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盎:盎怎么读,央皿是什么字,盎字什么意思?

 昵称503199 2024-05-03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哈喽,小伙伴们,来学习!

昨天笔记里写了“恸”字,看今天的笔记前,简要回顾下昨天的恸字。

“恸”字的读音为tòng,属于上声声调。它由“心”和“動”(动的繁体字)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心”代表心脏,象征内心或情绪,“動”则表示行动或发作。在《说文解字》中,“恸”被解释为“大哭也”,其基本含义是极度悲哀和大哭。这个字可以用作名词,描述大哭的状态,如“恸哭”;也可以用作形容词,表达极其悲痛的情感,例如“恸切”、“恸泣”、“恸怛”、“恸恨”、“恸悼”、“恸醉”和“恸怀”。在古籍中,“恸”字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悲伤情感,如《论语·先进》中提到的“颜回死,子哭之恸”,意指孔子因颜回之死而极度悲痛。

简要回顾昨天笔记的“恸”字后,来看本篇笔记写的“盎”字。

图片

“盎”字的读音为àng,《唐韵》里对“盎”字的注音为“乌浪切”,《集韵》中对“盎”字的注音为“乌浪切”,《韵会》和《正韵》中对“盎”字的读音标注为“于浪切”,就是春意盎然的“盎”字。

图片

(盎·小篆)

“盎”字的字源可追溯至篆文时期,最初由“皿”和“央”两部分组成,其中“皿”象征着容器,而“央”则作为声旁,指示了该字的发音。

《说文解字》中记录了“盎”字的含义,即“从瓦、央声”,在这里“瓦”代表了材质,指出了该字可能指代的陶土制成的容器。这一变化体现了汉字在实际应用中对字形和意义的适应性调整。

楷书中的“盎”字继续保留了篆文的基本结构,从篆文演变而来,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书写形式。

在整个演变过程中,“盎”字始终作为形声字存在,其形旁和声旁的结合不仅反映了汉字的构造规则,也展现了汉字发展的连续性和适应性。

来看下盎字的含义和用法

盎,最初指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盆,用于盛放或洗涤物品。这种盆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如《说文》中提到“盆也”,《尔雅》中提到“盎谓之缶”。

此外,“盎”字还用于指代特定的酒名,如“盎齐”,以及作为地名和姓氏的一部分。

除作名词外,盎还可以做动词,表示充溢、充满的意思,如“兴趣盎然”中的“盎然”即表示充满的样子,充盈洋溢的状态。

盎也能做形容词,用来形容充满、盈溢的状态,如“春意盎然”描述春天的气息充满四周。

古籍例证

盎中无斗米储。——《乐府诗集·东门行》

盎:如前所述,盎是一种古代的容器,腹大口小,常用于盛放物品。

斗米: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斗约等于10升左右,这里指的米的数量。

整体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盎(这种容器)里面没有储存一斗米的量,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空虚、贫穷或者渴望,或者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现象,如贫富差距、物资匮乏等。

本篇关于“盎”字的笔记就写到这里啦,如有理解不当或需要补充的地方,感谢私信告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