛攻刘典,但清军援兵赶到,汪害洋被迫撤退,损失惨重。

新泉之战后,汪海洋蛰伏于福建、广东边界,耐心等待时机进入广东。

公元1865年五月,趁清军防御空虚,汪海洋率兵一举攻克镇平(今广东蕉岭),又攻打嘉应州。

这时,原湘军鲍超部士兵发生哗变,来到蕉岭一带,汪海洋便乘机招抚了这些湘军,一时间兵力大增,拥兵数十万之众。

正当汪海洋的部队发展顺利的时候,他的上级李侍贤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公元1865年五月,漳州城被左宗棠围攻五个月,粮草耗尽,李侍贤只能弃城而逃,但又在城外被左宗棠伏击,李侍贤凫水逃生,但所部几乎全军覆灭。

李侍贤逃入深林老林之中,得知汪海洋在镇平已经站稳脚跟后,便化妆成乞丐、昼伏夜出、一路乞讨,终于来到了镇平。

公元1865年八月,李侍贤孤身一人,一路乞讨来到了镇平,见到了汪海洋,痛哭流涕。

对于上级领导李侍贤的突然到来,汪海洋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他便隆重款待、好酒好肉招待李侍贤,然后当晚安排疲惫不堪的李侍贤入睡。

夜黑风高夜,汪海洋和他的几位心腹开始密谋如何对付李侍贤:

李侍贤是太平天国的五军主将,地位在汪海洋之上,可以有权号令南方太平军,也就是说,李侍贤甚至可以直接剥夺汪海洋的指挥权,把这支数十万军队占为己有。

另外,之前汪海洋对漳州城见死不救,导致李侍贤全军覆灭,如果李侍贤秋后算账,汪海洋难逃一死。

所以汪海洋很快做出了他的选择,夜黑风高杀人夜,当夜,汪海洋便派人将李侍贤在睡梦中杀死!

太平天国最高将领居然被自己人杀死,当然,汪海洋事后对众将士宣称:李侍贤已经投降清妖,但太平军将士已经麻木了,谁当统帅,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汪海洋在太平军最困难的时刻,居然手足相残,自毁前程,把太平天国的复兴的最后一点希望给扑灭了!

按照历史的惯例,太平天国反正已经前途无望了,汪海洋杀死李侍贤后,根本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他大可以拿着李侍贤的人头向清朝投降,给自己弄个一官半职。

但很奇怪的是,汪海洋并没有这样做,他杀了李侍贤后,仍然高举太平天国的旗帜,继续对抗清军,没有半点投降清朝的想法。

九月,汪海洋的另一位搭档来王陆顺德在番禺被清军杀害,南方的太平军就只剩汪海洋这支部队了!

形势对太平军非常不利,左宗棠已经率部向镇平一带集结,太平军的覆灭也许就在眼前,但汪海洋却展示出了他坚贞不屈、誓死抗争的孤勇者的英雄气概,誓死不降、和清廷抗争决战到底!

十月,汪海洋率部在广东、江西、福建一带搞游击流动作战,虽然保存了实力,但始终不能北上。

十二月,临近过年,汪海洋突然由连平东进,一日疾驰两百余里,突袭攻占空虚的嘉应州(今广东梅州)。

清军虽然猝不及防丢失了嘉应州,但很快便率重兵包围嘉应州,太平军最后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公元1866年的春节刚过,汪海洋便组织人马突围,虽有小胜,但仍然无法突破清军的包围,只能全军死守嘉应州。

正月十六日,汪海洋做出重大抉择,破釜沉舟,兵分三路突围,与围城清军展开殊死博斗。

围城的湘军刘典部和太平军展开血腥搏杀,双方都毫不畏惧、奋勇拼杀,一时间嘉应州城下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时,之前一位太平军的叛徒丁太阳也在刘典军中,丁太阳知道汪海洋喜欢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便奉刘典之命暗中准备火枪火炮,对准汪海洋枪炮齐发,汪海洋不幸身中数弹,虽然被众将士救回城中,但当天便重伤而亡。

虽然太平军的统帅康王汪海洋战死,群龙无首,但嘉应州的这支太平军却并不是孬种,没有人向清军投降,大家又推举偕王谭体元为临时主帅,继续对抗清军。

但嘉应州是个小城,孤城难守,粮草不济,根本无法抵抗清军的猛烈攻击,最后众将士经过商议,决定突围!

二月六日,谭体元命一部猛攻城外清军,迷惑清军。

二月七日凌晨,谭体元率军从西南门悄悄出城,由小密直趋州南之黄沙嶂。

清军居然对太平军的突围毫不知情,直到当天发现城中无人,才急忙追赶!

二月八日,当谭体元率军来到黄沙嶂时,清军追兵已至,黄沙嶂群峰峭削、山路极其险峻,太平军由于疲惫不堪、又面临清军的追击,将士匆忙之中跌落悬崖者不计其数,哀嚎声遍野,惨不忍睹!

谭体元率部奋勇和清军拼杀,身中数弹、坠马重伤,后被清军俘虏,以极刑处死。

至此,南方太平军最终走向了灭亡!太平天国的抵抗才算彻底结束!

李侍贤、汪海洋、陆顺德、谭体元为代表的太平天国余部,抒写了一部太平天国最后的孤勇抗争悲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