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年代,陕西农村计划生育突击队,拍下的真实镜头,一代人的回忆-今日头条

 新会佬 2024-05-03 发布于广东

首发2024-03-12 21:53·五四青年

90年代初期,深秋时节,在陕西关中平原,西安北郊的行者乡,计划生育突击队下乡检查,因为这里正值政策生育计划的严格执行时期,纪实摄影师侯登科带着他的摄像机,一同前往,深入到了这个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了那些与计划生育息息相关的瞬间。

在行者乡卫生院的一间简陋病房里,侯登科捕捉到了一个做完结扎手术的妇女,她看起来年龄不大,身穿大花棉袄,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下垫着一床被褥,看似为了保暖,又似乎是为了减少床板的硬度。床边,一个小小的婴儿正安静地躺着,无知无觉地吸吮着手指。而那位妇女的丈夫,则站在床边,双手抱着,神情低落,一筹莫展。

在那个年代,“结扎”、“上环”等手术,是政策生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许多家庭都希望能有一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但随着政策生育计划的严格执行,许多家庭不得不放弃这个愿望。高额的罚款对于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结扎手术对于许多妇女来说,是一个不愿意面对的选择。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耽误家中的农活,更有人担心手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许多妇女都身不由己,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

侯登科的摄像机又转向了一家农户的门前。这户人家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罚款,已经外出打工了。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生三胎都是坚决不允许的。为了躲避突击检查,一些超生家庭不得不选择投靠亲友或者外出打工。

对于这些钉子户,计生干部会进行专门的跟踪和管理。他们往往会先以劝导家属为主,先礼后兵。如果工作做不通,那就会采取强制执行的手段。实事求是地说,那时候一些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做法也是非常粗暴的。甚至有些地方还在村子里写上“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的标语,以此来警示那些违反政策生育计划的家庭。

如今,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这些照片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养育孩子的负担变重,使得人口问题又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然而,那些曾经经历过政策生育计划的人们,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